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一鏟子挖出11件頂級文物,價值連城,這件更是驚豔世界的國寶

工人一鏟子挖出11件頂級文物,價值連城,這件更是驚豔世界的國寶

1963年,河北保定地區遭遇了一場大洪災,情況非常糟糕。就拿保定曾經最繁華的老城中心永華南大街來說,永華南路小學就全面受災,洪水甚至漫過了入了教室,水位是小孩齊胸大人過腰。操場中心是水位最深處,足以浸泡過人的頭頂。

這樣的災情,致使災後重建的工作量非常大。永華南路小學的北教學樓就是在第二年修建的。然而,誰也沒有料到,這一次的建設過程,竟然是文物考古界的重大發現。

工人一鏟子挖出11件頂級文物,價值連城,這件更是驚豔世界的國寶

那是在1964年5月11日,原保定市建築公司第一工程處第二工程隊負責修建永華南路小學的工程項目。一位工人用力往下鏟去,沒料到竟然挖出了一個豎坑。這不是古墓,後來證實是一處古代窖藏,即元代珍寶元青花窖藏。

這是當時人為了躲避戰亂背井離鄉時,預先埋入,後來卻因為種種原因再也沒有面世。直到當時,才被人發現,引起轟動。除了兩件綠松石山子、一件彩繪玻璃瓶、數十塊玉片外,最醒目的就是11件精美絕倫的瓷器,而這些瓷器之中又有6件是元代青花瓷。

工人一鏟子挖出11件頂級文物,價值連城,這件更是驚豔世界的國寶

這意味著什麼?要知道,中國是瓷器大國,瓷器也是我國最著名的特產。歷代以來,瓷器各具特色,但都是當時享譽世界的瑰寶。不管哪朝哪代,瓷器都給中國帶來了鉅額的財富。元青花的地位更為突出,青花這種瓷藝,早在唐朝時就初具端倪,宋朝時已經非常先進了,但只有在元代才最為耀眼。

當時的元朝統治者,對中國的青花瓷尤為熱衷。他們以北方少數民族的豪邁,將青花瓷變得飽滿碩大,顏色鮮豔誇張。而且,元代青花瓷的圖案也更為醒目,帶有濃郁的草原民族特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是蒙古貴族的審美情趣與中原頂級的制瓷技術相碰撞,才會誕生盛名之下的元青花。

工人一鏟子挖出11件頂級文物,價值連城,這件更是驚豔世界的國寶

可惜的是,元青花雖好,流傳至今的卻非常少。目前得到公認的元青花,全世界不足400件,其中國內只有100多件。因此,每一次元青花的出現,在文物界都是舉杯同慶的大喜事。更何況,保定的這一次發現,是國內首次發現的成批元代青花瓷,意義重大。

這批元青花造型典雅,工藝精湛,圖案更是豐富。它們包括一對青花釉裡紅貼花開光蓋罐、一對青花海水龍紋帶蓋八稜瓶、一件青花八稜玉壺春小瓶、一件青花八稜執壺。其中,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為河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更是驚豔世界的頂級國寶。

工人一鏟子挖出11件頂級文物,價值連城,這件更是驚豔世界的國寶

青花釉裡紅貼花開光蓋罐個頭很大,它高為42.3釐米,口徑為15.2釐米,底徑為19.4釐米,器形飽滿,古樸雄渾,充分展現了元代青花瓷的風采。它的通體為青白釉,釉層厚重,釉面潤澤光亮,即使歷經千年依然散發迷人的光澤。

更讓人讚不絕口的是這件瓷器的紋飾式樣,多達10餘層,題材豐富,主題突出,內容眾多,從上至下而看,在蓋頂處塑造著一頭昂首翹尾蹲踞的獅子,它氣勢威嚴,凜然不可侵犯。壺蓋之上,是由蓮瓣紋、卷草紋和回紋共同構成的圖案,在方寸之地並不顯得凌亂,反而是富麗堂皇,精彩紛呈。

工人一鏟子挖出11件頂級文物,價值連城,這件更是驚豔世界的國寶

罐身更是整件文物的重頭戲,在頸部裝飾著一圈纏枝菊花紋,搖曳生姿。肩部是以細膩的卷草紋和大朵如意雲紋相間,美輪美奐,期間則以水波蓮花和折枝菊花紋交錯,相映生輝。最醒目的腹部是由四組菱花形開光組成,這種開光是用雙重串珠堆貼的,內貼四季花卉和山石。花卉的枝葉就是以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則是以釉裡紅塗繪。這種圖案的配置交相輝映,色彩搭配晶瑩剔透,形成了令人震撼的視覺衝擊。

腹部的下方則是卷草紋和蓮瓣紋構成,它們素潔典雅,很好地烘托了腹部主題。

工人一鏟子挖出11件頂級文物,價值連城,這件更是驚豔世界的國寶

青花瓷器之中,這件具有非常獨特的魅力,所以才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它採用了繪畫、浮雕、貼塑等多種技巧,而且用法嫻熟自然,將瓷器的細膩和主題的熱烈奔放完全粘合在一起,自然成就了頂級的文物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