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晋阳地,小店洛阳村

早在唐贞观年间,太原之称便取代晋阳,使得太原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盛唐三都”。如今,在三晋大地,有4个洛阳村,分别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太原市阳曲县、晋中市祁县和临汾市蒲县。

一、厚重晋阳地,小店洛阳村

1.汾潇交汇处,古村名洛阳

汾潇交汇处,指的是山西的汾河与潇河的汇流处,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西南处。汇流处所在的村庄,名洛阳村。

洛阳村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西南部,东临太榆退水渠,西傍汾河,与晋源区隔河相望,南靠潇河。村庄四邻,东有石沟村、郝村,西有南马村,南有王吴村,北有东里解村和西里解村。

小店区原为太原市南郊区,古为晋阳地,历史上的太原县称平晋县。明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一直是太原城南的一个粮食集散地。在明、清两代,太原分七个乡,现在的刘家堡乡当时属于晋安乡,下分51个都。王吴村(当时先叫吴家堡村,后叫王家堡村,后合并到王家堡村的吴家堡村为徐沟县所属)、南马村、洛阳村为洛阳都,石沟村和东、西里解村为乞伏都,河滩村当时在汾河西,属河西的一个都。民国时期设主村、附村,村以下25家为一闾,闾以下5户设一邻。西柳林即为主村,东柳林为附村,东里解为主村,河滩为附村,其余都为主村。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这里曾为中国共产党太原县委驻地。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县改成晋源县,1951年8月又撤销晋源县建制,划为太原市六、七区,区下设乡,洛阳村和南马村一起,成为洛马乡。1956年,成立小店区西里解乡,辖王吴、南马、洛阳、西里解、东里解、石沟、河淮、刘家堡、东柳林、西柳林、监军庄等11村,西草寨,东草寨属于东蒲乡;1957年,撤销小店、晋源、新城、万柏林四个区,成立郊区;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现在的刘家堡乡即为刘家堡人民公社,1970年4月组建成立南郊区。1998年元月在太原市区划调整中,形成一个具有北商南农特色、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小店城区(图17-1)。

厚重晋阳地,小店洛阳村

图17-1:小店洛阳村一瞥

洛阳村所在的刘家堡乡,最早曾是汾东柳林庄村的一个居民点。洛阳村及其周围5平方公里的地方,是小店地区少有的历史厚重区域。五代时期后晋高祖石敬瑭就出生在这里,当时,监军庄与柳林寨(现为东、西柳林村)已经形成村落。石敬瑭是后晋开国皇帝,年轻时在京城洛阳一带征战多年。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石敬瑭则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甘愿成为一个儿皇帝。石敬瑭登基做皇帝的地方,就在今洛阳村西北3公里处的刘家堡村,现为刘家堡乡政府所在地。随后马上定都洛阳,天福七年(942年),忧郁成疾,51岁时死于中原,葬于河南洛阳市宜阳县城北12.5公里处的石陵村西的显陵(石陵村名即由此而来)。

据志书记载: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在后晋任太原节度使、北平(太原)留守,北平王时曾在刘家堡一带筑堡屯兵,故名刘家堡。到明代中后期,刘知远筑堡屯兵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村,约在明嘉靖年间始称刘家堡村,后来发展为刘家堡乡。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设刘家堡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现在的刘家堡村中还遗留有“尚书恭襄王琼故里”碑和王琼故居门前的上马石。现刘家堡一带多为太原王氏后裔,系王伯聚在元末明初时从河西蚕石村迁居此处而繁衍开来的,故称刘家堡村是世居太原王氏大本营。

洛阳村一带,过去有一句流传极广的民谣:叫“取que(音近缺)灯儿洋旱烟,宣统坐了三二年。”“取灯儿”,即火柴。在好多地方,火和灯指的是一回事,像民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取灯儿”即取火用,划一根“取灯儿”,既可以点灯照明,也可以燃柴做饭,还可以引火取暖。洛阳村过去有烧炕的习俗,人们在炕洞里塞一把干苇皮,然后用“取灯儿”引燃,再续上茭杆或玉茭杆,炕洞里火苗闪闪,屋内有了亮光,炕也一阵阵热了起来。此方言土语,成为汾西一带极具地方特色的民谣。

2.洛阳村的由来

汾河岸边的洛阳村,除了王姓外,还有李、张、刘、陈等大姓,以及牛、贾、屈、攸等小姓。全村有1025户,3547人,村域面积7966.6亩,其中土地面积7178.3亩。洛阳村过去曾叫狼村,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洛阳村。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突出政治,还曾一度改名为“旭阳村”,文革结束后很快又恢复洛阳村。

洛阳村地处汾、潇二河交汇处,北宋初年就有移民来此居住。当时,太原县戴家堡村戴姓宗族犯法,幸有李万超报信,戴姓家族逃到祁县,后李万超被革职,落户于戴家堡村。李万超有两个儿子,为防后患,一个儿子留在戴家堡村,另一个儿子迁居至现在的洛阳村。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李万超,太原人,幼孤贫,负贩养母,石晋时,从杜重威拒契丹,流矢贯手,拔矢复战,神色自若,屡立功,授路州团练使,太祖建隆初迁左骁卫大将军”。至今已二十九世,据此推算,应在宋代初年,即北宋太祖建隆年间。原太原县戴家堡村,以戴姓得名,但如今已无戴姓,为了安全起见,纷纷改戴为李姓。今祁县戴家堡村戴姓凡遇太原县戴家堡村及洛阳村之李姓,显得特别亲热。

