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首相洪森,當年究竟是如何戰勝西哈努克,掌權柬埔寨?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徐茂娜

20世紀90年代,整個柬埔寨內部政局動盪不堪,外國的侵略勢力和國內分裂勢力對政權虎視眈眈。1993年柬埔寨進行大選,當時最大的兩股勢力分別是背後站著人民革命黨和奉辛比克黨,最終的結果是奉辛比克黨支持的拉那烈擔任了第一首相,而人民革命黨代表洪森僅被選舉為第二首相。

柬埔寨首相洪森,當年究竟是如何戰勝西哈努克,掌權柬埔寨?

拉那烈

然而短暫的勝利可能讓拉那烈衝昏了頭腦,也或者是他本來就無領導者的智慧,他在選舉之後與人民革命黨聯手,公然翻臉宣佈紅色高棉是非法組織,並將其消滅,而紅色高棉在大選時,是傾向支持拉那烈。

就因為這簡單的頭腦發熱,拉那烈“自斷”了自己的名聲,那些在支持它,不支持它中徘徊的勢力,紛紛跟他保持距離,1997年洪森向拉那烈所在的西哈努克家族開刀,無人主動相救。

隨後經歷過一些短暫的武裝交火,洪森把拉那烈推上法庭,控告其走私軍火,這個案子被拖延了許久,2007年最終審判的時候,拉那烈敗訴了,不得不苦澀的宣佈退出政壇。

至此,西哈努克家族在柬埔寨的勢力失去主宰柬埔寨的能力。

在這段歷史中,能看到一位無多大智慧的領導者形象,也見到了野心與實力並存的政治家形象。而今天的主人公,是哪位歷史中富有野心的勝利者——洪森。

柬埔寨首相洪森,當年究竟是如何戰勝西哈努克,掌權柬埔寨?

洪森

說起洪森這個人,頗具幾分傳奇色彩。雖然歷史中經過許多鬥爭,但他現在仍是柬埔寨首相和柬埔寨人民黨的主席,簡直就是立於不敗之地的人生贏家。

他1952年出生在柬埔寨,但是論其祖籍,他的父親是廣東潮汕的華人。而他現在的妻子也是一名海南籍的華人,他的生活也具有一些中國色彩。

比如有一次在中國春節的時候,他去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時間不知不覺中過了許久,他最後竟然去催促那些參會者快點結束。原因也十分好笑,因為他說妻子催他回家殺雞過春節。

從這個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遵守的那些習俗很有中國的特色,可能也正是因為領導者如此的表率吧,柬埔寨和中國的關係一向很好。而他也從1998年開始,連任了四次柬埔寨首相。

柬埔寨首相洪森,當年究竟是如何戰勝西哈努克,掌權柬埔寨?

那麼這樣一個看起來還有一些可愛的人,在開頭的權力遊戲裡擔任了一個怎麼樣的角色呢?

洪森本來出生於一個貧民家庭,擁有才華的他最先在15歲的時候參加了紅色高棉的部隊,成為了一名軍官,這也是他在政治場上良好的開端。在以後權力角逐的遊戲裡,他長期和拉那烈意見不和,心生矛盾。而在一切威脅解除之後,他發動了政變,摧毀了拉那烈的政權,拉那烈流亡海外。

其實在1988年他奪得首相的位置之前,他已經步步滲透,掌握了實際權力,而首相拉那烈也只是一個空殼,這也間接說明了洪森的才能卓越吧。

直到現在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洪森,依舊穩穩地坐在柬埔寨首相的位置上,雖然也有部分人的聲音說他是柬埔寨的“獨裁者”,但是實際上他在位的這些年裡,柬埔寨的經濟、政治、文化都有了較好的發展。他的身邊人也說他是一個樸實自然,擁有獨特人格魅力的人物。

柬埔寨首相洪森,當年究竟是如何戰勝西哈努克,掌權柬埔寨?

在他發動政變的那段歷史裡,因為想當權,殘忍的驅逐了當時勢力強勁的西哈努克家族,我們彷彿看到的是一個殘忍的當政者形象,但是在他的領導期間給人們謀得福利,多種平易近人的行為,我們又能發現他獨特的魅力。這算不算是一個矛盾的存在呢?

其實從他的生平,我們不難看出為何這種矛盾存在著,出生平民的身份讓他在一步一步爬上權力中心的過程中,遭遇比富人更多的困難,這些經歷讓他養成了忍耐和平實的性格。而當爬上高位以後,他身處的位置不容許他變得仁慈,因為稍一心軟可能最後失敗的就會是他自己。

所以我們無法判斷他是不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過自己的一個人物,又或者是因為他在政途中遭遇太多困難,所以希望努力爬上高位,幫助那些還沒有掉進權力深淵裡,仍在磨難邊緣徘徊的人,走上順利的道路。

參考資料:洪森如何吞掉西哈努克家的柬埔寨——馬前卒

柬埔寨首相洪森 ——中國政府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