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 您的心事我来听

清明将至 您的心事我来听

龙腾南阳讯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爹娘。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消减我们对双亲那深深的爱。叫一声妈,享尽人间温暖;喊一声娘,又唤出多少悲伤!

清明将至,几多思念!3月31日,有不少读者拨通记者电话,述说他们对父母的那份深情。古稀老人杜思平多想听到妈妈再叫一声自己的乳名;跑步达人小星星深藏心底的那份对逝去母亲的愧疚,让人闻之落泪;诗人张成林用诗词纪念自己早逝的双亲……今天,记者把他们那份深深情、厚厚爱分享出来,让我们一起纪念那逝去的爱。

清明将至 您的心事我来听

读者杜思平:“妈妈教我做一个正直的人”

从小,妈妈教育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直正派的人。我高中毕业后,妈妈把我送到部队锻炼,每次写信都教育我听首长话,好好干。我在部队提干后,妈妈那高兴的样子至今仍常常浮现在我眼前。部队转业后,我成了一位法官,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做一个为老百姓主持正义的好法官。1998年,妈妈离我而去,至今,她那银白的头发、佝偻的身子、慈祥的笑容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妈妈出生在旧社会,受尽苦难。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宛城区溧河乡叶胡营村当过妇女队长。她善待家人,和乡邻和睦相处,不论谁家有事,她都是忙前忙后。她乐于助人的品格影响了我,也成就了我。“妈妈,您最牵挂的孙子小帅如今也成了一名法官,也当了爸爸。您的曾孙子有礼貌知上进,您就放心吧!”

清明将至 您的心事我来听

读者小星星:“妈妈,对不起啊!”

妈妈,都是因为您太爱我,才过早地去了那个世界。您知道吗?17年来,每当听到别人叫妈妈时,我心中的那份愧疚,那份悔恨,那锥心的痛有多深!这些年,妈妈这个词在我的心中成了一根刺,不敢触碰;每想到您,我都难掩悲痛!

2003年5月1日,刚参加加工作的我准备回家过节,可是收到您捎来的话:“闺女,千万别回来,现在有疫情,路上危险。”因为“非典”,我止住了回乡的脚步。国庆节放假,我回家时,您包好的饺子吃着那么香。第二天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爸爸说,是因为您看到我回家,高兴得一夜无眠!妈妈,我给您买的小棉袄,您还没来得及穿,就成了纪念!妈妈,女儿恨,能孝敬您老人家了,可您却离开了我。妈妈,我有好多话都没来得及说给您听。

您知道吗?女儿结婚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现在女儿参加了黎明脚步团队,每天和一群好朋友一起跑步健身,我会把身体练得棒棒地,我也会像您爱我一样好好爱我的两个儿子。

清明将至 您的心事我来听

读者吕宏庆:“怀念我的父亲母亲”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爸爸、妈妈,是你们教会我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过日子,认认真真地过好自己的人生。我们姊妹五人都传承了你们朴实善良的纯朴风格,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的父亲母亲,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农村。结婚后,他们分到了两间土坯草房,一间当厨房、一间作卧室。在艰苦的岁月里,二老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姊妹五人,因为家里穷,二哥过继给近门光棍伯,我被寄养到外婆家。父亲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骑着自行车秋季收棉花,夏天卖雪糕,想方设法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在他们的努力下,1980年,家里盖了三间瓦房,后来又盖了一座平房,日子慢慢好了起来。2008年10月,父亲因病去世;2014年10月,母亲突发脑溢血,带着对儿女们的无尽关怀走完了他们的人生之路。我的父母很平凡,但正是他们平凡生活的层层叠加,才让我们有了不断为之奋斗的事业和生活。

读者张成林:一首《清明吟》忆双亲

清明时节天清明,草长鸢飞霞微红。踏青拨丛觅岖路,冢碑面前泣衷情。阴阳相隔两分离,朝思暮想梦常逢。谁人尚知哺育苦,尽在抚碑愧悟中。

清明将至,如果你也想把埋藏在心底的想念写出来,怀念那逝去的亲密、深爱、魂牵梦系的亲人和朋友,就请你敞开心扉,说出你心中的故事。本报选取部分感言刊发,和你一起表达追思,缅怀故人。文章以200字以内为宜,截稿日期为4月4日。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15938891666

全媒体记者 赵明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