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拍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嗎?

於寒洛


能而且很精彩。


要討論能不能拍沒有主角的電影,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麼是主角。

那麼,我們來看看主角的釋義:

主角,即主要角色。指影片中的主人公。一部影片中一般只有一個主角。如有男女兩個主人公,習慣上稱男主角、女主角。

所以,從這個解釋上來說,我認為一部電影沒有圍繞特地一個或者兩個特定的角色展開的就算是沒有主角的電影。而這樣的電影是有的,很多精彩的群戲都是出自這類電影。



比如被多次翻拍的經典電影《十二怒漢》


《十二怒漢》講述一名車臣少年被指控殺害養父,在十一名陪審員認定他有罪的情況下,唯一對案件懷有疑問的陪審員說服其他人重新審視案件證據、尋求真相的故事

整部電影就十二個角色,來自不同的階層 ,不一樣的背景,每個人的職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經歷不容,看問題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他們圍繞著案子展開了激烈的爭執。但是把所有的細節仔細剖析和討論以後,每個人放下自己的主觀看法和心結以後,他們達成了一致。

這部電影真的非常經典,建議你看看。



《殺戮》

波蘭斯基的《殺戮》講的是兩對家長因為孩子打架而見面,最初他們非常禮貌的建議和討論教育孩子的心得,但是很快就變成了一場失控的口舌之爭。不只是雙方家長對對方不滿,兩對夫妻之間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問題,每個人有都有自己的困境。每個人真實的本性在這個機緣下爆露了出來,原本是為了和解最後變成了一場人人都逃不掉的殺戮。

可是當他們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在花園裡的孩子已經和好了又玩在了一起。

這兩部電影就是我認為沒有主角的電影。人人都是電影的核心,人人都是主角,也就沒有所謂的“主角”。

波蘭斯基的電影還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你對他的人品反感的話你可以不看。


《低俗小說》

昆汀的神作《低俗小說》,影片由六個獨立又緊密相關的故事構成。非線性的敘事技巧。在不同的環境和狀態下,人物的角色不停地變換。在這個故事裡是主角,在另一個故事裡就變成了配角。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角。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學徒小姚


當然可以。沒有主角的電影我都看過好多了,給你推薦一下:《宇宙與人》《了不起,我的國》《旅行到宇宙邊緣》《較量》《毒品的危害》《較量無聲》《巴丹死亡行軍》《尋找亞特蘭蒂斯》《藍皮書計劃》《水晶頭骨之迷》。


血染戰旗紅


能拍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嗎?我個人認為,沒那必要。因為我們看電影,基本就是衝著主角去的。沒有主角,誰還去看?

舉例說明一下:一部電影,選好

主角很關鍵。就拿好萊塢電影《泰坦尼克號》來說。

該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觸礁冰山,最終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那麼,問題來了,主角該如何選擇呢?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慧眼識珠,選擇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作為領銜主演。

愛情電影在大片雲集的好萊塢電影裡,地位並不太高,在好萊塢的歷史經典中,愛情影片其實很少。所以,由於題材上的限制,愛情電影就必須靠主角的顏值擔當,只有這樣才能脫穎而出。最終,《泰坦尼克號》獲得了成功,成為經典,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選好

主角真的太重要。

看了我的分析,你還想拍沒有主角的電影嗎?



大雄講電影


沒有主角的電影一直到有啊,只不過受眾面不夠廣。大多數紀錄片,偽記錄片的電影都屬於沒有明確主角的電影。

我給樓主推薦一部《蠻荒》

這部電影沒有主角,只有一個主題。

先說一下為什麼推薦這部電影,因為我看了很多電影,大多數電影我都是跳著看過去的,因為現在很多電影劇情真的無需猜測,可以說相當乏味。

然而這部電影的開頭就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懸念,故事的名稱和海報不像同一部電影。

