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裡出現的,總有些人,把死後的孝道拿來炫耀

本故事來源於真實生活,但人物均為化名,切勿對號入座。

農村過年那天有個風俗,當天要拿著香到去世老人的墳上,把老人請回家過年。

村裡三嬸就比較積極,拿著香早早就去請老人,路上碰見人就說,哎呀,你看這老太太今年剛過世,我呀,趕緊請她回家過年去。

《安家》裡出現的,總有些人,把死後的孝道拿來炫耀

等她過去之後,所有都會對她指指點點,生前不孝順,等人死了倒是積極起來了,這是做給誰看呢?

三嬸的婆婆就這一個兒子,本來是跟兒子一起過日子,但是因為三嬸的緣故,老太太不得不搬出去自己住,老太太的兒子也窩囊,什麼事都聽媳婦的。

這些年裡,三嬸不知道跟婆婆吵了多少次了,不幫忙照顧孩子就鬧,不給幹活也鬧,老人有病了不給出錢治病還是鬧,老人想過個六十大壽,農村的老風俗60歲生日要買肉吃,兒子不當家,媳婦不給買,最後還是本家的侄女給過的壽,結果還被三嬸大鬧了一場,埋怨別人多管閒事,打自己的臉。

更甚者,逢年過節,三嬸都禁止孩子買東西去看奶奶。

《安家》裡出現的,總有些人,把死後的孝道拿來炫耀

後來,老太太眼睛失明瞭,生活不能自理,三嬸在人前說的挺好,要盡孝道,但是就是不準老太太和他們一起過,每天只給老太太送一次飯,還理直氣壯的說,老人家吃不多,也不怎麼運動,一頓飯就行了。

老太太身體越來越差,最終沒能熬過那個夏天。

出殯那天,三嬸哭的比誰都厲害,在地上打滾的哭,邊哭還邊喊著老人怎麼怎麼好,怎麼扔下我們就走了呢,就好像老人走了,最痛苦的人是她。

老人去世後,他兒子在袖子上還縫上了個孝子的標誌,真的是沒皮沒臉。

《安家》裡出現的,總有些人,把死後的孝道拿來炫耀

這讓我不得不想起來《安家》裡面的片段,生前你們不好好照顧,死後來擺這樣的排場,你們是做給人看的還是做給鬼看的?

百善孝為先,自己也總有老的一天,你做的每一件是都可能會在自己的身上驗證,因為你是下一輩的領航人,孝道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