关于洛阳村村名的来历,当地大多数村民认为源自明代初期。据说当年有对孤儿寡母,从河北来到此地,在一棵大柳树下休息。看到此地附近有两条河,即现在的汾河、潇河,水丰土肥,便喜欢上了这里,直到到太阳落山也不愿离去。于是,就在此地安家落户。后来,此地居民渐多,形成村落,就以老妇人在太阳落山时落户起名为落阳村。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这里仍称落阳村,后简化为洛阳村。

我对这个传说持怀疑态度。因为早在北宋初年洛阳村一带已形成村落,不可能到明代才给村庄命名。另外,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在其代表作《日知录》中,也曾提到洛阳村之村名。书中写道:“平公用荀吴败狄于太原,于是晋之北境至于洞涡、雒阳之间,而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为祁氏之邑。”这里所指的“洞涡”,为今清徐县徐沟镇同戈村,距小店洛阳村仅10公里;“雒阳”,即今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洛阳村。所说的祁氏七邑,是当时晋平公封祁氏的食邑,也称祁氏之田。邬(今邬县)、祁(今祁县)、平陵(今文水县)、梗阳(今清徐县)、涂水(今榆次县)、马首(今寿阳县)、盂(今阳曲县)。说明在顾炎武生活的明末,已有“雒阳(洛阳)”之村名了。《日知录》是十七世纪中叶中国知识界一部足以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对后世影响巨大,书中所记应该是可信的。至于雒阳(洛阳)为何又改称“落阳”,有待进一步考证。

3.潇河九曲十八弯,洛阳村南入汾河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属黄河流域较大的一级支流,自北向南沿小店区西界流过,流经平阳路街道、小店街道、北格镇,进入刘家堡洛阳村境内。潇河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沾尚乡陡泉山西麓的马道岭的潇河,流经寿阳、榆次、清徐县的王答乡,然后进入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洛阳村。两河在洛阳村南汇流。全长147公里、流域面积3894平方公里的潇河自此注入汾河。潇河旧称洞涡水、涂水,号称九曲十八弯,自北格镇张花村进入刘家堡境内后,变得温顺起来。

厚重晋阳地,小店洛阳村

图17-2:洛阳村南的汾潇两河交汇处

新中国成立后,刘家堡境内的潇河河段进行了裁弯取直,理顺河道,部分险段修筑堤坝,营造固岸林带。1975年至1979年,两岸筑坝25公里,将河床控制在300米左右,终于消除了潇河两岸各村庄尤其是洛阳村的水患。

为改变汾河二坝拦河闸因常年闭闸灌溉,使汾、潇二河逐年淤高,太榆总退水渠受到严重顶托,退水不畅,洪涝灾害不断发生的现象,彻底消除水患,1977年冬季,水利部门还在太原南郊的洛阳村东南一带修建了太榆穿潇倒吸虹工程。由原来从洛阳村入潇河再入汾河二坝上游,改为现在从洛阳穿过潇河底部,从汾河二坝下游入汾河。这项工程的完成,彻底解决了太榆总退水渠排水不畅的问题,排涝治碱受益面积20万亩,受益乡(镇)6个,受益人口数十万,排退水面积达245平方公里,是太原区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典型代表。

太榆穿潇工程全长5.7公里,渠深5米,底宽15米,主要由潇河倒虹(即穿过潇河),及多处桥梁、渡槽及退水设施组成。此工程从1977年建成至今三十余年,作为上世纪水利设施的典范,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处汾潇河交汇处的洛阳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优势,交通极为便利。从太原市区有306路公交车直达洛阳村。1958年六月,洛阳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筹资金购买热特35型拖拉机一台,为现小店区农村由集体购买拖拉机第一村。洛阳村南,有潇河桥。桥面宽约10米、长166米,两端还有百余米的引桥,南北向架在潇河上空。因潇河桥南有刘家堡乡二中,洛阳村及其附近的王吴村、南马村的孩子们都要经过此桥到桥南的学校上学。为保证学生安全,桥面西侧特设有2米宽的学生专用通道,与其他车道中间设有隔离桩。

洛阳村村域经济以农业、养殖业和运输业为主,村内有高效农业示范田,各类企业9家,各种服务业8家,生态环境良好,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洛阳村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按照刘家堡乡的产业发展规划,洛阳村将在村东部划出32.31公顷耕地,发展瓜果大棚建设;在村西部,结合汾河的景观优势,与西里解村、监军庄村等共同开发建设,形成一个高效、观光的农业景观带,占地38.65公顷;在村西南部,用地1.45公顷,发展畜牧养殖业。并依托汾河的景观优势,发展观光旅游,建设以村庄西侧种植园为主的旅游、休闲度假的新兴第三产业。为此,村中对外交通主线大王线,将又目前的6米拓宽为30米,沿30米大王线设置20米的绿化防护带,沿50米规划路设置30米的绿化防护带,沿50米滨河路设置60米绿化带。在村委综合楼的北侧,将修建一文化广场,作为村庄的中心和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