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到了最艱難的歲月,俄國退出戰爭,德國將原本位於東線的大部分兵力調到西線全力向英國與法國的防線上發起猛攻。但是一個令許多德國人感到震驚的消息是美國人參戰了,並且令他們感到絕望的是,美國沒有站在德國人一邊,而是站在了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陣營。這讓勝利的天平一下子倒向了協約國。而長期以來對於美國站在協約國陣營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的說法中,比較受歡迎的說法是因為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德國的挑釁和威脅才被迫捲入,而如果德國沒有在戰爭中惹怒美國是不會參戰的。換句話說,美國加入協約國陣營並參戰是偶然的。但細細推敲卻發現這只是在片面說法下得出的錯誤結論。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徵兵海報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與德國野心的擴大導致美、德關係的疏遠

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英國與法國同美國之間的矛盾其實要大於美國和德國之間的矛盾。因為英國與法國在世界各大洲都擁有自己的殖民地。當時的美國受1823年門羅主義影響希望聯合拉丁美洲各國抵抗歐洲列強在美洲的殖民行為,進而使美國成為美洲秩序的主導者。這樣便使美國同英國與法國在美洲的利益糾紛上發生了許多矛盾。這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發生在1861年英國、法國以及西班牙干涉墨西哥的事件。當時處於內外交困的美國無力同時對抗兩個世界強國和一箇中等強國,只能與這些歐洲列強的交涉中進行妥協來解決辦法。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一張反應門羅主義的漫畫

相比之下,美國與德國之間的關係原本是無利益衝突的。因為無論是在1866年以前主導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還是1866年以後的霍亨索倫家族,他們在海外的殖民地數量都很少。即便是統一以後的德國也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把注意力放在了歐洲大陸。重要的是,美國的外國移民中有相當多是來自德國,特別是在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大量德國人移民美國,德裔美國人成為美國最大的移民團體。美國的各個領域都能見到德裔的身影。他們的存在也使美國與德國之間長期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但是這一切都在19世紀晚期發生了轉變。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經過了數十年的重新建設,綜合實力得到鞏固和加強。19世紀80年代,日漸強大的美國不再滿足於主導美洲秩序,在歷屆總統的努力下,美國開始試圖將目光擴大到西半球乃至全球。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19世紀晚期的美國試圖衝破孤立主義的枷鎖將自身影響力擴大到美洲以外的地區

與此同時,德國自1888年威廉二世登基以來對外戰略逐漸發生改變,他開始謀求取代英國讓德國獲取世界各主要海域的制海權以及在各大洲建立龐大的殖民地,最終使德國成為世界主導者。威廉二世的行為不僅僅惹怒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英國,也使美國對德國的關係逐漸疏遠。

例如在1889年的薩摩亞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當時的美國、德國、英國圍繞著太平洋西南海域的薩摩亞群島利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薩摩亞群島暫定為美國、德國、英國共同管理。1893年德國又突然改變態度,想要把薩摩亞群島完全歸為己有,這導致了美國和英國的厭惡。1898年德國提議瓜分薩摩亞群島,但因瓜分不均再次導致美國和英國的不滿。而在當年,由於薩摩亞國王去世後薩摩亞出現了兩個王位繼承人,進而發生薩摩亞王位繼承問題。美國和英國則在王位問題上站在了一起,美國與英國聯合出動軍艦威脅德國,導致英德矛盾滋生的同時,美德矛盾也驟然而起。1899年英國陷入布爾戰爭的泥潭,英國無力在薩摩亞問題上與德國抗衡。於是,英國首相格萊斯頓打算利用美國和德國這兩個後起大國在海外的野心讓英國主動從薩摩亞群島危機中讓步,使美國與德國龍爭虎鬥。也正是在薩摩亞危機後,美國對德國的態度由之前的友善開始變得冷淡。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美屬薩摩亞地區

而在薩摩亞危機發生的同時,美國在1898年美西戰爭擊敗西班牙人,獲取了菲律賓、關島等殖民地,並擁有了太平洋的制海權。而德國在西南太平洋的擴張則讓美國與德國的關係繼續惡化。1898年以後德皇威廉二世大力發展軍備謀求世界主導權的野心表露於世。這讓德國激怒英國的同時,也無意間惹惱了同樣對全球有野心的美國。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威廉二世設想的德國勢力範圍

