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人制度”“諾曼底登陸計劃”,BiKi如何成為與頭部交易所逐鹿中原的佼佼者?

“合夥人制度”“諾曼底登陸計劃”,BiKi如何成為與頭部交易所逐鹿中原的佼佼者?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近期,BiKi交易所推出了“合夥人制度”3.0以及“諾曼底登陸計劃”。BiKi交易所是2019年交易所行業中的新秀,其建立的時間在2018年的熊市之中,而在短短一年的時間中,BiKi註冊用戶已經達到150萬,日活13萬,日交易額2000萬-1億美元。對於這樣一匹黑馬,有動作就會引起業界的關注,而這次BiKi推出 “合夥人制度”3.0以及“諾曼底登陸計劃”一系列動作,究竟想要達成怎樣的目標?

“合伙人制度”“诺曼底登陆计划”,BiKi如何成为与头部交易所逐鹿中原的佼佼者?

社區合夥人制度大升級

今年4月份,BiKi社區合夥人2.0制度即已經全面啟動。從制度的核心內容來看,一方面在拓展用戶群體的基本目標上,建立讓社區合夥人和BiKi形成更大的價值共同體。一方面達成鎖倉的目的,社區合夥人需要用真金白銀證明自己對BiKi價值的認可,另一方面在鎖倉的過程中會導致市場上BIKI平臺幣流通減少,繼而提升價值。

“合伙人制度”“诺曼底登陆计划”,BiKi如何成为与头部交易所逐鹿中原的佼佼者?

BiKi從4月份開始推出社區合夥人2.0制度後,平臺通證BIKI在此後兩個月時間內大幅上漲。這一輪上漲的原因,社區合夥人2.0制度的推行致使BIKI價值得到了提升,另外BiKi嚴格執行了“極致通縮機制”,以及市場資金青睞平臺幣的大環境等幾個方面的原因促成。但社區合夥人制度的推行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小的。

社區合夥人2.0制度一方面促進了用戶群體壯大,形成了更大的利益共同體,一方面提振了BIKI的價值,可謂比較成功的運營。而近期,BiKi又提出了社區合夥人3.0制度,幾乎是對社區合夥人制度革命性地改變。

具體來說,BiKi將合夥人分為五個類型,包括流量合夥人、城市合夥人、戰略合夥人、社群合夥人、保薦合夥人。其中,流量合夥人面向區塊鏈相關行業夥伴開放的聯合推廣角色,有聚合流量的相關產品的就可以加入;戰略合夥人面向區塊鏈相關行業夥伴開放的深度戰略合作角色,行業內有知名度或者資源豐富的機構、媒體都可以加入;城市合夥人面向區塊鏈相關行業夥伴開放的以城市為主要維度,進行深度戰略合作的角色,有能力在當地推廣BiKi的都可以加入;保薦合夥人面向區塊鏈相關行業夥伴開放的推薦項目的角色,擁有聚合資產能力、分析項目能力的就可以加入;社群合夥人是面向區塊鏈用戶開放的社群合作及流量推廣的角色,能夠自願組織、管理社群、自願推廣BiKi的就可以加入。

從社區合夥人3.0的五個類的情況來看,從社群端,到資產端,到流量端,再到品牌端全部涵蓋在內。對比社區合夥人3.0和 2.0版本,有很大不同。從表面來看,2.0版本的核心是拉人和押幣,而3.0版本的核心則是能貢獻資源的都可以成為合夥人。但是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來看,社區合夥人3.0制度更為立體,其戰略意義也更大。

社區合夥人3.0更深層的戰略意義

對於傳統的證券交易所而言,核心職能是撮合成交,只是單純的價值轉換地。但在數字交易時代,交易所的職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數字交易所交易所一方面要提供有效的數字貨幣和各種通證價值轉換,一方面還要對優質項目發掘,促進行業發展。通證比股票的流通更為自由,空間更為立體,可以行使包括支付,抵押等多種金融職能。這些職能未來極有可能都會圍繞數字交易所產生,因此數字交易所不光是一個價值轉換地,更是建立生態平臺的基礎設施。

正是因為在未來數字交易所會有更高緯度的業務形態,應用場景更為廣泛,因此未來一個交易所合理的發展方向,一定會朝平臺建立生態的結構演進。不光是要成為價值轉換的樞紐,更重要的需要能夠整合更多的資源,發揮對接、流通、協作的生態效果。

