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祠、宗祠興建你怎麼看?

確定是農民


這個問題在筆者看來,可以分三個方面來闡述,即宗親起源、成熟、今日之意義。

首先,宗親起源。宗親宗親,從字面意思也可以看出血緣的要求,人是社會性的,不單獨指人的本性,更多地則是人們在不斷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在上古時期,為了生存需要,從母系到父系社會,依靠族群力量而生存,逐漸形成了以血緣為紐帶的族群,慢慢地有了族群圖騰,再到族群姓、到氏最後形成以宗廟為樞紐的宗親制度,在現在看來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階級壓迫的體現,但筆者需要提醒的是,永遠不要忘記,存在即合理,研讀歷史不能以今時作為參照,而是要以其所存在的時代背景來研讀,如此,宗親制在當時而言是作為族群能夠壯大,族人能夠安穩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一如今日之國家。

其次,宗親制度成熟。可以說宗親制度萌芽於上古時期,發展於夏商時代,成熟於周朝,繁盛於唐宋,沒落於民國。商周時期,採取宗法控制,通過血緣關係來增加內部各諸侯勢力的凝聚力,周代通過層層的宗法關係來維持王朝的運轉。唐宋時期,儒家思想得到空前發展,士大夫提出“依據古法,規範祭祀”的主張,朱熹推動家族建立宗祠。明清時期,大學士夏言奏請允許民間設置祠堂後,民間開始大規模建設祠堂。至於民國時期衰落,更多則是國弱民貧,戰爭頻繁之故,在此不再多言。

最後,對今日之意義。在筆者看來,宗親制度雖然很多是所謂封建糟粕,很多宗條族規於法律而言形成了法外之法,但對於華夏大地而言,誰也不能否認先祖幾千年形成的道德風範,宗親制度的積極性即在這個方面,可以補拾法律之不足,可以引導良好道德風俗,為時下的中國夢增添歷史的傳承,時常聽有人言,世風日下,所謂者無他,蓋道德淪喪而已,思來歷經滿清思想禁錮三百年,更兼西夷欺壓百餘年,無數仁人志士為求強國復興,引入無數思想,多種思想交匯結果引發思潮混亂,至今尚未完全恢復過來,思來無它,實在是無本而已,正如舊房搖搖欲墜,然尚可住人,在新房尚未立基之時先拆舊屋,至時下新房未成,舊屋也無,竟無片瓦可存身而已。



嶺外榕邊客


一方面說明我們的傳統文化觀念正在恢復,但更多方面我覺得還是在籠絡親人,發展經濟吧。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積極的例子,也有消極的,我就講幾個給大家說一說。

我們這邊有個人,到別的村去送貨,無意間別人就問起了家在哪兒、姓什麼,一打聽才知道,幾百年前是一家人,還有信物呢,而且村裡這邊找了很多年都沒有音訊,原來是這麼的又遇見了。緊接著讓村裡本姓的都出來了,盛情款待,他年齡在那個時候不算太大,到了這裡一論都成長輩了。熱鬧了好幾天,親也認了,互相來往就多了。

可是現在動輒上百人、上千人都開始聚會,那是在挖掘親友裡面有能力的人,互通有無,就像以前地方上搞得在省城、在北京的通訊錄一樣,都是一些有頭有臉的人。如果說那個還可以理解,這個就有些矯枉過正了,遠非親人相聚那麼純真了。

再說回來,舊社會那些宗族中的族長、家長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旨在教導家族成員學好,不逾規矩罷了。像陳忠實小說《白鹿原》裡寫的白嘉軒,一身正氣的樣子,那才是一個族長應有的範兒啊。當然,時代變了,新生事物的出現和舊事物的死灰復燃都是應運而生的,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柔城居士


這個問題應從三個方面看

鄉祠、宗祠的興建問題

要用實事求是的眼光看待

在沒沒弄清楚其歷史功用、現實意義前

說同意或反對,都欠妥當

我們一起看一看

1、建祠有何用處

祠堂有三個基本功用

第一 知恩報恩 慎終追遠

鄉祠供奉鄉里賢達,只有那些有突出社會貢獻的大眾楷模,才可以入祀鄉祠;

