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榆中和平鎮:構建“三張清單”讓特殊人群得實惠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馬紅、記者王斌報道 邁進群眾的門檻容易,走進群眾的心坎難。“把群眾的需求瞭解清、解決好,架起聯繫群眾的‘連心橋’,才是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關鍵。”蘭州榆中縣和平鎮黨委書記嶽紅賓說。

兰州榆中和平镇:构建“三张清单”让特殊人群得实惠

在疫情防控期間,榆中縣和平鎮關注貧困群眾生產生活,保持民生溫度,構建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讓孤寡老人、困難兒童、重病重殘人員等特殊人群得實惠。

“嬸子,天賜網課有沒有按時上呀?”榆中縣和平鎮幹部金愛霞問道。在她和天賜奶奶聊天的過程中,我們得知天賜父親車禍死亡,母親失聯,奶奶焦慮於天賜以後的學費,生活費等問題。金愛霞將天賜的情況記錄在了“需求清單”上。榆中縣和平鎮以群眾需求為落腳點,鎮村幹部圍繞民生保障、脫貧攻堅等方面內容,通過入戶走訪、實地查看,全面了特殊人群需求,建立“需求清單”,讓服務更有溫度。

據瞭解,榆中縣和平鎮為了使服務更有力度,鎮村幹部從民政、教育、就業、住房、社保、醫療救助等多方面挖掘梳理現有政策資源,根據年齡、特殊人群的健康狀況、勞動力構成,建立“資源清單”。每天入戶結束,根據當天入戶情況建立的“需求清單”,整合資源,集體商討出更匹配的“資源”。

需求有了,資源有了,按照“精準匹配、便於實施”的原則,將“需求清單”和“資源清單”內容上有機銜接,以“項目”的形式落地生根。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凝聚人心。“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榆中縣和平鎮構建“三張清單”,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在疫情防控中保持民生溫度,給予最需要幫助的重點人群特殊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