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選村書記李剛的60天戰疫

李剛,春節前淄博市遴選的120名村黨組織書記之一。1月14日到高青縣花溝鎮徐耿村任職,上任伊始,他就說,“撲下身子踏實幹”。

徐耿村,疫情防控以來,170餘人組成的志願服務隊成了村子的“新名片”,村民說,“這景象之前沒見過”。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用60篇日記,記錄了徐耿村黨支部書記李剛在疫情防控中的點點滴滴。60天,一個村子是怎樣打出“組合拳”,抓好疫情防控、村民動員、環境整治、復工復產、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一位村書記又是怎樣把村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築牢疫情防線,帶出一支志願者隊伍,凝聚起“徐耿力量”的?

黨群一心共戰“疫”

遴选村书记李刚的60天战疫

“衝鋒有我!勝利有我!疫情在發展,請各位黨員高度重視並提高戒備等級!”大年初一早上,徐耿村黨員微信群內響起的這條消息,標誌著徐耿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式展開。

這天,李剛回到徐耿村後便開始進行疫情防控的“備戰”工作,中午,李剛和村“兩委”成員與村裡的廣場舞、鑼鼓隊成員進行溝通交流,村民們不僅取消了隨後的活動,更讓前來參加活動的每位村民都成了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引導員”,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為疫情防控堵源頭,降風險。

1月26日上午7點,徐耿村村口建立起了勸返點,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備案登記。27日下午,村裡的大喇叭循環播放著防控知識,勸誡村民不串門、“宅”在家不添亂、支持疫情防控等內容,老黨員耿曰華主動“請戰”來到勸返點值守,“聽村裡講了這次疫情,咱也得積極發揮黨員的作用,衝在前,作表率!”

建立疫情防控指揮部、招募疫情防控24小時志願者、成立疫情防控消毒隊……疫情防控中的徐耿村,出現了人人爭做“志願者”、人人都是“戰鬥員”的場景,黨員群眾成立值守、消殺、環境整治3種志願者隊伍,24小時值守點村民三班輪換,整村消殺作業5次,環境整治會戰44批次,志願服務累計貢獻工日2500個,黨員、群眾主動捐獻物資20餘宗、現金25970元。

36天沒回張店家裡的李剛四處協調爭取500餘公斤消毒液、酒精100公斤、口罩700餘個,還邀請淄博市養生學會等組織專家成員在村民微信群發起設立“養生抗疫”在線心理課堂14次,參與課程的村民合計超過3000人次。

黨群一心共戰“疫”,黨員成了村裡的“先鋒旗幟”,凝聚起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徐耿力量”,為933位村民築起了堅實的防疫戰線。

志願服務成名片

遴选村书记李刚的60天战疫

“以前,村裡需要出人工幹活的時候,都得村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現在不用了。”2月25日,正在忙著參加志願服務的村民李彩霞說:“只要村裡的大喇叭裡一通知,村民是一呼百應,我們不怕苦不怕累,大家思想覺悟都很高。”

村民志願者的由來要從2月1日說起。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一項項工作在緊張和忙碌中展開,村“兩委”成員沒了“白天黑夜”,村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想幫忙卻又無從下手。

李剛到村報到不久,對能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經過村“兩委”審慎研究,最終還是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動員群眾、共抗疫情上來。2月1日上午,在徐耿村黨員微信群和村民微信群中發佈的《衝鋒有我!勝利有我!關於招募疫情防控24小時值守戰鬥員的通知》,讓“志願服務”成了此次疫情防控中的關鍵詞之一。通知發佈後,報名留言接連不斷,當天下午2點便達到52人。

自此,徐耿村多了一群“最可愛的人”,他們的身影出現在疫情防疫工作的各個角落:村口疫情防控值班點24小時有人堅守;揹著噴霧器在大街小巷噴灑消毒液;挨家挨戶上門幫助村民註冊電子健康卡;環境衛生大掃專項行動中清理村莊衛生死角;村莊綠化工作中自帶鐵鍁義務挖樹坑……在志願者的影響下,村裡湧現出一大批“熱心大叔”“最美逆行嫂子”,截至目前,已有176位村民加入志願服務隊伍,村民互幫互助、互信互愛蔚然成風。

