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所謂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

《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夫執導的法國音樂電影,影片於2004年3月在法國正式上映,次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關於電影所獲的榮譽,在這裡就不過分的闡述,正所謂1000個觀眾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不過從豆瓣影評中,我們也能大致看出這部影片的受歡迎程度。

影片講述了一位音樂老師和一群孩子的故事,這位音樂老師懷才不遇,空有滿腹的才華卻沒有地方能夠施展出來。偶然的一次機會下,他成為了一家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他面對的兒童並非所謂的正常孩子,這些孩子都是被家長定義為問題兒童,所以孩子們在這裡受到的教育是比較簡單粗暴的。克萊門這個音樂老師沒有到來之前,孩子們經常遭受體罰,往後的時光裡,他選擇了教孩子們唱歌,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打開孩子的內心。

不難發現,《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的主題並不是特別的新穎,正是因為影片的敘事結構簡單,從而給人一種輕鬆自然的體驗,揭露的現實雖然有些許沉重,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沒有那種壓抑之感。影片中的孩子被人們當作是問題兒童,克萊門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固有的偏見,這種發自內心的尊重與關懷,不僅能喚醒孩子內心純真還能展現出人性的真善美。

沒有絕對的問題兒童,只要不夠成功的教育,為了更好的闡述影片的魅力及背後所蘊藏的生活哲理,接下來我會從內容表達、形象塑造、敘事手法這三個層面進行展開,所謂最好的教育,或許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

《放牛班的春天》:所謂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

內容表達: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人性化教育,不僅體現出以人為本還能喚醒孩子內心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裡面蘊含的教育意義非常深刻,雖然只是簡單的講解了師生之間的教育故事,但是各種人物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卻表現得恰到好處。影片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人性化教育,不僅體現出以人為本還能喚醒孩子的內心,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影片中的主人公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他學會了尊重孩子同時給予寬容,這種人性化教育對於這些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優秀的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否發揮出孩子本身的能動性,這需要老師非常用心才能加以實現。

  • 首先,教育孩子要喚醒其主觀能動性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中,主人公克萊門教育孩子方面非常奏效,很多父母都把這些孩子當成問題兒童,並沒有正確客觀的去看待他們。

克萊門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固有的偏見,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他拋卻了固有的成見和所有的暴力行為,選擇了喚醒其主觀能動性。

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能夠把好學生教好,這並不是一件多麼難的事,如果能夠把差學生教好,這才是所謂成功的教育。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都渴望被尊重和理解,所以師生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影片中的主人公克萊門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才能喚醒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放牛班的春天》:所謂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

  • 其次,尊重孩子的個性和差異化表現

林則徐曾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共性和個性,這是存在於每個孩子身上的特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追求共性的同時保留孩子的個性,從這個方面來看,因材施教就顯得特別重要了。所謂的好學生和壞學生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放在特定的條件下來看,好學生也可以變成差學生差學生也可以變成好學生。

影片中的主人公克萊門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他非常注重孩子本身的個性發展,正是因為他看到了每一個孩子的內在需要,無論是尊嚴的需要還是被尊重的需要。為了能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定位,克萊門選擇了用組建合唱團這種方式,從而尋求個性和共性的平衡。

《放牛班的春天》:所謂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

  • 最後,寬容和愛能夠感化孩子的內心

通常說來,教育孩子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承,同時還要注重孩子內心的變化,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恰到好處的寬容和愛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寬容和愛能夠感化孩子的內心。

正如孟子所說:“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影片中的主人公克萊門面對孩子的調皮表現,並沒有表現出憤怒和過激的行為,其它老師面對這種場景就會對孩子進行體罰,然而克萊門卻選擇了對孩子加以包容。問題兒童皮埃爾雖然非常調皮性格叛逆,但克萊門卻發現了他身上具備的音樂天賦,面對時常犯錯的皮埃爾,克萊門選擇了讓他擔任領唱,故事最後我們也能得知,皮埃爾成為了著名音樂指揮家。

《放牛班的春天》:所謂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

形象塑造: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稜角分明,展現人物性格的同時也暗示了命運走向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具有特色,通過影片中塑造的融形象,我們不僅能夠了解人物本身的性格特點,同時也暗示了人物最後的命運走向,這也為影片最後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影片中的主人公克萊門是一個平凡又偉大的老師,他的平凡體現在他和很多老師一樣,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們能夠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他的偉大體現在克萊門真正走進了孩子的內心,同時調動了每一個孩子身上的能動性。通過片名我們就能窺見他的辛勞,所以老師都對這些孩子失去耐心,只有克萊門選擇了用心去感化他們,這種愛也是偉大的。

與此同時,作為一名音樂老師,克萊門選擇了認真教孩子們唱歌。這些問題兒童並沒有讓他的教學工作順利進行,這其中就有一個叫皮埃爾的孩子,他的調皮和自身的音樂天賦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這種情況,克萊門選擇了保留孩子本身的個性,同時發揮出他身上具備的潛能,正是在克萊門這種寬容和愛的教育下,孩子們冰凍的內心逐漸被喚醒。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中括號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無論是心懷熱愛和寬容的克萊門,還是天賦與調皮共存的皮埃爾,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都非常成功。現實生活中,或許問題兒童並沒有想象中難教化,他們缺失的也只是一位能夠走進他們內心的老師。

《放牛班的春天》:所謂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

敘事手法:採用倒敘的敘事手法進行描述,不僅能還原故事場景還能引發觀眾的共鳴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在敘事手法當中的運用恰到好處,採用倒敘的敘事手法進行描述,不僅能還原故事場景,還能引發觀眾的共鳴。與此同時,影片中的故事情節能夠於細微之處揭露出深刻的社會問題,不僅能夠豐富影片的內容還可以引發觀眾的思考。

實際上,這部影片的主題非常的簡潔明瞭,這一場心靈的洗滌旅程中,克萊門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傳統的教育方式注重孩子的應試能力,正是在這樣一種教育導向下,很多孩子因為升學和就業的壓力變得浮躁,本是無憂無慮的年齡卻肩負著不可承受之重。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變得沉重不堪,孩子內心的個性化發展被忽略,這時候如果想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那麼也就成了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不難發現,《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中美妙的音樂下充滿了人性的關懷,抑鬱不得志的克萊門和一群問題兒童之間的相遇,讓這一場原本艱難的旅程變得有趣起來。克萊門並沒有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一方面是因為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會讓孩子們變本加厲,反而還會加劇師生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另一方面是因為克萊門的教育理念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這種善良和責任感也為孩子們提供了臨時的庇護。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對節奏把握拿捏的非常到位,我們不僅能夠從影片中看到師生之間做中真實的情感,同時還能夠看出克萊門教育方式的獨特之處。與此同時,影片的整體基調是輕鬆又愉悅的,或許能夠感受到些許悲涼,但更多的還是心存感激和無盡感動。

《放牛班的春天》:所謂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

結語

所謂真正好的教育,或許就是能夠打開孩子的內心。現實生活中,問題孩子我們隨處可見,但能夠走進孩子內心的老師卻並不多見,《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或許能夠給我們更多關於教育的思考和啟發。

總體說來,不要輕易對每一個孩子貼標籤下定義,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我們的言語不能做到恰如其分,所以也就不要抹殺孩子身上具備的各種可能性。每一個調皮張揚的孩子背後,實際上都有一些天賦沒有被挖掘出來,教育的目的就是挖掘孩子的這些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