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傳統節日》遊戲教案設計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可免費下載教案

部編版語文《傳統節日》遊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符號停頓。

3.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特點,培養欣賞美的能力。

4.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生字卡片、歌曲《中國傳統節日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音樂,激發情感。

1.播放歌曲《中國傳統節日歌》,激發情感。

師:同學們,剛才的那首歌好聽嗎?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稱呢?那首歌就叫《中國傳統節日歌》。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叫《傳統節日》,誰來拼一拼課題?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指名讀、齊讀課題。

二、朗讀兒歌,學習字詞。

1.指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學會藉助拼音或查字典。

2.同學們,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出示: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乞巧節 中秋節 重陽節

3. 說一說對傳統節日的瞭解情況。

4. 學生交流自學的生字。

(1)出示會認的生字,學生自由拼讀。

(2)交流:

在這些字中,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字?能告訴我們你是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的嗎?

(3)叫號遊戲。(鞏固生字)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叫號遊戲,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它們了,來,請出小老師!

師:第一個生字寶寶讀什麼?第二個生字寶寶又讀什麼?

5.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現在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到課文裡,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

兒歌裡講了哪些傳統節日?你能不能邊聽邊把它們圈出來?

(2)學生聽課文錄音。

師:兒歌裡每個節日都提到了這個節日的風俗習慣,你能把聽到的節日風俗習慣標畫出來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節日風俗習慣。

三、朗讀兒歌,理解內容。

(一)讀準字音。

1. 跟錄音讀課文。師: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把這些節日的風俗習慣找出來了。下面讓我們跟著錄音讀讀課文吧。要讀得輕些,注意聽清楚錄音裡的字音和停頓。

2. 指名學生讀。

3. 小組比賽讀。

(二)理解兒歌。

1.師:你們看,每個節日都有獨特的風俗習慣。你最喜歡哪個?選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

2.介紹部分節日的風俗習慣。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傳統習俗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等。21教育網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每年4月5日前後,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該節日來自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3.師生合作讀。

師:中國傳統節日那麼有特色,又那麼美,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來讀讀課文了,你們願意和我合作一下嗎?

(師生配樂讀兒歌)你們還能和老師合作嗎?

四、鞏固拓展,學編兒歌。

1.師:大家學得真好。下面老師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中國傳統節日中,你最喜歡什麼節日?為什麼?可以用兒歌裡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組織句子回答。

(2)讀一讀,想一想,什麼節日賽龍舟、吃月餅、賞菊登高?

(3)想想下列詞語描寫的分別是哪個節日?

貼窗花 掃墓 艾草香 賽龍舟 吃月餅 賞菊登高

2.師:同學們真棒!請大家用上下面的詞語,和老師來編寫一首兒歌吧。

春節 穿新衣 吃團圓飯 喝雄黃酒  賞月 吃水果

3.遊戲:拍手讀《傳統節日》。

五、背誦課文,指導寫字。

1. 引導學生按節日順序背誦課文。

2. 指導寫字。

(1)學寫“街、轉、熱”三個字。引導學生髮現這三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麼不同。

(2)學生仿寫,要求寫得規範、美觀。

(3)採用同桌評、小組評、全班評等多種方法評價學生寫的字。

六、總結全文,拓展閱讀。

師: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多麼優美,每個節日又有著特殊的習俗。我們的中華文化可真奇妙!希望大家熱愛生活,善於觀察,能發現周圍的美。相信你一定可以和課文的作者一樣,寫出大家喜歡的兒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首屬於你自己的節日歌吧。

閱讀兒歌。

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蘸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

粽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新年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頭兒要頂新氈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襖。  

七、佈置作業,鞏固練習。

1. 背誦課文。

2. 把你知道的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說給大家聽一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