然後在電影開始後不到二分鐘我就被這部電影吸引了。

而且這部電影我沒有快進一次,在電影結束後我還期待下面的故事。

然後這部電影沒有真正的主角,世界之大,人類太渺小了。

另外沒有主角的電影,恐怖電影很多。

比如最著名也是最早的恐怖電影《女巫布萊爾》

還有鬼屋電影《地獄屋1-2》

還有一部非常好的紀錄片電影,細思極恐的《異族領主》。

如果樓主還有需要的可以繼續提問,我會繼續回答。






木雞說電影


能不能拍攝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答案是肯定的,有。1895年世界上上映了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該影片記錄的是工廠放工的場景,在這裡面你會發現沒有主角。隨著時間的發展,導演發現如果在電影中更具體的去描述一個人物,這會讓電影表達,刻畫的事物更具有表達力,也會讓觀眾更加的接受。因此在電影中,就出現了男主人公,女主人公。關於無主角的電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都看過《建國大業》,在該影片中明星有上百位,但每一位只有一個鏡頭,它沒有去專門刻畫一位人物。但它確表達出了,當時新中國成立是有多麼困難,應該來說也只有無主角的場景才烘托出當時的環境。因此對於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你不要去懷疑它的觀賞性。它表達出的東西,會更加宏偉,情節更加逼真。隨著時間的流逝,為了符合該片的效果需要,這樣的拍攝手法也逐漸多了起來。我們還熟知的一部電影《敦刻爾克》,敦刻爾克作為諾神從小就聽過的小說,全面講述了當時盟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場景。該片以三處場景為背景,去刻畫三個團體,而不是去刻畫某一個人。讓故事情節更加強悍,還原出了,當時盟軍是多麼悽慘,當人民面對死亡時的真實反照,因此對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這肯定是有的。





塔下的小兵


能拍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嗎?可以,但是,沒有主角和多個主角可不一樣,之前我看到的一些回答幾乎都是把沒有主角和多個主角畫了等號。首先,什麼是主角,主角的定義就是電影中的主要角色,通常一部電影裡只有一個主角或男女主角。沒有主角就意味著沒有主要角色,所有演員都是次要角色,所以,每一個人都不能有太多的鏡頭,這就是沒有主角和多個主角的區別了。除此之外,還得讓大部分人可以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有點困難的,如果硬要舉例子,那就用西遊降魔篇裡的一個鏡頭來說明吧。






這個鏡頭可以說是所有演員的表現幾乎都得到了呈現,而且又沒有一個有多餘的鏡頭,都是一筆帶過,不過又能給人一個深刻的印象。當然,這種拍攝手法對於一個鏡頭的呈現固然簡單,但如果要運用到整部電影而且還要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談何容易。但是,還是那句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位導演標新立異,專門就想要拍一部這個類型的電影,這既得有足夠的勇氣,又得有足夠的經濟支撐來請如此多數量的演員,而且還很難拍出一部受觀眾喜歡的“好電影”,一步做錯就容易跌落深谷。

綜上所述,這種類型的電影是可以拍出來的,但是,應該很少有導演閒的去拍這種類型的電影,這種電影說白了就是一旦成功,大紅大紫,一旦失敗,身敗名裂。

以上內容僅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指出,不勝榮幸🙏😄


最真實動漫


當然可以,主要是第一人稱視覺拍攝的電影,其實意義上是沒有主角的。因為所謂的第一人稱視角,意味著什麼?觀眾就是主角,主角就是觀眾。

給大家強烈推薦一部沒有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覺拍攝的電影——《硬核亨利》,該片上映於2015年,目前電影評分7.7分,影片主角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過臉,而且全程沒有說過一句話。

《硬核亨利》觀影過程十分的爽,第一人稱視角的視覺會讓你看電影同時有一種打槍戰的感覺,或許對一些觀眾會照成一定的不適,產生眩暈感,如果你暈車,奉勸一句,絕對不要觀看。

《硬核亨利》絕對對得起硬核這兩個字,十分硬核暴力,故事簡單直線化,就是以超級特工的身份從強大的生化武器軍人手中挽救回自己的妻子,沒有其他多餘的累贅,全片90%都是動作戲,相當純粹的動作片,全片都是在:突突突,突突突...

《硬核亨利》酣暢淋漓的打鬥,真實震撼的飆血,光是打打殺殺的荷爾蒙暴力打鬥總還是缺點啥,影片加了一點點桃色的刺激,這點不得不說,俄羅斯的妹子還是蠻好看的。

影片沒有主角,絲毫不影響一部好作品,在《硬核亨利》中我們藉助亨利的第一人稱視覺,可以在影片中過一把癮,跳飛機,飈車,進色情場所等。

如果你是一個動作片迷,相信我《硬核亨利》絕對能給你最痛快的體驗!


