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寧南:用電有保障 茶葉飄香幸福來

“供電公司服務周到,我們更能炒製出高等級的幸福茶增加收入,腰包更鼓!”3月26日,在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幸福鎮茶嶺村,茶場負責人黃小明伸出大拇指為上門檢查用電線路、護航茶葉加工生產的國網寧南縣供電公司黨員馬順才、楊拉日點贊。這是寧南公司在該村春茶加工生產期間,上門服務檢查用電、瞭解茶農用電需求最為常見的一幕。

四川宁南:用电有保障 茶叶飘香幸福来

又到一年春茶採摘季。清明前的茶嶺村青山飄綠,綠樹環抱,這裡群山環繞的地貌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其盛產的幸福茶以其茶葉色澤青綠油潤,湯色清香回甘,品質上乘,深受顧客好評,成為寧南縣名優特產品。

幸福電助推幸福茶茶葉飄香幸福來。

“現在供電可靠性提高了,當天採摘的茶葉從傍晚一直炒制到深夜不停,茶葉等級也高,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寧南縣茶嶺村茶農肖勝前逢人便說農網改造給他帶來的好處。

年過半百的肖勝前還記得,1998年,該村黨支部依據當地氣候特點,因地制宜試種幸福茶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與村民經濟,他積極響應號召試種了2畝,寄託茶葉提高經濟收入,改善家庭質量。以此相對,寧南公司一方面深入茶嶺村詳細瞭解群眾的生產生活、家庭經濟收入;另一方面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大力開展電力建設。

據悉,以前茶嶺村因電力設備和技術原因,供電電壓不穩,加之線路老舊電量耗損極大,導致每度電平均都在七八角以上,最高的時候每度電2元。電價高、電壓低,遇到颳風下雨,停電就成了家常便飯,村民打米都要等下半夜大家都睡了才能開始,用電炒茶更成了奢求!炭火炒茶雖能彌補電力不足問題,但茶葉溫度和時間難以掌握,製茶全憑茶農經驗和“手感”,高等級茶葉出產率低,茶農年收入大打折扣。為解決此項難題,2012年,國網寧南供電公司經過實地勘查、設計茶嶺村配電網,投資189萬元,新架設10千伏線路5.4公里、配電臺區4臺及其所屬低壓線路,徹底改變當地電網薄弱的狀況。

“農網改造後,實實在在地解決了我家過去用電難的問題。電費降低了,電壓穩了,用電製茶成為了現實”。肖勝前邊說邊用手撫摸眼前這臺10槽製茶機。“效率提高了,茶葉等級也提高了,茶園面積明顯感覺不夠了......”他家茶園由當初的2畝擴大到現在的20餘畝,肖勝前說,多虧了穩定的電力供應,他家才有了擴大茶園規模的底氣,日子越過越開心。

茶嶺村背靠寧南縣最高峰-貝母山,高海拔地區造就了夏日涼爽的氣候,該村又以幸福茶為基礎,在萬畝茶園套種核桃、板栗經濟林木,擴大經濟效益。清新的空氣、滿山遍野的綠植,宛如一幅“路在林中、家在園中、錢在茶中、樂在其中”的生態農家畫卷。“茶嶺村的茶園面積有上萬畝,歷年4月初我們都會舉辦採茶節,邀請遊客體驗幸福茶葉採摘、加工、品茗、感受茶文化的薰陶,茶嶺村儼然成為寧南縣發展鄉村旅遊的特色名片,村民們的人均經濟收入也從2000年的2000餘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0000餘元。”談起茶嶺村的改變,幸福鎮黨委書記張格忠自豪之前溢於言表。

茶旅融合發展,托起致富奔康新希望。

黃小明,茶嶺村遠近聞名的幸福茶種植大戶。國網寧南供電公司自該村農網改造以後,主動對接種植大戶上門提供專用變壓器安裝服務,切實保障茶葉加工生產用電。黃小明藉機安裝了一臺160千伏安的變壓器,炒茶機由一臺發展到了三臺,茶園面積擴大到了300畝,年出產幸福茶上千斤,銷售額達30餘萬元。 2017年,國網寧南供電公司為持續提高該村供電可靠性與供電質量,在現有農網改造的基礎上,再次投資53.4萬元對該村3.2公里10千伏線路實施絕緣化升級,從根本上解決“電、樹”之間的矛盾,助推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時也隨著幸福茶的享譽在外,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進村旅遊的遊客多了,他們的吃、住、行都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當地自產的幸福茶、核桃、板栗、生態雞等也開始熱銷起來,發現又一商機的黃小明藉此在自家茶園核桃林裡養起了土雞,修建樓房開起了“農家樂”,聘請廚師加工茶宴、農家特色菜等。

四川宁南:用电有保障 茶叶飘香幸福来

“現在很難得停電了,每年在炎熱的夏季,都有前來消暑的客人,尤其是週末和節假日客人更多。白天大家吃火鍋、中餐,晚上大家吃燒烤,生意越來越紅火......”說到電黃小明就高興得合不攏嘴。在該村每年舉辦的“春茶採茶節”、“8月核桃開杆節”期間,黃小明的“農家樂”遊客絡繹不絕,收入頗豐。越來越多的村民也像黃小明一樣開起了農家樂,形成了以幸福茶帶動鄉村旅遊,以鄉村旅遊帶動農產品銷售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實現家庭經濟快速升級提檔奔小康。 (聶明 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