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需要用對技巧:太軟太硬都不行,“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有句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 在舊的教育觀念裡面,一些老一輩的家長對於孩子不聽話的情況,一般都是順手抄起一個木棒向孩子打過去,

只要孩子不聽話,打就完事了,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都有許多人遵守著這種老觀念。隨著人們的教育觀念的發展,比起那些暴力式教育,許多家長更加傾向於溫和的去對待孩子或以理服人的態度去教育子女

教育孩子需要用對技巧:太軟太硬都不行,“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相比老舊的傳統觀念,現在的社會正在逐漸發展,而我們的教育觀念也逐漸改變。新新時代的父母,對於教育子女的態度都倡導科學育兒的方法,如果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正直而健康的人,那麼來自於父母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軟也要有硬,不要走極端,否則會起反作用。教育孩子需要用對技巧:太軟太硬都不行,"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家長該"軟"的時候過分硬心腸

有些時候會遇到父母與孩子一起爭吵,針鋒相對的局面,誰也吵不過誰,誰也讓不過誰。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會將父母的話聽得進去,而家長也不會服氣去順著孩子的心意。其實這樣硬碰硬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有些時候當孩子做對了一件事情,而得到的是來自於家長的冷言冷語,其實孩子只是想要引起爸爸媽媽的重視,雖然沒有做到很出色,但是得到的只是譴責和嘲諷。家長該"軟"的時候過分硬心腸會激發更多的家庭矛盾。

教育孩子需要用對技巧:太軟太硬都不行,“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這種類型的家長大多都是秉持著對孩子要要求嚴格的教育理念,這種恨鐵不成鋼類型的家長對待孩子就是嚴厲要求,他們會認為只要給孩子放鬆,就相當於害了孩子。但是在對待孩子的態度,如果過於強硬的話,這樣只會損失孩子的自尊心,因為他們會覺得無論自己做得有多好也不會得到父母的回應和認同,這樣過分的壓抑會讓孩子失去一個寬鬆的成長空間,甚至在以後也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性格缺陷。

家長該"硬"的時候過分軟心腸

這種類型的家長大多數對孩子過於溺愛,是因為以前自己的生活艱苦,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活得那麼苦,想把一切好的東西都給孩子,比如這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會讓孩子去做家務,替孩子包辦所有的家務活,其實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家長該"硬"的時候過分軟心腸,這樣的軟心腸會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自我獨立的能力。

教育孩子需要用對技巧:太軟太硬都不行,“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一些大學生由於自理能力差而被學校退學的新聞,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是普遍的。這些巨嬰後面都 有著過分軟心腸的家長。過分軟心腸的家長,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受苦而不是首先教他如何在這個社會中生存的能力。只要孩子哭了,鬧了就會馬上心軟下來不再去罵孩子,這樣漸漸的過分縱容就會很容易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而且以後遇到挫折,大部分都會選擇半途而廢。

教育孩子需要用對以下技巧,"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1、 教育孩子語氣柔和但要不失原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動不動就火冒三丈,說幾句話了就要揚言打孩子。這種暴跳如雷的教育方式實在是過於激進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儘量要保持語氣柔和。當家長在生氣的時候,其實孩子的心裡也不是平緩的。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要下意識的就去責怪孩子,我們可以首先去詢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在實事求是的去教育孩子。

當家長秉持著以理智的心態去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孩子的心情就會得到一定的舒緩,那麼他才能在這個氛圍下主動的與家長進行溝通,說清楚原因,同時也會在與父母交流的過程中認清楚自己的過錯,而家長也可以實事求是的針對孩子的錯誤給孩子進行一定的指導。這樣家長才能在不失原則的情況下,解決問題,並且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需要用對技巧:太軟太硬都不行,“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2、 讚揚態度真誠但要實事求是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奉行著嚴父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對待孩子的教育方面上,他們都會嚴加管教。當孩子有一些小進步的時候,家長首先做的是打擊孩子,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希望孩子不要過於浮躁和驕傲,但是他們會把對於孩子進步這件事而產生的一些欣慰的心情藏在心裡,對孩子不會進行誇獎,而且會更加的督促孩子,希望孩子繼續努力。

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來說,其實他們心裡是特別渴望來自於家長的肯定,喜歡來自於父母的表揚。

教育孩子需要用對技巧:太軟太硬都不行,“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許多家長這時候會說對孩子進步,只要誇就對了嗎?對於孩子的進步建議是要針對孩子的進步過程去進行誇獎,而不是泛泛而談。比如說可以誇獎孩子在做這件事情上面花費的努力,只要家長多給予孩子言語表情上的肯定,在讚揚的過程中態度一定要真誠,而且不要隨便誇誇就算了,也要實事求是。這樣孩子才會更加積極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多給他們言語和表情上的鼓勵,孩子會更主動的做被家長贊同的事。

當孩子有了進步之後,作為家長不要覺得拉不下臉,不想給孩子一定的誇獎。作為父母不要吝嗇自己的誇獎,在誇獎的同時也不能含糊,除了在語言上給予孩子一定的肯定,而且要在行動上有一定的表示,比如說會給孩子買一些他們喜歡的獎品。孩子有一定的閃光點,作為家長就要無限的去放大。

3、 父母的教育理念必須要相輔相成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不要過於極端,採取過於強硬的教育理念不好,但是過於溫和的教育理念也不會適合孩子,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必須保持一致,並且在必要的情況下,也要互相的替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如果想要達到相輔相成的成果,可以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紅臉"和"白臉"就是意味著一個是"軟心腸",一個是"硬心腸"。當兩者相互融合的時候,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去調整力度,這樣才能達成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育孩子需要用對技巧:太軟太硬都不行,“軟硬兼施”讓孩子聽話

美國著名的編劇、作家巴德.舒爾伯格著寫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這就是教育當中需要軟硬兼施的典型例子:父親嚴厲的"糟糕透了"讓各位家長懂得不能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垂頭喪氣,母親的溫柔的"精彩極了"使得作者知道不能因別人的讚揚而洋洋自得。換句話說,一味的嚴格要求自己或是一味的去寵溺孩子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只有掌握好"軟"和"硬"的程度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達到理想的效果。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