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地名史話之“王磐與西樓”

明代孝宗(朱祐樘)弘治年到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間,高郵北門外石獅子的地方有三間著名的樓房,人們都稱他為“西樓”。這不僅是這裡地處高郵城西偏北(大約在今北門大街側西一側),更是因為房子的主人是當時我國著名散曲大家王磐的宅第。他是高郵歷史上繼北宋婉約派詞宗秦少游之後又一位頗具盛名的文人雅士,有“南曲之冠”的美譽。王磐給他別具一格的樓房取名“西樓”,並以“西樓”自號。

王磐每日坐臥西樓,披著頭巾,拄著藜杖,像神仙一樣,寄興於湖水、煙雲、圓月之間。月亮朗照西樓,清風吹動著月邊的雲彩,王磐與他的文友經常聚會西樓,陶然忘我,飄然若仙。王磐才氣橫溢,多才多藝,襟懷瀟灑,名重一方。慕名來往西樓的文人雅士日益增多。他們或奏絲竹之樂,或潑墨繪畫,或吟詩賦曲,或把酒臨風,有時通宵達旦,忘倦忘歸。一時間,西樓在當時名聞遐邇。至今在高郵還流傳著許多有趣的軼事。

在眾多的傳聞中最著名的要算高郵獨有的一則歇後語:王西樓嫁女兒——畫(話)多銀子(胭脂)少。說王磐在他獨生女兒出嫁時,因手頭不濟,沒有多少值錢的陪嫁,就送一箱子衣服、一箱子山水畫作為陪嫁。畫箱子下面只有少許錢。像王磐這樣的名士這種陪嫁是相當拿不出手的。也正是這較為寒酸的出手惹得親家母氣不打一處出,竟要把箱子裡的畫朝灶堂裡一扔燒掉,以洩其不滿。她兒子看母親這樣出格、不禮貌,怕引起大的矛盾,急忙上前制止,可惜行動遲緩一步,大部分畫作已被點燃付之一炬,只搶出其中的兩幅畫。一幅是山水畫,一幅是飛禽圖。為了向岳父王磐顯示誠意,他把這兩幅畫裝裱後掛在家中的正堂。誰知這畫一掛出,奇蹟立即出現了。只見那幅山水畫中的山水真個是山明水秀,如若身臨其境。那幅飛禽圖中的飛鳥振翅欲飛、活靈活現。引得眾位親戚朋友人人叫絕、個個稱奇,一時間傳播這則奇聞的話語充斥全城。從此王西樓的畫也和他的曲一樣聲名遠播。人們傳說他的畫(話)也越來越多,王西樓嫁女兒——畫(話)多銀子(胭脂)少的事越傳越神、越傳越奇,一直傳到現在,成了高郵當地家喻戶曉的一則歇後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