再直接一些的解釋,就是因為數字貨幣能實現的功能更多,導致數字交易所被賦能更多,因此被動需要向平臺基礎設施方向發展。

回到實際的情況,社區合夥人制度本質上是建立更大的利益共同體,因此需要讓社區合夥人的利益得到保障,籍此才能讓制度有效發展。BiKi在這方面表現較好。BiKi有很好的造血能力,並且嚴格執行了“極致通縮機制”,保障了社區合夥人的利益,這是BiKi階段性取得成功,並且讓社區合夥人制度順利發展的重要原因。

而BiKi要提升到社區合夥人3.0,正是為了要連接更多價值資源,往平臺型的基礎設施方向去靠。

會出現社區合夥人3.0的升級說明了BiKi對自身發展的情況以及行業發展的前景非常清晰。在社區合夥人2.0推進多期以後,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如果小富即安亦或者墨守成規死板地照著原制度執行下去,就失去了搭建生態,整合更多資源的契機。而社區合夥人3.0,則顯而易見地表現了BiKi對新資源的整合發展意圖。

需要注意,在社區合夥人3.0啟動以後,由於整合了更多生態渠道資源,因此對於發展增量用戶會形成巨大的優勢。未來可能BiKi雖然不曾在存量用戶領域和頭部交易所搶奪存量用戶,但是在增量用戶領域可能會對頭部交易所形成反超。

而正如前面所說的,交易所發展的趨勢,不但要整合更多資源,還要通過自身為樞紐,完成發掘優質項目地使命,而BiKi正是朝著這樣的思路前行,因此在推出社區合夥人3.0以後,迅速地推出了“諾曼底登陸計劃”。

“諾曼底登陸計劃”正在進行

近期,BiKi正式開啟“諾曼底登陸計劃”。“諾曼底登錄計劃”的具體內容,是BiKi將在全網甄選已完成首發且獲得市場積極反饋的熱門項目組成“諾曼底登陸計劃”,登陸BiKi交易,並開放打新活動。就是將優質資產在BiKi上進行二次打新,為項目提供項目成長解決方案、創造增長。計劃公佈後,又公佈了首期諾曼底登陸計劃的項目Eminer。

“諾曼底登陸計劃”項目甄選條件:1、已在頭部或主流平臺完成首發;2、未來將以BiKi作為重要載體進行發展;3、具有較高的關注度,已登陸國內或國際主流行情工具熱搜榜(不限於非小號、AICoin、Mytoken等);4、市場表現平穩,團隊穩定,未曾有負面消息;5、有高活躍社群及優質的社群用戶。

之所以要發起“諾曼底登陸計劃”,從BiKi自身的利益來說,在優質項目的競爭上除了趨同性的品牌、流量等能力外,BiKi可以產生更大地價值溢價。而從更長遠的發展來說,交易所要成為基礎設施,建立生態,必然要肩負起發掘優質項目,並驅動發展的使命。角色不但是服務者,還需要成為管理者,以及領導者。

誠然,這樣的思路一樣有值得注意的風險。肩負越大的生態責任的同時,同樣會遇到很多風險問題。例如阿里巴巴在建立龐大的電商平臺時,就遇到了假貨摻雜的風險。同樣,“諾曼底登陸計劃”要支持更多項目的同時,也會遇到更多的市場風險。而面對這樣的問題作何思考?

在認知上,BiKi推出“諾曼底登陸計劃”不是引導交易者回避風險,而是推動優質項目與專業投資者更多的匹配,去降低匹配風險。另外,結合此前的合夥人3.0計劃,就不難發現,為了對項目有更好地把控,推出保薦合夥人這一大分類,而其他合夥人對於“諾曼底登陸計劃”同樣也有助力作用。因此在整個運營策略上,BiKi是一環扣一環,緊密協作推進發展的。

結語

BiKi能夠發展起來並非偶然運氣好。BiKi交易所建立於熊市之時,而且在市場存量用戶不足的情況下,還要和頭部交易所爭奪資源。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夠脫穎而出,就看近期佈局的運營策略,從大局上和行業發展趨勢緊緊結合,在運營的操作上宛如一個棋道高手環環相扣。相信未來,在這樣妙手迭起的經營中,BiKi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為行業中能與頭部交易所逐鹿中原的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