宗祠供奉祖宗先人,是特定家族春秋祭祀、重大家族活動的地方。

重要節日、紀念日,人們在這裡祭祀,是為了知恩報恩,慎始善終、追憶遠人,紀念先賢、緬懷祖先。

第二 見賢思齊 勉勵大眾

人們通過參加活動,進行教育化導,學習先賢精神,重溫祖功宗德,勉勵廣大後輩,奮起直追學習先賢,光前裕後,不虛此生。

第三 教化民眾 立身修德

也是一種特別的教育、藝術化教學,讓人們知道不可辜負此身,不能辱沒先人、遺羞後輩。縱然不能大有作為,也要盡本分、修品德,有所敬畏,切不可為非作歹。否則會孤立於大眾、被棄於鄉里。

2、建祠的現實意義

在急需振興民族文化、強大民族凝聚力,完善社會道德體系的今天,鄉祠、宗祠的重建是有其重要作用與積極價值的。

3、如何確保其功用

一定要有規範管理,確保其功能真正實現。

既不可流於形式,滑向迷信;

也要防止有建築,沒有教育。

這需要有配套的教學文化來保障,

還需要專業人士的參與來落實。




書香居


鄉祠、宗祠的興建以及鄉祀、宗祀規模越來越大,成為一些地方的一個特色,我認為這種現象要從興建舉行者、興建舉行的目的以及興建舉行的背景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 ,要弄清鄉祠、宗祠的興建以及鄉祀、宗祀的舉行是什麼人。根據媒體消息,興建鄉祠、宗祠以及舉行鄉祀、宗祀的主要有兩種人,第一種是有錢人,或者是成功的商人,或者是成功的企業家,再或者是其它的富人,第二種是有地位的人,或者在職官員,或者退休官員,或者學者、教授,再或者是地方上有勢力的人。

第二,要弄清興建鄉祠、宗祠以及舉行鄉祀、宗祀的目的。我認為目的無非三個,一是為了報恩父母,這些人覺得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父母含辛茹苦生養的結果,是父母努力支持的結果,通過興建鄉祠、宗祠以及舉行鄉祀、宗祀以示紀念。二是為了讓祖宗保佑,這些人覺得自己的偉大成就與祖宗保佑分不開的,希望通過興建鄉祠、宗祠以及舉行鄉祀、宗祀祈求祖宗繼續保佑。三是為了揚名,或者給自己揚名,或者給家族揚名,或者利用村莊名人給鄉村揚名 ,大部分人都離不開名利二字,特別是有了錢或者有了地位以後,更希望有名。

第三,要弄清興建鄉祠、宗祠以及舉行鄉祀、宗祀的時代原因。這種現象在以前是根本行不通,但現在卻有了條件,一是近些年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倡導國學復興,孝文化復興,人們越來越重視對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繼承。二是國家寬鬆的政策,只要不違法亂紀,只要不太過分,只要手序證件合格,政府基本不干涉,三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環境好,政策好,這些人或者鄉村得益於國家良好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環境 和政策,才能發大財掙大錢,或者因此獲得了一定的政治文化地位。四是國家寬鬆自由的社會環境,信仰自由,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對於個人或者鄉村,只要不搞違法活動,政府不大阻擋。

以上是我對近幾年興建鄉祠宗祠以及舉行鄉祀宗祀的現象的理解,不知道是否全面,希望關注我,提意見哈,不勝榮幸。





扯歷史文化


祠堂建築的本質是一種凝聚力一種歸屬感認同感也是民間信仰的一種體現,其作用跟廟宇性質差不多也是用於各種(宗族,同鄉)聚會儀式的舉行南方較為流行(破冰行動中有很好的體現)

他使得同宗,同村,同鄉有很強烈的互相認同感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祠堂的存在就是很好的象徵:在修建祠堂的時候家裡有錢的多捐點錢,人丁興旺的多出人幹活,文化修養高的就負責編寫村志,聯絡寫牌匾,對聯

廚藝好的負責伙食大鍋飯,也是族譜祖先靈位的存放地。

也映射了落葉歸根的含義,近代許多漂洋過海出國務工的勞工,如果客死異鄉都會請同鄉或者唐人街的理事代為運回其戶籍所在宗祠辦理喪事而後入土為安。或者感覺自己快不行了就提前回到故里。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許多地方已經不重視祠堂了,但是福建,廣東還是很流行,可能這也是兩地富豪雲集的原因之一吧,兩地許多家族企業做的很大而且內部很和諧,有凝聚力團結奮鬥。但是也有很多地方相互之間攀比祠堂的豪華氣派程度這也或多或少導致了一些悲劇的發生。