在此時的美國看來,儘管英國在世界範圍內建立的龐大殖民地與自身在世界的擴張發生了許多衝突,但是英國的擴張已經趨於飽和。而德國的擴張卻僅僅是個開始,這也為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先是偏袒英國、法國為主的協約國後又加入協約國與德國作戰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伍德羅·威爾遜的表面中立和美國與德國矛盾的升級

20世紀初,歐洲陷入了戰爭陰霾。1904年英國、法國、俄國組成協約國對抗德國為首的三國同盟。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發生,緊隨其後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之後又引發德國、法國、英國、俄國等國家的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的美國因為受到孤立主義的影響,美國民眾大多數都不願意捲入這場世界戰爭,再加上美國也並未做好參加戰爭的準備。故而時任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戰爭的一開始就宣佈中立。但是伍德羅·威爾遜不想讓美國一直中立下去,對伍德羅·威爾遜而言,這場世界大戰是讓美國迅速成為世界仲裁者的好機會。當然伍德羅·威爾遜並不打算過早的介入,他想要在協約國和同盟國筋疲力竭的時候再以一個讓美國國會和大多數美國人信服的理由加入戰爭,使美國成為左右協約國和同盟國勝利關鍵的決定性力量。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伍德羅·威爾遜

1914年8月初德軍入侵當時處於中立狀態的比利時,至8月下旬經過一番苦戰的德軍終於佔領了比利時打開了通往法國北部的通道。德國的入侵中立國比利時的行為引發了眾多美國人的憤怒。美國人開始指責德國的侵略行為。他們對法國、比利時等被德國侵略的國家感到憐憫,認為他們就是受害者。面對美國民眾對德國的憤怒,英國和法國自然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他們在美國積極傳播德國人的負面消息。而德國方面也注意到了美國民眾對自己的不滿,他們曾試圖去改變這一情況。但收效卻微乎其微。

美國對德國及其盟友的反感並不體現於此,以美國和協約國與同盟國的貿易來往為例。1914年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和協約國的貿易價值超過了8億美元,並且還有繼續增加的趨勢。而與同盟國的貿易價值則不足2億美元,而且還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而且在戰爭期間,美國又不斷給協約國提供各種物資和貸款。

1915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更深入的展開,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在這一年裡,德國在海上對協約國的船隻進行了潛艇戰。只是在戰爭的前幾年裡,德國的潛艇戰也只有在地中海是無限制的。而在大西洋上德國潛艇的打擊範圍並不包括中立國家的船隻,特別是美國的船隻。畢竟陷入長期消耗戰的德國不打算因為海上誤擊美國船隻而引發美國對德國宣戰。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潛艇

可事與願違,1915年5月上旬發生了“盧西塔尼亞”號客輪沉沒事件,這讓德國的潛艇戰得罪了美國人。當時“盧西塔尼亞”號從美國紐約出發駛向英國的利物浦港口駛去。船上搭載著將近2000名乘客和船員,這其中有159乘客是美國人。

1915年5月7日,就在“盧西塔尼亞”號已經靠近英國並很接近愛爾蘭的時候,在愛爾蘭附近海域巡邏的英國海軍向“盧西塔尼亞”號發出了警告,表示德國潛艇正在這一帶活動,並且在此之前已經有幾十艘商船被德國擊沉。這讓“盧西塔尼亞”號的船長緊張不已,但是船長並沒有改變航向。當天,德國的一艘編號為U-20的潛艇在愛爾蘭附近海域發現了“盧西塔尼亞”號客輪。由於“盧西塔尼亞”號上懸掛的是英國旗幟,這讓U-20潛艇隨即對這艘客輪發起了攻擊,並一舉擊沉。這導致船上的大部分乘客死亡。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盧西塔尼亞”號客輪的沉沒

儘管“盧西塔尼亞”號客輪是英國的丘納德航運公司建造的,而且在當時的海洋上商船被擊沉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可是與以往的情況不同,因德國潛艇攻擊而造成客輪上的159名美國乘客中,倖存下來的不足30%。這讓美國與德國的關係降到冰點。