保水保灌修水利

徐耿村由徐家自然村和北耿自然村合併而成,2個村莊雖然身邊都有溝渠成網,但是每到春灌時節,村民們就會心裡不痛快:上游小麥都快澆三遍水,這邊還眼巴巴等著水的影子。一旦出現互相堵截,就會引發搶水大戰,這幾乎成為春灌避不開的“痛點”。

1月19日,李剛到村報到的第七天便注意到春灌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並做了大量準備工作。2月16日,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徐耿村西、北側引水渠的清淤工作正式開始,18日,村北的引水渠清淤也啟動,保水保灌工程邁出了第一步。

“治水”非一日之功,從3月3日引水渠放水開始,數天時間,李剛不是在琢磨怎麼協調清淤,就是在清淤的現場施工,直至3月17日,北耿自然村北修築的橋涵順利完工。這是徐耿村今年解決春灌“卡脖子”問題的最後一個工程,更是村民們用水的最大期待。一天的忙碌過去,湖藍色的挖掘機從橋面隆隆駛過,最後一條履帶印痕牢牢嵌刻在已經堅硬的橋面上,伴隨著一聲“完工”,望著順河而下的黃河水,村民們終於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創新思維謀“振興”

遴选村书记李刚的60天战疫

2月14日,濛濛細雨打溼地面。春雨貴如油這話不假,隨著逐步的復工復產,“農業生產”幾個字開始頻頻出現在李剛的日記本上。下午的雨沒停,李剛便約上村委委員徐保東、鎮農委派駐的包村幹部張峰前往村民大棚中查看春季生產情況。

“種植規模多大”“收入怎麼樣”……一番走訪下來,李剛對疫情中村內生產情況有了大體的瞭解,也有了在現有基礎上升級村內產業結構的想法。隨後一段時間,李剛從外出“取經”到打造“李書記農超”,希望通過“樹品牌、打名片”的形式,助力高青縣縣域內諸多特色農產品的銷售。

沒有創新的思維,很難推動鄉村的發展。2月19日,“在線課堂”登陸徐耿村,伴隨著畜牧獸醫專家王軍的介紹,徐耿村的養殖戶們在手機上學習動物春季防疫的重要性、家禽家畜的傳染病防治注意事項等內容,不少村民在“課堂”上稱讚:手機上聽專家上課,這種方式接地氣!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振興,將科學的農業生產知識引入村裡,將為產業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的“網絡課堂”,也是徐耿村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

2019年年底,李剛策劃發起的高青縣鄉村振興星火學院落地在高青縣常家鎮。從到村任職時,李剛就考慮如何將星火學院的“火種”播撒到徐耿村及周邊地區,3月18日,“星火”燃起了第一個火種,淄博市技師學院培訓處處長李忠山一行到達徐耿村,商討疫情結束之後的星火學院運作和培訓事宜,這顆知識的種子,正在鄉村振興的希望中萌芽。

3月22日下午,好消息傳來:“今天下午所有封堵點全部打開,勸返點撤銷,帳篷拆除,登記地點改為村辦公室。”這預示著徐耿村的生產生活秩序逐步走向正常。24日下午,徐耿村召開村民抗疫作品編委會成立大會,將把村民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創作的把衛生健康知識、鼓勁防疫工作、鄉村文明相關的內容集結成冊,讓鄉村文明建設的“火苗”發揮更大的作用。

3月27日下午,李剛趕到訂做“徐耿力量”志願風采榜的廣告商處對接設計思路,查看設計效果,“疫情防控期間徐耿村凝聚起了抱團發展、全力攻堅的發展合力,我們準備將志願者們的照片‘上牆展示’,讓志願服務精神在徐耿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李剛表示:“值守點雖然撤走,但是鄉村振興的工作剛剛‘啟幕’,最近對接了一批農場投資人和專家,近日將到村裡規劃未來發展。”

徐耿村,正向著鄉村振興的目標闊步前行。

(大眾報業記者 馬景陽 趙博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