小摘錄


電影設置主角只是為了更好地切入故事,沒有主角的電影當然是存在的。我看到問題的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電影《敦刻爾克》。當然,還有很多“沒有主角”的電影,例如《魔戒》,《低俗小說》,以及國產電影《南京南京》等其實質上是沒有主角的。但是這種方式並不是主流,但我也發現了沒有主角其中的優點--能夠使影片更加宏觀化。主角的存在往往會使影片有一個側重點,而無主角的方式則能使影片的整個框架顯得更加宏大。

下面,我為大家推薦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敦刻爾克》。為此,我還將該電影重溫了一遍。該電影上映於2017年,出自於諾蘭導演之手,影片改編自二戰時期真實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

言歸正傳,該電影實質上就是沒有主角的。一般有明確主角的電影,對於主角的人物背景設定是很有必要的,這會使觀眾對主角本身產生一定的認識。而《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觀眾進行觀影后便會覺得有所不同,這裡面的所有角色的人物背景都是虛無的,並沒有電影裡面的一般橋段--例如兩個人交談中談到自己的過往和身世。該電影可以說是沒有主角,也可以說有5、6個主角,因為每一個“主角”都是在扮演戰爭中的一類人。再回歸歷史本身,敦刻爾克大撤退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事件。而一部電影時長平均也就2個小時,如果採用主角引線的方式,那麼觀眾所看到的便是真實歷史事件的冰山一角。採用沒主角的拍攝方式,正是該電影的成功之處。影片中海、陸、空三軍之中各有角色代表,將整個大撤退實際情況展現得十分透徹,若採用主角的引線往往會對主角附加許多個人色彩,就會使歷史的真實性和全面性不能完全提現。說白了,《敦刻爾克》實際上並不是為了表達其中的有一個人在撤退中的作為,而是為了表達當時軍隊中個體的普遍情況乃至軍隊的整體情況。觀影完敦刻爾克之後是不會對影片中的某個角色產生情感的,因為沒有主角,所以觀眾更關注的就是故事本身。換句話來說就是--故事就是主角,而所有的演員都是配角。(不得不說,裡面的演員都超級帥)

以上就是我對沒有主角的電影的看法和舉例。如果有對我的見解有歧義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下,進行一下學習交流。

誠心推薦大家看一下《敦刻爾克》








惜晨電影


我覺得完全是可以的。

其實一部電影的關鍵還是在於情節,只要情節安排得好,主不主角的倒是無所謂。

而且我覺得以後的電影,可能的一個趨勢就是沒主角,或者好幾個主角。我感覺這是電影突破的一個方向。如果要說現在有沒這種電影,我覺得像《紅海行動》《流浪地球》這兩部就讓人察覺不出最最主角是誰。

還有就是像《復仇者聯盟》這部看起來已也是沒有最主要的主角的。


三枚水草


《風聲》 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



一份密件,一座裘莊,五個人的前景,多種身份的牽扯爭鬥,千萬中國人民將在這次風聲中走向何處。《風聲》這部電影的線索和主題還是很明確的,正如這部不到兩小時的電影所折射的中國精神一樣,一座不大的裘莊卻關乎著整個中國的血脈。


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陣地,沒有反派,沒有刻意的主演,在這場心理與肉體的戰爭的表現中,不管是演員的表演還是鏡頭的特寫,在細節上都處理得特別好,讓觀眾看得很舒服,也很入景。


一、當亡身之火蔓延到身邊的時候會想些什麼

一通電話將五位身份等級不同的人員集結到了裘莊的大門口,以討論開會為由,這顯然不合常理,那麼幾位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白小年,司令的侍從官,在五位中是等級最高背景最硬的一位。在平常的日子裡,這樣的身份生活自然毫無壓力,也是隨性慣了的,再加上心中無鬼,站在裘莊門口的白小年是不屑的吧。


金生火,這位胖先生,就像自己所陳述的,他是靠家中夫人的裙帶關係才坐到現在這個位置的。再加上生性軟弱,白小年的一句“說不定會要了誰的命”就讓他的靈魂在哆嗦。吳志國,在外帶兵打仗,立過戰功,曾身中三槍的大隊長,生性沉穩,不顯山露水,表面上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是身份使然的他內心恐怕已經翻江倒海了吧!


