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之師管仲,一匡天下,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引言:

管仲,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也是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在最開始,他輔佐公子糾繼承王位,再後來公子糾的實力不敵齊桓公,因此成為階下囚。在齊桓公統治期間,為了能夠統一天下成為中原大地的霸主,於是他便開始廣納人才。在鮑叔牙的推薦之下

,管仲被齊桓公重用,甚至還被齊桓公尊稱為“仲父”。

聖人之師管仲,一匡天下,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

在那期間,他開始對齊國國內進行改革,從而使齊國的各方面都有所進步,一時之間齊國實力大增。在對外關係上,他聯合其他諸侯國,一舉輔佐了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在後世,許多人都十分尊敬他,他也被人譽為“法家先驅”、“華夏第一相”等。

《淮南子·泰族訓》中記載:“文王舉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舉賢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滅,秦任李斯、趙高而亡,此舉所與同。故觀其所舉,而治亂可見也;察其黨與,而賢不肖可論也。”


輔佐公子糾,無奈公子小白登位

管仲出生在齊莊公時期,他的家族歷史十分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周穆王時期。他的父親是齊國的大夫,只是後來家道中落,生活十分困苦。早年為了生存,他曾經與好友鮑叔牙一起做生意,但是由於沒有經商頭腦,以失敗告終。

聖人之師管仲,一匡天下,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

在這期間,他曾經到許多不同的地方遊歷,接觸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也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在這個時候他也自認為頗有才華,便想要在朝廷為官,只是幾次都沒有成功。在齊莊公去世之後,管仲便跟隨在公子糾身邊輔佐他,但是當時齊襄公聯合魯國的人殺害了魯桓公,管仲便覺得齊國肯定會發生叛亂,於是就帶領公子糾逃到了魯國去躲避戰亂。

果不其然,在齊襄公十二年,齊國果然發生了內亂,兩個在外逃亡的公子便想要回到齊國奪得國君的寶座。魯國人自然十分支持公子糾,便帶領軍隊護送他回國。而這個時候的公子小白卻已經先回到了國內,於是管仲便帶領軍隊前去截殺了公子小白。好在公子小白運用計謀逃過了一死,最終率先奪得時機,進入了齊國國都,得到了眾位大臣的擁護,成為了君主,他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齊桓公。

輾轉反側,終得齊桓公重用

齊桓公他也是一位胸有大志之人,在登上了王位之後,他便想要成為春秋霸主,統一天下。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有才之人的輔佐,於是他便在全國廣納人才,還讓鮑叔牙擔任齊國宰相一職。但這鮑叔牙卻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管仲,如果要達到齊國稱霸天下的目的,那就一定要任用管仲為相。

聖人之師管仲,一匡天下,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齊桓公

此時的管仲還在魯國飄蕩,為了能夠以絕後患,齊桓公便修書給魯國的國君,讓他殺掉公子糾交出管仲,不然齊國的軍隊便會踏破魯國的國都。想要管仲平安地回到齊國,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鮑叔牙害怕魯國知道他的真實目的之後傷害管仲,因此便使用了計謀,從而使公子糾被殺死,管仲平安地回到了齊國。

聖人之師管仲,一匡天下,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在鮑叔牙的建議之下,齊桓公挑選了一個良辰吉日,並以頗為隆重的禮節親自去城門迎接管仲,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他的尊重,也讓天下人知道他對招納人才的渴望。在經過短暫的交流之後,齊桓公便認為管仲是一個值得重用之人,有他在齊國的振興指日可待。於是便拜了管仲為相,還尊稱管仲為“仲父”。

改革國家,終使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

待到一切都塵埃落定,齊桓公最終坐穩了王位,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才,便開始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發展國家之中。在最開始,齊桓公並不是十分信任管仲。他對管仲說他想發展軍隊,管仲卻說現在沒有好時機,果不其然,雖然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但是軍隊實力仍然沒有得到提高。後來,齊桓公想要攻打宋國,管仲再次拒絕,齊桓公卻一意孤行帶領軍隊攻打宋國,仍然以失敗告終

聖人之師管仲,一匡天下,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

在連續幾次遭到失敗之後,齊桓公便認識到了這管仲實在是一個人才,便聽從他的安排開始腳踏實地的發展國家。

這管仲是一個心思極為縝密之人,他知道國君不聽從他的勸解便及時停止,從而避免被國君厭惡。

在輔佐君王治理國家方面,管仲也頗有於他自己的心得。對於用人的原則,他堅持在任用官員的時候,必須要根據官員的政績來決定,如果查出是虛假的,那就要受到非常嚴酷的懲罰。而他也十分注重對官員的考核,賞罰分明,自己建立了一套具體的獎懲制度。

聖人之師管仲,一匡天下,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

除此之外,他還在國內進行改革,將全國劃分成不同的行政區,並在不同的行政區內開始訓練軍隊,從而提高了軍隊的實力,為了發展全國的經濟,他還大力改革土地制度,積極發展鹽鐵業,從而使齊國的經濟實力大增。就這樣在他的輔佐之下,齊國的實力領先於其他諸侯國,而齊桓公也成為了春秋霸主。

司馬貞曾這樣評價管仲:“夷吾成霸,平仲稱賢。粟乃實廩,豆不掩肩。轉禍為福,危言獲全。孔賴左衽,史忻執鞭。成禮而去,人望存焉。”

聖人之師管仲,一匡天下,如何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管鮑之交

作為齊國的一介宰相,管仲確實為齊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在他的輔佐下齊桓公才能成為春秋霸主。這管仲之所以能夠有機會輔佐齊桓公實現一番偉業,這其中離不開好友鮑叔牙的推薦。而管仲也沒有辜負鮑叔牙對他的信任,最終發揮了自己的才能,為齊國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難怪被後世尊崇為“華夏第一相。”

《史記》

《淮南子·泰族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