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工作焦慮?

史國宏


焦慮也是一種情緒,被情緒左右,是解決不了工作問題的。不妨深呼吸幾下,緩解緩解焦慮,一起來直視焦慮的背後,才能減少工作焦慮。


為什麼而焦慮?

是工作的進展不如預期一樣進行,產生了焦慮?

還是工作的效果、效率不如人意,引發了焦慮?

亦或者是工程太大,過分緊張焦慮,擔心意外?

……

找出焦慮的源頭,我們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步緩解焦慮:

  • 1.將焦慮的工作量化,劃分可控程度。

首先,找出工作中焦慮的部分,然後將這一部分的事情根據可控程度劃分為完全可控的事、部分可控的事、不可控的事。

然後,我們將完全可控的事情做好,部分可控的事情儘量做到位,就剩下不可控的事。這樣子量化做好,讓我們心中有數,有一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減少工作焦慮。

  • 2.轉移注意力。

第一步,我們已經將可控的事情已經做好了。我們就可以將注意力轉移,不要緊緊的盯著那些不可控的事情,哪怕那些不可控的事情有些重要。

上班時間,不妨做一些其他工作來轉移注意力。這樣子我們就不會被焦慮所左右,不會因為焦慮而心不在焉,做其他事情也做不好,效率低下。

下班了,就不要再想著工作的事情啦。可以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是@良言逆耳,我曾碼字10W+,幫人梳理困惑,歡迎[來看我]和我聊聊~





良言逆耳


現代社會,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焦慮症、抑鬱症的發病人數跟著不斷增加, 尤其是職場人更是成為焦慮症、抑鬱症的高發人群。焦慮症常見的一種表現就是坐立不安。若是職場人患有焦慮症該如何擺脫呢?

坐立不安是焦慮表現的一種。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預期即將面臨不良處境的一種緊張情緒,表現為持續性精神緊張(緊張、擔憂、不安全感)或發作性驚恐狀態(運動性不安、小動作增多、坐臥不寧、或激動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錶現(口乾、胸悶、心悸、出冷汗、雙手震顫、厭食、便秘等)。心理專家表示,坐立不安、易發脾氣、頭疼頸椎疼,這些都可能是焦慮症的初級症狀,職場人士應注意這些“信號”,及時為心理“減壓”。

近年來,焦慮症、抑鬱症發病人數持續增加。許多心理有問題的人群對看“精神門診”有羞恥感。專家提醒,心理疾病的發展有一定趨勢,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精神障礙直至精神病,嚴重程度依次增加,也就是說,有心理問題並不等同於得了精神病。一些症狀的表現可提示心理出現問題,例如,坐立不安、易發脾氣、擔心、心慌、睡眠不足、茶飯不思、暴飲暴食等,都是焦慮症的徵兆。在有心理問題的人群中,85%可通過自我調節順利走出陰影,如旅遊、唱歌、做運動、放鬆呼吸等;一旦心理問題持續得不到緩解,病人就應及時前往專業醫院診斷治療。具體對於職場人士來說,出現這種焦慮症狀還可以怎麼調節改善呢?

訓練自我放鬆法

一般來說,急性焦慮在短期內可慢慢恢復。如果始終症狀無法緩解,則不妨嘗試以下方法調適自己的情緒:自我疏導。當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時,心理上產生的新的體驗有可能驅逐和取代焦慮心理。

自我刺激

去想象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差的情景首先出現,並重復出現,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即可終止刺激過程

自我放鬆

有意識地在行為上表現得快活、輕鬆和自信。另外還可以運用音樂、瑜珈、冥想等方法來幫助放鬆。

用知識“充電”

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隨時都可以在身邊發現值得學習的東西,而且是最有用的、最適合你選擇的充電內容。通過基礎與後續努力相結合,必定會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達到充電的良性循環。享受飲食。情緒沮喪的人多吃全麥穀類食物,以補充維生素;常感疲憊不堪的人,請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而容易發怒的人應多吃蘋果、香蕉以補充鉀;不光顧快餐店;避免以藥物減輕壓力,也應改掉以咖啡及濃茶提神的習慣。

如果焦慮過於嚴重,可以遵照醫囑,選服一些抗焦慮的藥物。也可以通過心理諮詢來尋求他人。

訓練呼吸

方法如下:保持坐姿,身體後靠,雙掌放於肚臍上。把你的肺想象成一個氣球,用鼻子長長地吸一口氣,把氣球充滿氣,保持2秒鐘。再用嘴呼氣,給氣球“放氣”你要用4秒的時間吸氣,再用4秒的時間呼氣,必須每天堅持練習多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