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隆健康連續兩年下調天騰動力業績補償 深交所問若2020再虧損是否還會調整

挖貝網 3月31日消息,在收購天騰動力20%股份快兩年後,信隆健康(002105)對原投資方案中的業績承諾和補償方案進行了第二次下調,業績補償比例由原來的100%變更為20%,原因是天騰動力虧損未達業績承諾。

然而就在不到一年之前,信隆健康就已經因為天騰動力業績不達標調整過業績補償內容。

面對天騰動力逐年擴大的虧損,收購方信隆健康卻在下調補償比例。此舉讓深交所發出靈魂一問,若是2020年及以後年度天騰動力經營業績及狀況未改善,是否會繼續調整業績補償方案?

未達業績承諾後下調承諾內容

2018年8月,信隆健康通過自有資金出資3000萬元增資天騰動力,完成增資後,持有20%股份。

信隆健康當時發佈的對外投資公告顯示,天騰動力成立於2016年,自2017年運營以來,專注於電動助力自行車動力輔助系統的研發,產品為中置驅動系統,是E-Bike的核心組件,其主要客戶為全球的E-Bike品牌商,ODM/OEM商以及希望進入到E-Bike領域的自行車廠商。

財務數據顯示,天騰動力截至2017年底和2018年6月30日,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分別為547.64萬元和695.38萬元。信隆健康增資入股時的估值為1.5億元,估值溢價高達20.57倍。此外,2017年和2018年1-6月,天騰動力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59萬元和3.47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43.76萬元和-360.76萬元。

根據業績承諾補償條款,天騰動力實際控制人劉罕和股東肖緒國承諾天騰動力2018年度至2021年度的當年合併淨利潤應分別達到-300萬元、1000萬元、2100萬元和3200萬元;若當年實際完成業績達到承諾業績的90%以上,則不觸發補償條款,但四年累計合併淨利潤不得低於6000萬元。若未達標,則補償相應的現金給天騰動力。

2018年,由於天騰動力中置電機產品直到年底才具備量產能力,且美國客戶Lime的產品開發延遲,造成原計劃2018年底產品無法完成出貨,導致2018年業績承諾無法按期完成,信隆健康於2019年3月19日調整了天騰動力業績承諾。調整後的業績承諾為2018年度至2021年度的當年合併淨利潤應分別達到-1200萬元、1200萬元、2200萬元和3800萬元。

調整了業績承諾之後,天騰動力勉強達標。2018年,天騰動力實現合併淨利潤-1220.71萬元,勉強達到業績承諾。

再次未達承諾後下調業績補償比例

讓信隆健康沒想到的是,熟悉的劇情再次上演。

2019年天騰動力實現合併淨利潤為-1806.68萬元,距離實現1200萬元的淨利潤相差甚遠,再次觸發補償條款。

2020年3月5日,天騰動力向信隆健康提交《關於變更武漢天騰動力原股東業績承諾補償方式的申請》。申請顯示,劉罕創業3年來除工資薪金,未有其他收入,對3006.68萬元的大額現金,無法在短期30天內做到全額賠付。

面對業績補償方的哭窮,3月24日,信隆健康發變更了業績承諾補償方式。業績補償比例由原來的 100%變更為 20%,即補償金額=(當年應達到的合併淨利潤-當年實際合併淨利潤)*20%。

信隆健康表示:“補償對象從天騰動力變更為公司,未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然而深交所還是對本次下調補償方式表達了關注,要求公司說明業績補償金額確定的依據、調整業績承諾和補償方案的 原因及合理性、是否有利於保護上市公司的利益,同時詳細說明天騰動力持續虧損的原因及後續舉措。

同時深交所發出了“靈魂一問”,若是2020年及以後年度天騰動力經營業績及狀況未改善,信隆健康是否會繼續調整業績補償方案?

本文源自挖貝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