“盧西塔尼亞”號沉船事件發生後,引起了大西洋兩岸各國家的關注。美國方面要求德國給出合理的答覆,但德國方面聲稱“盧西塔尼亞”號是一艘軍火船,理由是船隻被擊中後沉沒的速度過快。美國方面顯然對這樣的答覆不滿,並要求德國放棄潛艇戰。當時的德皇威廉二世雖然同意了美國人的要求,但是德國潛艇仍然在1915年的7月至9月間擊沉了兩艘客輪。直到1915年9月下旬德國才真正做到取消潛艇戰。此後德國在10月給美國正式作出道歉和賠償,才暫時避免了美國人參戰的可能。

當時伍德羅·威爾遜為了讓美國儘快準備加入戰爭,他已經要求海軍打造成足以擊敗德國海軍的艦隊,並且要求陸軍擴充至50萬人。但是卻由於德國做出道歉和賠償後美國各界再次表達了希望和平的聲音後,這一擴充軍備的計劃暫時延期。一直到1916年上半年多數美國民眾仍然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捲入這場世界大戰。而伍德羅·威爾遜並未放棄,他在1916年的總統大選中迎合美國各界主張的中立觀點提出遠離戰爭的口號後得到大多數美國民眾的贊同。當伍德羅·威爾遜在1916年成功連任總統後,便和協約國保持著更加緊密的經濟往來。1916年美國對協約國的貿易輸出超過32億美元,而對同盟國的貿易輸出銳減到116萬美元。此外美國還給協約國20億美元的貸款和大批軍用物資,而給同盟國的貸款僅僅只有2000萬美元。伍德羅·威爾遜的這一做法讓美國和協約國在經濟利益上緊緊綁在一起,一旦協約國出現敗勢,美國將會直接加入戰爭。

1916年初,伍德羅·威爾遜成立了運輸局和國防委員會,統一協調陸軍和海軍的防務。在1916年8月伍德羅·威爾遜說服了國會要應對戰爭後,他又撥款1200萬美元研製新型機槍。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1916年正在整軍備戰中的美國人

而就在1917年1月伍德羅·威爾遜正在考慮如何才能讓美國加入協約國打擊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時,德國在當年年初做的兩件事給了伍德羅·威爾遜充足的參戰理由。這兩件事情分別是齊默爾曼電報事件和德國再次開啟的潛艇戰。

1917年1月下旬英國截獲了德國外交大臣亞瑟·齊默爾曼向德國駐墨西哥大使發出的秘密電報。通過英國的阿爾弗雷德·尤因爵士的翻譯,這個電報上寫著如果美國加入到協約國陣營,德國將支持墨西哥收復在1846年美墨戰爭中墨西哥丟失的土地。不久英國將這份電報發給了美國,這讓美國從上至下都激起了反德情緒。這一次,美國國內主戰的聲音超過了主和的聲音。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齊默爾曼電報

與此同時在1917年1月31日,已經感到疲憊的德國為了儘快擊敗協約國決定在海上重新開啟潛艇戰,而這一次德國的潛艇戰是無限制的。也就是說德國潛艇在打擊協約國船隻的同時也將毫無忌憚的打擊中立國船隻。1917年2月22日,伍德羅·威爾遜說服國會通過了一項2.5億美元的武器撥款法案,旨在使美國做好戰爭準備。1917年3月下旬,德國潛艇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擊沉了美國三艘商船。伍德羅·威爾遜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他在4月2日在國會演講上呼籲對德宣戰,並且還要求所有在公海上的美國商船武裝起來。

1917年4月6日,伍德羅·威爾遜通過國會的同意正式向德國宣戰。而美國的參戰也讓德國徹底失去了扭轉戰爭勝負的希望。疲憊不堪的德國最終在1918年11月正式向協約國投降。


最後

顯然,美國加入到協約國陣營並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絕非偶然。德國和美國作為同步崛起的國家,又在19世紀末幾乎同時向世界主導者地位進發的時候,也就註定美國與德國之間的對立將在所難免。這使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寧願和舊秩序的維持者英國站在一起。當德國在1917年初幾乎撼動英國主導的世界體系時,顯然是同樣想追求世界主導地位的美國無法容忍的。通過齊默爾曼電報事件和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導火索最終讓美國找到合適的理由加入到了這場世界大戰中搬掉德國這個絆腳石。


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偶然還是必然?

伍德羅·威爾遜在美國國會上發表十四點和平原則。

1918年1月8日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到尾聲時,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發表了十四點和平原則。這個原則向世界表露出美國試圖通過建立國際聯盟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名義來實現他主導世界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