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重阳节,工作原因不能远游,便象征性地去附近公园里登临了一回假山。站在山上,远眺紫禁城的重檐飞阁,感叹世代的更迭,时事的变迁,不由得想起了一位女性,一位将自己的陵寝建于山顶的伟大女性——北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传统的文化背景下,巾帼即使不让须眉也只不过是巾帼而已,历史能为之留名的,数之寥寥。纵然身前功成名就,身后却连现存最原始也是比较完备地叙述北魏历史的史书《魏书》,都没有提及文成文明皇后的名字,因此,人们便约定俗成地称呼她为“冯太后”。

冯太后的陵寝,是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郊的方山永固陵。那是一座圆形封土丘,南北长117米,东西宽124米,高23米,兀立在平坦空旷的方山顶上,显现出君临天下的恢弘气势。

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站在永固陵前极目四望,只见远山苍莽,平畴交错,草木幽深,田野纵横,明长城残垣隐约其间,顿有一种天高地阔的大荒之气扑面而来。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才有这样的气魄,在这劲风猎猎的边关崖畔守望疆土,一望就是千年?

读史书容易,想要读出历史人物的精神内蕴却很难。时代的远隔与疏离不说,又兼有文字记载的语焉不详,要想从简略的字里行间去还原历史人物的经历与思想,虽不是攀蜀道,也绝非易事。但我还是愿意自不量力,大着胆子想要走近冯太后的生平事迹,去揣度她内心起伏奔腾的情感波澜。

《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中关于北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的记载,仅一千五百余字。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一生,就浓缩在这短短的篇幅里。

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冯太后祖籍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公元442年出生于长安。她的祖父冯弘,是北燕的末代君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了北燕之后,她父亲冯朗便归顺了北魏。冯朗曾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后因事获罪被诛,年幼的冯太后作为罪臣之女被罚没入宫。她虽然生自帝王之家,却一起步就被命运狠灌了一碗苦酒!

所幸,冯太后的姑姑先她入宫,做了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冯昭仪雅有母德,对失去父母的侄女抚养教训,关爱有加。而聪慧明敏的冯太后,在姑姑的悉心培养下,也是魅力渐显,光芒四射,十四岁便被选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贵人,后来又被立为皇后。

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想做北魏的皇后,光有绝世容颜是不行的,有绝世容颜而又能母仪天下也是不够的,参选人还必须有一项技术活,这就是《魏书》中记载的“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不成则不得立也”。也就是说,参选人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依着工匠的指导浇铸人像,做成功了才有资格做皇后。像元明帝拓跋嗣的姚妃,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惜于浇铸不成功,一生与皇后之位无缘,死后才得以追封。这项既考技巧,又考体力,还考心理素质的技术活,成功率到底有几何呢?在冯太后之先,有三位前辈浇铸金人,仅一位获得了成功!可见,通过了这场严格考试的冯太后,绝对是心灵手巧,智慧过人的。

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从罪臣之女逆袭为一国之后,这宫闱里的明争暗斗,每一步都相当与在刀尖上行走,步步惊心。好在,她成功了。更好的是,她与文成帝拓跋浚琴瑟相和,互为知音。怎奈天妒红颜,公元465年,与她相知相爱相依相伴十多年的拓跋浚不幸辞世,年仅24岁的她再一次被命运无情地抛入了绝望的深渊!文成帝大丧期间,按北魏王室的成规,御用的衣服与器物要当着百官和后宫的面焚烧殉葬。谁也不曾想到,冯太后一声悲号,竟然蹈火殉情!左右手忙脚乱地将她救出,过了好久她才苏醒。

大难不死。经历了丧亲之悲,又经历了丧夫之痛,更经历了求死无门之苦,冯太后眼中的世界与心中的认识,便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女人的路很难走,但再难的路也要走下去。既然不能以身许君,那就以身许国吧!拓跋浚留下来的江山,需要可靠的人来打理;他未竟的事业,也需要可靠的人来完成!既然三生石上已刻下彼此交错的命运,那么,以爱夫君之心来爱他的子民,以敬夫君之心来敬他的疆域,使民富,使国强,便是牢牢守卫了这份爱情的忠贞!