李寧玉,司令部翻譯組組長,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畢業生,儼然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因為心上人的失蹤而鬱鬱寡歡,無心顧及之外的事情。


顧曉夢,家庭背景良好,又因長相出眾,有些嬌氣的她不管在哪裡都是焦點,看似活潑如脫兔,胸無城府,但是她的最終身份讓我不得不想,在這座黑暗空大的裘莊面前,臉上的笑容和不在意是那些敏感性神經以怎樣的速度穿過多少曲折的迴路出現的。


特務處的王處長,給火添油加草的人,在欣賞火光的時候卻忘記了這麼近的距離還有自燃的危險。我總是覺得特務處的人像極了古代的宮中太監,雖然沒有什麼官職,卻有很多人巴結討好。王處長在得到這個任務的時候一定很開心,這說明自己是被信任的,看那臉上的笑容和不加掩飾的眼神就證明了這一點。一個已經沒有了官職,本就於火之中的日本人——武田君。看到自己計劃之中的五個人如約而至,心中暗喜又急切。


出擊,迂迴,在這場牌局中,白小年是個真正的預言家。


於肉體之下的萬般湧動,我似乎看到了心臟連接著血管,血液在流動,心臟在搏動的鮮活。在千千萬萬於火之中的群眾心裡。


二、於細節中見品質

觀看《風聲》這部電影時,我甚至會覺得每一個道具都是一個極佳的演員。當特務處的王處長把從那個女服務員手裡拿到的沾血的冊子交給武田時,接下來的一系列活動有趣了。


武田閉著眼用戴著手套的右手支到鼻口之間打了一個噴嚏,此時王處長的表情亮了,原本和身子呈六十度角的脖子和頭向武田走動的方向轉了一下,表情不是驚愕也絕不是司空見慣的。隨即把那本發黃的冊子扔到文案板上,陽光投下的時候它更像是泛著光澤的輪椅人。武田把先前的那副放在桌上,正在戴著一副軟塑貼膚手套。整套動作行雲流水。


在裘莊的第一晚,七個人圍桌而坐,桌上擺著一些簡易的餐點,一隻小蟲子正沿著盤子的邊沿緩緩爬行,沒有人注意到它,包括坐在它正前方的武田。這一幕精妙至極。這個蟲子不正是與他同席,他卻不知道的老鬼嗎?特務人員,不就是義無反顧湧入黑暗中默默獨自行走地嗎?


三、不當道的男女情

顧曉夢絕對可以說得上是一隻交際花了,會跳舞,性格率真開朗,家庭背景良好,再加上姣好的長相和曼妙的身材,這樣的女子符合我們對民國小姐的全部認識。自然受很多男人的傾慕,這樣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大武器。在之前的很多的類似劇中這樣的情況幾乎可以佔主戲。


可以看得出特務處的王處長對顧曉夢是比較青睞的,對顧的傲嬌總是給予一個紳士般欣賞的微笑。當得知吳志國在黑暗中闖入顧曉夢的房間時,他在著急慌亂中失了形象,提著燈就獨自往顧的房間跑,帶著一盒吃的敲開了顧的房門,“有事就叫我,我都在”,多麼深情的話語!顧曉夢被舉報坐實了罪的情況下,他對顧仍有一絲惻隱之心,本以為劇情會反轉,所以在看到顧曉夢和武田糾纏的時候,深受情感劇毒害的我還以為往匆匆跑來不假思索舉起胳膊要射殺的是武田,武田大喊“不要”只是當時兩人在糾纏怕其誤殺了,現在看來,王著急的樣子只是在保護他的主人武田。


不是男女當道,沒有刻意,也不刻骨,更不銘心。看來不管是誰,都沒有受到鏡頭的獨寵。


訊息是否傳出 成敗就在今日

我不怕死

怕的是愛我者不知我為何而死

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

只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諒我此刻的決定

但我堅信

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

我親愛的人

我對你們如此無情

只因民族到了存亡之際

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我的肉體即將隕滅

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

敵人不會了解

老鬼 老槍 不是個人

而是一種精神

一種信仰


讀完之後,剩下的只有繚繞的煙霧和肆意的眼淚,於《風聲》中辨析中國,《風聲》留給我們的不是幾個人,不是幾個瞬間的光影變換,而是一種長遠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