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頭條上古玩玩新貨的多,老貨卻較少?

百讀齋主


是的,我深有同感。

有沒有注意到,現在頭條上隨便一個新號,一曬就是元青花?

有沒有感到:元青花,汝窯,成宣清三代官窯,被他們曬成了白菜遍地都是?

有沒有發現:他們最愛說的就是:民間珍寶無數?元青花幾百件是瞎說,民間流傳下來不下幾萬件??

有沒有發現:他們曬的國寶奇葩無數,已經超過人們的想象?如:鑲嵌著寶石的汝窯,還有底款寫著:宋徽宗御製,大明憲宗皇帝登基慶祝,大明永樂朱棣皇帝御賜,大清御膳房制,,,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臆造款?

其實老貨很多,比較常見的是晚清民國留下來的民窯,銀元之類的老普。

但偏偏曬新貨的國寶幫們突然冒出來很多,有的還標註自己是什麼收藏家,什麼收藏協會的,這些人真的玷汙了民藏的名聲,難怪大的正規拍賣公司都拒收民藏品,都是被他們搞壞的!

無非就是兩類:一類是真的不懂,曬出來想請大家看看,這樣的一起研討學習,也沒有問題。

一類人就是在裝傻。他們當然心裡有數!從哪裡進的貨,他們當然清楚!

那又為什麼裝呢?其實他們真正的目的,是想變現。比方說,從景德鎮樊家井進的貨,然後開始宣傳,企圖讓一些新手覺得可以撿漏,從而藉機出手而達到矇騙藏友的目的。這樣的性質是最惡劣的。

所以我一直願意做國寶幫的毒舌,我甚至把揭穿他們,扒皮作為樂趣,就是看不慣他們。

我這樣做對嗎?您對此是什麼想法?歡迎下方留言!


醉過知酒濃149024497


我認為還是真品的存世量相對少了。因為每件兒老物件兒。都經歷過一段動盪不安的歲月,到如今,真品大部分都保存在真正的藏家手中。又有一部份流失海外。只有一小部分散落在民間,及民間玩家手中。加之如今的收藏熱。很多的藏友都想著擁有幾件精品但是沒有經驗基礎。盲目而從。導致古玩行業的需求量增加。讓許多的不法販者看到了商機。為了利益,做假,仿舊,以求的更多利益。



古玩老鋪


古玩在頭條上也是很多的,只是與你閱讀時沒吻合。

市場上古玩多,那真是現實,真古董貴,被收藏者收藏,再出手畢然翻幾十倍,便宜了不出售。

現在上品古董被收藏家收藏了,古董也越來越少,新古玩商又買不起,所以就買新的,新的便宜,又更接近真品,也好出售。

老的不去,新的不來,新的慢慢也成古董,等幾十年不成古董了。

現在真正專家有幾個,大部分都是一瓶不滿半瓶子門哐當,新的古玩也好讓別人打眼,再說市玩市場人愛撿漏,所以被漏撿了。

市場上古玩沒有嚴厲打去,新的也不犯法,所以形成了新的超過老的。市場上新的多,老的不讓拍照。頭條上新的照片不多了。




玉雕馬大師


題主,你好

並不是只有網絡上或頭條上古玩少“工藝品多”,在古玩市場中也是成片的“工藝品”。

老貨每年都在變少是不爭的事實,就拿明清瓷器來論,它本身就是不可再生資源。那麼老貨究竟多不多呢?我的回答是多又不多!說他不多是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平均每天都會有老瓷器打碎,都會有當代工藝品新鮮出爐,導致古瓷器越來越稀缺,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為什麼又說老貨多呢,因為其實是自身缺少了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多看書、多實踐、多看、少買,方能成就自己的一雙火眼金睛,就能看到新品中夾雜的老貨!

在這個行業裡涇渭分明,做老的真品,店裡基本都是老的,新老不分的人,基本都是新貨。古玩收藏我個人認為是最好的投資,隨著人民幣貶值,沒有什麼東西能保值,只有古玩能抗衡,儘管現在各行各業不景氣,但是對於古玩在基礎市場價格從來沒有跌,普通的老貨每年還是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增值,高檔不算。真品越來越少,價格越走越高,這個趨勢無人能擋。

在這裡,預祝題主及大家都能淘到心意的老貨!




開門小趙


普品老貨不少,少的是發現老貨的眼睛👀











文化藝術愛好者


為什麼在頭條上古物越來越少而工藝品在增多,其實一個真正玩古物的人,看到那些一眼假的物品是一晃而過,曬真正的古玩還是比較多的,不管你玩瓷,玉,雜件,每天今日頭條裡有曬出來的,今日頭條它是滾動式播出,每時每刻都在翻新,與你所看的時間點切不到一起,所以你感覺無古玩曬出現象,當然每個人的知識與眼力夠不夠深,所曬出物品與眼力有相當關聯,有相當一部分人新舊分辨能力不夠,總喜歡把大件所謂元青花,汝瓷洗,官窯瓶,亮相,聽到幾句恭維話後,感覺撿到大漏,驗證了古玩最大的樂趣是撿漏了。



人求我


不應該取消,例如清明上河的就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GADA華人古董商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事實吧?

我在頭條也發了很多東東,都是老貨呀,是不是你把老瓷器當新品了?

我挑幾個重發一遍,你仔細看看?

你看懂了嗎?要有一點的知識和經驗?

這二件都是頂級的高古瓷,汝官窯在民間很難見到!


巨型酸棗


沒事就看看頭條滿眼的古董



A牙一點雲


現在的老物件越來越少了,咱們國家剛興藏時,在農村村上容易收到,木製傢俱等大的收藏家都是一車一車,一船一船往在走,現在基本沒有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現在別說大的物件收藏了,就是小的銅錢,銀墊子,瓷器,字畫也是罕見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