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重陽節,工作原因不能遠遊,便象徵性地去附近公園裡登臨了一回假山。站在山上,遠眺紫禁城的重簷飛閣,感嘆世代的更迭,時事的變遷,不由得想起了一位女性,一位將自己的陵寢建於山頂的偉大女性——北魏文成文明皇后馮氏。

傳統的文化背景下,巾幗即使不讓鬚眉也只不過是巾幗而已,歷史能為之留名的,數之寥寥。縱然身前功成名就,身後卻連現存最原始也是比較完備地敘述北魏歷史的史書《魏書》,都沒有提及文成文明皇后的名字,因此,人們便約定俗成地稱呼她為“馮太后”。

馮太后的陵寢,是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北郊的方山永固陵。那是一座圓形封土丘,南北長117米,東西寬124米,高23米,兀立在平坦空曠的方山頂上,顯現出君臨天下的恢弘氣勢。

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站在永固陵前極目四望,只見遠山蒼莽,平疇交錯,草木幽深,田野縱橫,明長城殘垣隱約其間,頓有一種天高地闊的大荒之氣撲面而來。是怎樣的一個女子,才有這樣的氣魄,在這勁風獵獵的邊關崖畔守望疆土,一望就是千年?

讀史書容易,想要讀出歷史人物的精神內蘊卻很難。時代的遠隔與疏離不說,又兼有文字記載的語焉不詳,要想從簡略的字裡行間去還原歷史人物的經歷與思想,雖不是攀蜀道,也絕非易事。但我還是願意自不量力,大著膽子想要走近馮太后的生平事蹟,去揣度她內心起伏奔騰的情感波瀾。

《魏書·卷十三·列傳第一·皇后列傳》中關於北魏文成文明皇后馮氏的記載,僅一千五百餘字。她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一生,就濃縮在這短短的篇幅裡。

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馮太后祖籍長樂信都(今河北冀州),公元442年出生於長安。她的祖父馮弘,是北燕的末代君主。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了北燕之後,她父親馮朗便歸順了北魏。馮朗曾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後因事獲罪被誅,年幼的馮太后作為罪臣之女被罰沒入宮。她雖然生自帝王之家,卻一起步就被命運狠灌了一碗苦酒!

所幸,馮太后的姑姑先她入宮,做了太武帝拓跋燾的左昭儀。馮昭儀雅有母德,對失去父母的侄女撫養教訓,關愛有加。而聰慧明敏的馮太后,在姑姑的悉心培養下,也是魅力漸顯,光芒四射,十四歲便被選為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貴人,後來又被立為皇后。

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想做北魏的皇后,光有絕世容顏是不行的,有絕世容顏而又能母儀天下也是不夠的,參選人還必須有一項技術活,這就是《魏書》中記載的“魏故事,將立皇后必令手鑄金人,以成者為吉,不成則不得立也”。也就是說,參選人必須在眾目睽睽之下,依著工匠的指導澆鑄人像,做成功了才有資格做皇后。像元明帝拓跋嗣的姚妃,雖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惜於澆鑄不成功,一生與皇后之位無緣,死後才得以追封。這項既考技巧,又考體力,還考心理素質的技術活,成功率到底有幾何呢?在馮太后之先,有三位前輩澆鑄金人,僅一位獲得了成功!可見,通過了這場嚴格考試的馮太后,絕對是心靈手巧,智慧過人的。

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從罪臣之女逆襲為一國之後,這宮闈裡的明爭暗鬥,每一步都相當與在刀尖上行走,步步驚心。好在,她成功了。更好的是,她與文成帝拓跋浚琴瑟相和,互為知音。怎奈天妒紅顏,公元465年,與她相知相愛相依相伴十多年的拓跋浚不幸辭世,年僅24歲的她再一次被命運無情地拋入了絕望的深淵!文成帝大喪期間,按北魏王室的成規,御用的衣服與器物要當著百官和後宮的面焚燒殉葬。誰也不曾想到,馮太后一聲悲號,竟然蹈火殉情!左右手忙腳亂地將她救出,過了好久她才甦醒。

大難不死。經歷了喪親之悲,又經歷了喪夫之痛,更經歷了求死無門之苦,馮太后眼中的世界與心中的認識,便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要生存,先把淚擦乾,走過去,前面是個天!女人的路很難走,但再難的路也要走下去。既然不能以身許君,那就以身許國吧!拓跋浚留下來的江山,需要可靠的人來打理;他未竟的事業,也需要可靠的人來完成!既然三生石上已刻下彼此交錯的命運,那麼,以愛夫君之心來愛他的子民,以敬夫君之心來敬他的疆域,使民富,使國強,便是牢牢守衛了這份愛情的忠貞!