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其后献文帝拓跋弘继位,尊冯太后为皇太后。时年拓跋弘才12岁。眼见孤儿寡母,朝中无人,大臣乙浑觉得有机可乘,便图谋作乱。“皇帝轮流做”,乙浑这想法不错,但他低估了对手。此时的冯太后已非彼时的冯太后,既然以身许国,她怎么可能让夫君留下的江山平白落入他人之手!

表面上的波澜不惊,潜藏着内里的运筹帷幄。24岁的冯太后,这位男人们眼中的弱女子,暗中定计,出其不意地除掉了乙浑,迅速及时地稳定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岌岌可危的皇权。其行事之果敢,杀伐之决断,令满朝文武折服,于是冯太后被推上政治舞台,开始了第一次临朝听政。

几年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儿子拓跋宏(元宏)出生了。按《魏书》记载:“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因此,拓跋宏出生之日,便是与其母死别之时。而此际拓跋弘渐至成年,又兼恶臣已除,政局稳定,冯太后便还政于他,自己则担起了抚养皇孙拓跋宏的重任。

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也许是因为献文帝拓跋弘并非冯太后所生,这对名义上的母子暗中便颇多嫌隙。拓跋弘当政后,处处与冯太后作对,冯太后重用过的大臣他弃之不用,而冯太后罢黜的大臣他则复其原职甚至提拔升迁。而后,冯太后的内宠李弈被拓跋弘借故诛杀,更是将母子间的矛盾推向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不久,年仅22岁的拓跋弘暴崩,人皆以为是冯太后所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大魏江山的稳固,为了心底对亡夫的承诺,即便如坊间所言是由冯太后痛下的杀手,那也是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般不得已而为之的不二选择了!

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尊冯太后为太皇太后。因拓跋宏年纪尚幼,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第二次走上政治舞台,开始了她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辅政生涯。《魏书》称她“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此时的她年富力强,其眼界、见识、胸襟、气度都非昔时所比,在各种暗流汹涌的权力斗争的历练下,她已经成长为了一位成熟的女政治家。有一次她身体不舒服想喝粥,却不料汤匙在粥里舀到了一条小虫,一旁的孝文帝拓跋宏见之大怒,欲治厨师重罪,冯太后则笑而释之,由此可见她的宽厚与大度。

冯太后临政,除了自身的过人才智,也与她当年耳濡目染文成帝拓跋浚的治国方略是分不开的。拓跋浚虽然在位时间不算长,但他重用汉人游明根、高允等人,对内怀柔,与民休息,对外与刘宋及北方诸国交好,对待死敌柔然国则毫不手软。这刚柔相济的治国手段,给了冯太后颇多借鉴与启示。

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到她执掌朝政的时候,她在拓跋浚治国有方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对官员实行俸禄制;对百姓实行均田制;对治安实行邻、里、党三长制;对税收实行定额租调制。这些有力的措施开启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的前奏,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冯太后去世后,拓跋宏“萧规曹随”,继续她的政治方向,加速了北魏汉化改制的进程,最后迁都洛阳,完成了北魏鼎盛时期的营建,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浓墨重彩的印记。不仅如此,冯太后与孝文帝拓跋宏祖孙二人的改革,还担当了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给隋唐时期的政治风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冯太后智勇双全,能当大事,果断刚毅,性格严明,对人对事一分为二,恩威并施,深得臣下拥戴,她的政治主张与经济措施也因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成效,为北魏在历史上树立了良好口碑,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冯太后生前曾多次登临方山,她喜欢这里雄浑壮阔的气象,对孝文帝拓跋宏表达了想将此地选为自己墓地的愿望。拓跋宏便下诏有司在此营建墓室,历时八年建成,史称永固陵。陵墓完工当年,也即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时年49岁。孝文帝拓跋宏遵照冯太后遗愿,丧事从简。对祖母孝顺有加的拓跋宏又在永固陵东北一里许的地方,为自己建造了一座衣冠冢以陪伴祖母的在天之灵,史称万年堂。

冯太后:三生石上,你眷顾我一生,我为你守望千年

历史给了这位了不起的女性诸多正面的评价,将她与武则天、吕雉、慈禧并称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四大皇太后。而我宁愿相信,她是因为爱情才歪打正着地成为了一位卓有成就的女政治家。拓跋浚给了她一生的信任与敬爱,她为拓跋浚守护了千年的江山,她把对拓跋浚的深爱升华为了对万民的热爱,对疆域的热爱,从而以自己的青春年华打造了一个朝代的盛世年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