直播賣蘋果成了沂源這個村的“新農活”

“多虧了呂書記,不僅在村裡成立了農業合作社,還帶領大家開網店做直播賣蘋果,在這個特殊時期,讓我們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賺錢……”3月31日,沂源縣石橋鎮下黃安村村民楊柳提起共青團淄博市委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呂迅連連豎起大拇指。

直播卖苹果成了沂源这个村的“新农活”

沂源縣石橋鎮下黃安村全村114戶、374口人,是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村民收入主要靠蘋果種植。今年受疫情影響,村民出不去,客戶來不了,導致蘋果滯銷。呂迅開動腦筋,另闢蹊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和“互聯網+農業”的方式助力產業扶貧、農村電商發展。短短30多天,呂迅和小夥伴們把蘋果銷往全國20多個省,銷售16萬斤,銷售額達65萬餘元。

開網店賣蘋果

是被市場“逼”出來的

直播卖苹果成了沂源这个村的“新农活”

3月31日,在沂源縣黃安農業專業合作社,呂迅正在帶領楊敏、孫照財、楊柳、楊玲等幾名返鄉大學生忙活起新一天的網店生意。客服、售後、發貨……每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年春節期間都是“沂源紅”蘋果的銷售旺季,可今年,受疫情影響,村裡的22萬斤蘋果一直存放在冷庫裡,村民們都很著急。“在接受魯中晨報記者採訪時,呂迅——這位85後的第一書記直說,“開網店賣蘋果完全是被市場‘逼’出來的。”

2月中旬起,為了銷售這22萬斤滯銷蘋果,呂迅萌生了開淘寶店和微店的想法。由於沒有經驗,開網店賣蘋果著實讓呂迅花了一番心思。呂迅在村裡招募幾名返鄉大學生和沒有復工的年輕人,大家一起研究如何操作、如何運營、如何管理、如何做直播。同時,在不能見面的情況下,呂迅還通過下黃安村村民微信群跟大家介紹電子商務知識,很快,這家名叫“沂蒙山區生態農產品”的網店就在微店和淘寶上正式營業了,呂迅還給小店打出了非常走心的廣告語——“酸甜爽口 帶給你小時候家鄉的味道”。

為了儘快打開局面,呂迅又積極聯繫微店官方,爭取到微店官方平臺為該店進行推廣的機會。而自3月24日起,每天晚上6點半——10點,通過微店的下黃安村美麗鄉村直播間,又推出了直播促銷活動,吸引了不少粉絲下單。“微店上線後,最忙活的時候,算上所有環節的話,得有八九十人才能維持運轉。”談到如今的網店生意,呂迅的臉上露出了笑臉。

打算培訓更多村民

開網店做直播賣蘋果

直播卖苹果成了沂源这个村的“新农活”

通過開網店,呂迅不僅把下黃安村的“沂源紅”蘋果賣給了淄博銀座、淄博商廈等商超,還把蘋果銷往浙江、河北、廣東、江蘇等全國23個省,蘋果銷售困難問題有所緩解。記者瀏覽“沂蒙山區生態農產品”微店的後臺數據,發現這個微店的點擊量已達16萬次,微店的收藏量為1.3萬,回頭率為11%,購買最多的一位回頭客已經買過17次。

“目前,村裡還有幾萬斤蘋果待銷,沂源紅蘋果脆甜、汁多、皮薄,絕對好吃,是喝著山泉水長大的蘋果。”採訪中,呂迅還不時給記者推銷著村裡的蘋果。

而隨著疫情好轉,下黃安村的大學生和年輕人也將面臨復工復學,剛有起色的網店生意又如何維護正常運轉呢,又成了呂迅這些天的思考題。

“我們村‘兩委’成員將對村裡有意向發展電商的村民進行培訓,就從打字開始。我們還要教村民做直播,今後只要有一部手機,村民們就能把大山裡的蘋果賣出去。此外,我們還要通過合作社統一管理,對村裡的老舊果園進行提升改造,也正在註冊商標,保證了果品質量,留住更多的回頭客……”呂迅的回答堅定而有信心。

優質的農副產品是各貧困村村民努力的成果,更是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一線、致力於脫貧攻堅的成績單。正是有了無數像呂迅這樣的“第一書記”,將新技術、新信息運用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幫助村民找到了符合自身發展的脫貧路子。

為助力農產品銷售

愛心驛站將設“助農銷售點”

直播卖苹果成了沂源这个村的“新农活”

在採訪中記者得知,沂源的蘋果產業面積已發展到32萬畝,年產量達70萬噸,惠及蘋果從業人員25萬人,蘋果經濟收入佔全縣水果經濟總收入的70%。但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沂源蘋果的銷售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響。

3月17日,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發起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當天下午,淄博市“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召開,部署2020年高質量發展“十二大攻堅行動”,其中提到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攻堅行動。即日起,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將聯合相關部門在愛心驛站設立“助農銷售點”,為淄博農產品銷售助力。諮詢電話:0533—3585000。

(大眾報業記者 馬景陽 王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