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大師蕭雲從的國畫和山水畫

書畫大師蕭雲從國畫,師法古人而創新,師造化而獨特。山水畫,融宋元諸家筆墨、丘壑於一體,“以黃公望的瘦樹、山石為之縱橫,潤以馬遠潑墨之法”,而能隨意成卷丈餘。其間丘壑佈置,千變萬化,層出不窮,使人觀之不厭;岩石林木的表現,深厚堅實,穿插有致;不論水墨著色,皴擦喧染,都蒼勁秀潤,呈現出空間深度;點景人物,自然生動,屋宇、舟車、馱馬安排得體。早期作《秋山行遊圖卷》,顯露才華,清乾隆閱後題詩“幾點蕭蕭樹,疏皴淡淡山。由來以意勝,無不寓神間。秋景宜寥廓,客人自往還。粗中具工細,識語破天慳”。

书画大师萧云从的国画和山水画

後應萬選之請,為《太平三書》繪製《太平山水圖》,將太平州所屬地區山水,繪圖43幅,其中:太平山水圖一幅,當塗風景15幅,蕪湖風景14幅,繁昌風景13幅,每幅題古詩一首,說明仿某古人之畫幅,沒有雷同,各具特色。還有《閉門拒客圖》、《西門慟哭圖》、《秋山訪友圖》、《江山覽勝圖卷》、《歸寓一元圖卷》、《磵谷幽深卷》、《崔華詩意卷》等。

人物畫方面,繼承發揚李公麟的白描技法,代表作為《離騷圖》,人物造型準確,神態動人,點綴景物,賦有生命,雲從對《離騷》感觸甚深,作《天問》插圖,繪製《九歌圖》,清高宗得尺木《離騷圖》後,命侍臣補繪重刻,並題《山水圖卷》雲“四庫呈覽《離騷圖》,始識雲從其人也,……覽觀長卷四丈餘,觀之不厭意不捨”。

(瀏窗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