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追星了怎麼處理才好?

果果愛分享


家長如何才能處理好孩子追星這個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父母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弄明白孩子為什麼追星?

追星其實就是一種偶像崇拜,而孩子之所以會崇拜某一個偶像,就是因為在那個偶像身上可能有他所認同的東西。只不過進入新時代的孩子,他們追的星也許是家長們無法全部理解與接受的。可這就是時代的發展,家長們的不接受並不能阻擋時代發展的腳步。那麼既然改變不了孩子追星這一事實,那就重新認識一下追星,將其當成是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只是這其中要加入對孩子的引領與指導,讓孩子能學會合理追星。

首先,主動的去了解孩子所追的“星”。只有當你對此有了解後,你跟孩子之間才會更好的溝通。

其次,教孩子學會正確追星。孩子對明星產生了巨大的好感,如果父母一味的禁止,一會適得其反。那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醒孩子,追星追的是什麼,不是他的外表,更多的是內在。

其次,我們要給孩子樹立人生觀,正確看待理想與偶像的關係。要讓孩子知道每一個明星都不是那麼容易就成功的,在這背後他們也是付出巨大的努力,都是經過激烈的競爭和奮鬥才有了現在成功。要讓孩子明白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努力,不斷奮鬥,才有可能實現。

任何的管教都要從溝通開始,所以在處理這類問題時,一定要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而不是一味阻止,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去愛孩子,這是不對的。





愛美覺樂


這個女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她就是前段時間火爆微博的“龔玉雯”,人稱“虹橋一姐,之所以被人稱為“虹橋一姐”,因為她總是在上海虹橋機場追堵明星,簽名合照。

有人統計過,她和88位明星合過影,很多路人抓拍的照片中都能看見她的身影。

為了追星,她的付出也很大,幾乎把所有的零花錢都搭在了往返虹橋機場的地鐵票上。她家境也不太好,為了看演唱會還需要找朋友借錢,再一點點攢錢還,有時候窮到連飯都吃不起。

為了追星幾乎都可以說住在機場邊了,也不再學習,瘋狂程度可見一斑啊!

追星已經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了,反觀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會在青春期或者青年時期有自己喜歡的明星,也會有追星行為。

不少孩子對偶像的理解和選擇,還只是停留在娛樂圈藝人等明星層面上,追捧的理由也是表層的:“覺得他們很帥很漂亮!穿衣打扮也很有特色!”此外,也有“理性”的追隨者:“喜歡他/她的性格,還有勇氣、堅強等,值得我們去模仿追隨。”

有家長就說:“我的兒子剛剛上小學,他的偶像是蜘蛛俠,我覺得小孩子這個年齡段喜歡這些偶像最正常不過。不一定要像董存瑞這樣的榜樣才可以學習,超人、蜘蛛俠等‘英雄’有著勇敢、善良等好品質,也是值得學習的。”

對於孩子的偶像,不少家長表現得並不在意。“孩子喜歡誰都沒關係,只要那些偶像有積極的性格,對孩子有正面影響就行。

在青少年時期,有心目中崇拜的偶像的確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為了追星,孩子容易耽誤到學業,有一些孩子甚至為了追星做出了一些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家人的事情,這樣的追星是不健康的。

那麼如何合理的引導孩子正確追星呢?

第一,正確看待孩子“追星”

孩子崇拜偶像,是個體成長中的必然現象,要求青少年拒絕崇拜偶像是不現實的。大多數孩子的“追星”僅限於收藏幾張明星的照片,聽幾張明星的磁帶,如果僅限於這些,父母不應橫加干涉,孩子緊張學習之餘聽聽流行歌曲,讓生活豐富多彩些,有利於健康成長。


第二,跟孩子一起去“追星”

父母發現孩子追星,不妨自己也同孩子一起追星。父母只有瞭解了孩子追的“星”,才可以和孩子談“星”。父母對“星”發表的客觀評論,對孩子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將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三,防止不健康地“追星”

父母可以跟孩子講明,其實“明星”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許多“明星”的“外在美”都是包裝出來的,媒介的吹捧也是一種廣告效應。


第四,把崇拜轉化為激勵

“追星”實際上是一種榜樣的認同和學習,青少年往往把明星當做他們人生髮展的楷模、參照系以及心靈寄託。父母可以對孩子自發產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為進行合適的干預,把孩子的“追星”轉化為奮鬥和成功的自我激勵。


第五,讓孩子崇拜多方面的“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帶孩子去親近歷史、親近英雄,讓孩子更多地去崇拜科學之“星”、文化之“星”、英雄之“星”、勞動之“星”。

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溝通很重要。“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子女好與壞,在於溝通與關懷。父母本身的行為和言語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應該做出正確的引導。”

如果你對我的答案滿意的話,可以關注“嶺南學城”公眾號,每天都有育兒心得和免費福利贈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