祠堂亦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標誌性建築之一,在歷史的長河中得到了良好的傳承。各地祠堂的興建也體現了我們祖國繁榮富強,基層老百姓生活好了就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祠堂就是很好的體現。






Dota2米拉娜


不褒貶地說,鄉祠宗祠的興建很符合中國的特徵。

先假定閱讀者具備基礎的歷史常識,然後再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闡釋:

一、部落與宗族

自有文字記載開始,中國就有部落,分支世系制迄今仍有殘留。當我們談起中國家庭時,不單指夫妻帶小孩的小家庭,更多的指成員達數百乃至數千的父系家族。從部落到國家層次的過渡過程中,新的國家制度重疊在親戚關係的社會組織之上。

夏商時期雖然在《史記》中被稱作國,也有明顯的等級和集中領導,實際上只是酋邦或部落,那時的政治體數量龐大,夏初大約一萬,一直到商末,親戚團體依然是中國社會組織的主要形式,要到了周朝,才湧現了擁有常備軍隊和行政機構的真正國家。

早期社會由宗族組成,即同一祖先的父系家族。基本軍事單位由宗族內大約百家男子組成,以宗族領袖為首,團結聚集在同一旗號下。宗族又可以靈活組合,凝聚成氏族或更高層次的宗族。

三代時期,宗族中的儀式被編纂成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這些儀式涉及對共同祖宗的崇拜,在祭有祖先牌位的廟堂舉行。廟堂內分劃不同的祭殿,對應不同層次的宗族,宗族領袖掌控儀式以加強自身權力。如要徹底摧毀敵人,一定要毀其祖廟,殺其子孫,絕其香火,不如此則不足以稱其為勝利。

宗族社會又在瓦解分化,年輕人開發荒野,自立門戶,那時候中國地廣人稀,只要搬遷他地,就能逃避現存宗族的管轄,由此繁衍生息,滿天星辰,部落變得越來越多。

二、家庭與親戚

家庭和親戚的重要性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常數之一。戰國時秦試圖抑制親戚裙帶,以推崇非人格化的行政管理,滅六國後再推向全中國,最終確立是在西漢,到了東漢末期和隋唐,親戚團體又捲土重來,到宋明又得以恢復,但要注意的是,宗族和氏族在南方,一直處於強勢,直到今天,在地方上發揮準政治的功能,在很多事情上,取代國家,成為權力的來源。

難以否認,當代宗族是宋明理學家所提倡的政策的產物,與公元1000年之前的親戚關係迥然不同。儘管如此,親戚團體的某些特徵,在歷史長河中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中國親戚關係嚴格遵守父系社會或父系家族的規則,有人類學家將其定義為,使用統一禮儀,顯示共同祖先的集團。有些現代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二十五代以上,但歷史上的宗族通常不超過五代,繼承遺產只通過男子,女子不是宗族的永久成員,而是與其他重要家族聯姻的潛在資源,所以,前現代社會的可悲真相之一,就是很難把兒子撫養成人。

周朝宣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土地都是國家財產,但周天子孱弱,難以付諸實現,土地日益私人化,買賣和改造也變得普遍。作為整體,宗族擁有祖廟和祠堂,較富裕的宗族又投資於共同財產,單獨家庭擁有自己的耕地,但不得隨意處置,因為有對宗族的禮儀任務。

宗族增長始終給遺產的繼承製造難題,周朝早期有長子繼承權制度,之後又改為兒子們平分,根據這個制度,家庭的土地經常越分越小,以致於無法維生,於是又開發了大家庭的概念,數代男子同堂,對宗族的共同財產,他們仍然有份,對共同的祖先,他們仍有祭拜的責任,這就阻止了他們的搬遷,或出售祖地。

不過有一點應該記住,宗族組織在大部分情形中純屬富人特權,只有他們才能負擔得起平分的龐大地產、共同財產、為傳宗接代而娶的多房妻妾等。事實上,周朝首次編纂的宗法規則,只適用於精英家庭。

以上兩個方面應該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了!