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其後獻文帝拓跋弘繼位,尊馮太后為皇太后。時年拓跋弘才12歲。眼見孤兒寡母,朝中無人,大臣乙渾覺得有機可乘,便圖謀作亂。“皇帝輪流做”,乙渾這想法不錯,但他低估了對手。此時的馮太后已非彼時的馮太后,既然以身許國,她怎麼可能讓夫君留下的江山平白落入他人之手!

表面上的波瀾不驚,潛藏著內裡的運籌帷幄。24歲的馮太后,這位男人們眼中的弱女子,暗中定計,出其不意地除掉了乙渾,迅速及時地穩定了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岌岌可危的皇權。其行事之果敢,殺伐之決斷,令滿朝文武折服,於是馮太后被推上政治舞臺,開始了第一次臨朝聽政。

幾年後,獻文帝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元宏)出生了。按《魏書》記載:“魏故事,後宮產子將為儲貳,其母皆賜死。”因此,拓跋宏出生之日,便是與其母死別之時。而此際拓跋弘漸至成年,又兼惡臣已除,政局穩定,馮太后便還政於他,自己則擔起了撫養皇孫拓跋宏的重任。

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也許是因為獻文帝拓跋弘並非馮太后所生,這對名義上的母子暗中便頗多嫌隙。拓跋弘當政後,處處與馮太后作對,馮太后重用過的大臣他棄之不用,而馮太后罷黜的大臣他則復其原職甚至提拔升遷。而後,馮太后的內寵李弈被拓跋弘藉故誅殺,更是將母子間的矛盾推向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不久,年僅22歲的拓跋弘暴崩,人皆以為是馮太后所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為了大魏江山的穩固,為了心底對亡夫的承諾,即便如坊間所言是由馮太后痛下的殺手,那也是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般不得已而為之的不二選擇了!

孝文帝拓跋宏繼位後,尊馮太后為太皇太后。因拓跋宏年紀尚幼,馮太后再次臨朝聽政,第二次走上政治舞臺,開始了她長達十四年之久的輔政生涯。《魏書》稱她“性聰達,自入宮掖,粗學書計。及登尊極,省決萬機”,此時的她年富力強,其眼界、見識、胸襟、氣度都非昔時所比,在各種暗流洶湧的權力鬥爭的歷練下,她已經成長為了一位成熟的女政治家。有一次她身體不舒服想喝粥,卻不料湯匙在粥裡舀到了一條小蟲,一旁的孝文帝拓跋宏見之大怒,欲治廚師重罪,馮太后則笑而釋之,由此可見她的寬厚與大度。

馮太后臨政,除了自身的過人才智,也與她當年耳濡目染文成帝拓跋浚的治國方略是分不開的。拓跋浚雖然在位時間不算長,但他重用漢人遊明根、高允等人,對內懷柔,與民休息,對外與劉宋及北方諸國交好,對待死敵柔然國則毫不手軟。這剛柔相濟的治國手段,給了馮太后頗多借鑑與啟示。

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到她執掌朝政的時候,她在拓跋浚治國有方的基礎上,銳意進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對官員實行俸祿制;對百姓實行均田制;對治安實行鄰、裡、黨三長制;對稅收實行定額租調製。這些有力的措施開啟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的前奏,併為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馮太后去世後,拓跋宏“蕭規曹隨”,繼續她的政治方向,加速了北魏漢化改制的進程,最後遷都洛陽,完成了北魏鼎盛時期的營建,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了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濃墨重彩的印記。不僅如此,馮太后與孝文帝拓跋宏祖孫二人的改革,還擔當了承前啟後的歷史重任,給隋唐時期的政治風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總的來說,馮太后智勇雙全,能當大事,果斷剛毅,性格嚴明,對人對事一分為二,恩威並施,深得臣下擁戴,她的政治主張與經濟措施也因之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與成效,為北魏在歷史上樹立了良好口碑,贏得了身前身後名。

馮太后生前曾多次登臨方山,她喜歡這裡雄渾壯闊的氣象,對孝文帝拓跋宏表達了想將此地選為自己墓地的願望。拓跋宏便下詔有司在此營建墓室,歷時八年建成,史稱永固陵。陵墓完工當年,也即公元490年,馮太后去世,時年49歲。孝文帝拓跋宏遵照馮太后遺願,喪事從簡。對祖母孝順有加的拓跋宏又在永固陵東北一里許的地方,為自己建造了一座衣冠冢以陪伴祖母的在天之靈,史稱萬年堂。

馮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顧我一生,我為你守望千年

歷史給了這位了不起的女性諸多正面的評價,將她與武則天、呂雉、慈禧並稱為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四大皇太后。而我寧願相信,她是因為愛情才歪打正著地成為了一位卓有成就的女政治家。拓跋浚給了她一生的信任與敬愛,她為拓跋浚守護了千年的江山,她把對拓跋浚的深愛昇華為了對萬民的熱愛,對疆域的熱愛,從而以自己的青春年華打造了一個朝代的盛世年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