芥子藏龍


中國人對於血緣關係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這一點在宗族文化中就能很好的體現。我們今天還常說的“光宗耀祖”就是為家族而生的人生觀。我們努力向前的目的就是為了家族能更好的發展,希望以一己之力抬起整個家族的興衰榮辱。

宗祠制度產生於周代,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有。到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 祠堂代表著族權與神權。

對於宗族文化,我們去安徽、江西、廣東等地旅遊的時候經常會見到,或有導遊介紹或走馬觀花的一覽,並不會在心裡留下太多的印象。而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宗族文化卻有些偶然。幾年前我去廣州參加一個展覽,11月底的廣州是一年中氣候最適宜的季節,二十幾的溫度,空氣乾燥清爽,偶有微風拂面,置身其中,說不出的舒適。

一天吃完晚飯時間尚早,我便邀同行的夥伴一起出去散步。走了不遠就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廡殿式的屋頂,朱漆大門,說不出的輝煌氣派,我們以為可能是某個不知名的旅遊景點,就推開門走進去看看。一進門先看到一個兩邊有迴廊的院子,迴廊裡掛著連幅的黑白照片和文字介紹,我們才知道這應該是某一個家族的祠堂,迴廊裡記載著這個家族從明代到現代出過的一些名人和大事記。

再往裡走突然人聲鼎沸,那個有著廡殿式屋頂的建築裡原來正在舉行家族聚會,我從院子往裡望去,只見一屋子至少百八十號人,分開圍坐在幾個大圓桌旁,幾名廚師和打雜的婦女不停的奔走在後廚和席間,端上各種山珍海味;人們頻頻舉杯交談,席間觥籌交錯,小孩子們不安分的到處亂跑,很是熱鬧。

我就那麼看著,突然被震驚到了。做為一個北方人,我從小對於家族聚會的定義只侷限在過年過節的時候,一家十幾口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就是我記憶中最溫暖的存在。而這一刻,我彷彿穿越到了古時的越國,見證了這個古老家族的興起、繁衍。這種力量讓我這個外族人站在這所百年大院裡紅了眼眶。時至今日,我的腦海裡仍能清晰的浮現那天祠堂裡的情景;宗族文化也在我心裡深深的紮了根。

我認為對於現代中國,鄉祠、宗祠的興建很有必要。我是誰?我從哪裡來?也許我現在不知道,但是將來我想把答案告訴我的孩子,知來處才能明去處,知歷史才能知得失,我們的民族文化需要有根。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宗族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中華民族除了政府管理之外形成的具有濃郁中華文化傳統的治理方式,同時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及道德約束都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有著世界上連續不斷、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優秀文化。我們要有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更要有民族自信。而宗族文化的建立,就是民族自信的基礎。雖有百家姓氏,本系同宗同源。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從近代被欺辱的歷史中走出來、站起來,趕走侵略者,除了有共產黨的偉大領導,還因為我們有同宗同族的同胞之情。如今,讓我們從自己做起,把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化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是博觀文化傳媒人,讓我們一起守護歷史,守護華夏文明。


山東博觀文化


民族是由各個姓氏組合而成的,宗祠是宗族團結,凝聚的一個重要場所和精神依託的載體。

宗族團結,同文同宗,才能凝聚力的重要紐帶之一,天下華人,都是認為是炎黃兩帝的子孫,炎黃兩帝是華人們共同的祖先,黃帝炎帝祠,其實是原始的宗祠。

恢復傳統文化,傳統信仰,是中華民族的根,認祖歸宗,是一股好風氣,對提升民族凝聚力,有著非常奇妙的神效!

當然,凡事也要有個度,太過就會好事變成壞事啦。





陳哲升


興建宗祠,有利也有弊,太多人只看到了好處忽略了弊端

修建宗祠是中國文化崛起,大國文化自己自信點的表現。

在我國家庭觀念濃厚,曾經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到處都有祠堂,這是落葉歸根的表現,是中國的傳承,也是尊重先祖的表現。

但是大興宗祠,就難免會牽引出傳統文化中的糟粕。

例如:

女性名字不如祠堂(破壞男女平等)

鰥寡孤獨者安放問題(容易讓人寒心)

祭祀問題

封建迷信問題

任何問題都有好有壞,如果宗祠只是用來參觀的到還好。如果加入很多家庭元素,形成大家族的問題,有可能會影響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混成先生


紀念祖先是禮之本也,司馬遷在《史記·禮》篇中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

復興鄉祠,宗祠很有必要,能讓我們找到我們的根,繼承祖先的傳統。復興中國傳統文化。

但是也不能搞的太奢侈化,應體現紀念緬懷祖先篳路藍縷的原意。

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

就是應儉樸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