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晉陽地,小店洛陽村

早在唐貞觀年間,太原之稱便取代晉陽,使得太原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為“盛唐三都”。如今,在三晉大地,有4個洛陽村,分別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太原市陽曲縣、晉中市祁縣和臨汾市蒲縣。

一、厚重晉陽地,小店洛陽村

1.汾瀟交匯處,古村名洛陽

汾瀟交匯處,指的是山西的汾河與瀟河的匯流處,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西南處。匯流處所在的村莊,名洛陽村。

洛陽村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西南部,東臨太榆退水渠,西傍汾河,與晉源區隔河相望,南靠瀟河。村莊四鄰,東有石溝村、郝村,西有南馬村,南有王吳村,北有東里解村和西里解村。

小店區原為太原市南郊區,古為晉陽地,歷史上的太原縣稱平晉縣。明代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一直是太原城南的一個糧食集散地。在明、清兩代,太原分七個鄉,現在的劉家堡鄉當時屬於晉安鄉,下分51個都。王吳村(當時先叫吳家堡村,後叫王家堡村,後合併到王家堡村的吳家堡村為徐溝縣所屬)、南馬村、洛陽村為洛陽都,石溝村和東、西里解村為乞伏都,河灘村當時在汾河西,屬河西的一個都。民國時期設主村、附村,村以下25家為一閭,閭以下5戶設一鄰。西柳林即為主村,東柳林為附村,東里解為主村,河灘為附村,其餘都為主村。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這裡曾為中國共產黨太原縣委駐地。

新中國成立後,太原縣改成晉源縣,1951年8月又撤銷晉源縣建制,劃為太原市六、七區,區下設鄉,洛陽村和南馬村一起,成為洛馬鄉。1956年,成立小店區西里解鄉,轄王吳、南馬、洛陽、西里解、東里解、石溝、河淮、劉家堡、東柳林、西柳林、監軍莊等11村,西草寨,東草寨屬於東蒲鄉;1957年,撤銷小店、晉源、新城、萬柏林四個區,成立郊區;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現在的劉家堡鄉即為劉家堡人民公社,1970年4月組建成立南郊區。1998年元月在太原市區劃調整中,形成一個具有北商南農特色、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小店城區(圖17-1)。

厚重晉陽地,小店洛陽村

圖17-1:小店洛陽村一瞥

洛陽村所在的劉家堡鄉,最早曾是汾東柳林莊村的一個居民點。洛陽村及其周圍5平方公里的地方,是小店地區少有的歷史厚重區域。五代時期後晉高祖石敬瑭就出生在這裡,當時,監軍莊與柳林寨(現為東、西柳林村)已經形成村落。石敬瑭是後晉開國皇帝,年輕時在京城洛陽一帶徵戰多年。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遼太宗耶律德光冊石敬瑭為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石敬瑭則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甘願成為一個兒皇帝。石敬瑭登基做皇帝的地方,就在今洛陽村西北3公里處的劉家堡村,現為劉家堡鄉政府所在地。隨後馬上定都洛陽,天福七年(942年),憂鬱成疾,51歲時死於中原,葬於河南洛陽市宜陽縣城北12.5公里處的石陵村西的顯陵(石陵村名即由此而來)。

據志書記載: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在後晉任太原節度使、北平(太原)留守,北平王時曾在劉家堡一帶築堡屯兵,故名劉家堡。到明代中後期,劉知遠築堡屯兵處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村,約在明嘉靖年間始稱劉家堡村,後來發展為劉家堡鄉。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設劉家堡公社,1984年改公社為鄉。現在的劉家堡村中還遺留有“尚書恭襄王瓊故里”碑和王瓊故居門前的上馬石。現劉家堡一帶多為太原王氏後裔,系王伯聚在元末明初時從河西蠶石村遷居此處而繁衍開來的,故稱劉家堡村是世居太原王氏大本營。

洛陽村一帶,過去有一句流傳極廣的民謠:叫“取que(音近缺)燈兒洋旱菸,宣統坐了三二年。”“取燈兒”,即火柴。在好多地方,火和燈指的是一回事,像民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取燈兒”即取火用,劃一根“取燈兒”,既可以點燈照明,也可以燃柴做飯,還可以引火取暖。洛陽村過去有燒炕的習俗,人們在炕洞裡塞一把幹葦皮,然後用“取燈兒”引燃,再續上茭杆或玉茭杆,炕洞裡火苗閃閃,屋內有了亮光,炕也一陣陣熱了起來。此方言土語,成為汾西一帶極具地方特色的民謠。

2.洛陽村的由來

汾河岸邊的洛陽村,除了王姓外,還有李、張、劉、陳等大姓,以及牛、賈、屈、攸等小姓。全村有1025戶,3547人,村域面積7966.6畝,其中土地面積7178.3畝。洛陽村過去曾叫狼村,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洛陽村。文化大革命期間,為了突出政治,還曾一度改名為“旭陽村”,文革結束後很快又恢復洛陽村。

洛陽村地處汾、瀟二河交匯處,北宋初年就有移民來此居住。當時,太原縣戴家堡村戴姓宗族犯法,幸有李萬超報信,戴姓家族逃到祁縣,後李萬超被革職,落戶於戴家堡村。李萬超有兩個兒子,為防後患,一個兒子留在戴家堡村,另一個兒子遷居至現在的洛陽村。據明嘉靖《太原縣誌》記載:“李萬超,太原人,幼孤貧,負販養母,石晉時,從杜重威拒契丹,流矢貫手,拔矢復戰,神色自若,屢立功,授路州團練使,太祖建隆初遷左驍衛大將軍”。至今已二十九世,據此推算,應在宋代初年,即北宋太祖建隆年間。原太原縣戴家堡村,以戴姓得名,但如今已無戴姓,為了安全起見,紛紛改戴為李姓。今祁縣戴家堡村戴姓凡遇太原縣戴家堡村及洛陽村之李姓,顯得特別親熱。

關於洛陽村村名的來歷,當地大多數村民認為源自明代初期。據說當年有對孤兒寡母,從河北來到此地,在一棵大柳樹下休息。看到此地附近有兩條河,即現在的汾河、瀟河,水豐土肥,便喜歡上了這裡,直到到太陽落山也不願離去。於是,就在此地安家落戶。後來,此地居民漸多,形成村落,就以老婦人在太陽落山時落戶起名為落陽村。直到20世紀五十年代,這裡仍稱落陽村,後簡化為洛陽村。

我對這個傳說持懷疑態度。因為早在北宋初年洛陽村一帶已形成村落,不可能到明代才給村莊命名。另外,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大思想家顧炎武,在其代表作《日知錄》中,也曾提到洛陽村之村名。書中寫道:“平公用荀吳敗狄於太原,於是晉之北境至於洞渦、雒陽之間,而鄔、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為祁氏之邑。”這裡所指的“洞渦”,為今清徐縣徐溝鎮同戈村,距小店洛陽村僅10公里;“雒陽”,即今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洛陽村。所說的祁氏七邑,是當時晉平公封祁氏的食邑,也稱祁氏之田。鄔(今鄔縣)、祁(今祁縣)、平陵(今文水縣)、梗陽(今清徐縣)、塗水(今榆次縣)、馬首(今壽陽縣)、盂(今陽曲縣)。說明在顧炎武生活的明末,已有“雒陽(洛陽)”之村名了。《日知錄》是十七世紀中葉中國知識界一部足以反映時代風貌的學術鉅著,對後世影響巨大,書中所記應該是可信的。至於雒陽(洛陽)為何又改稱“落陽”,有待進一步考證。

3.瀟河九曲十八彎,洛陽村南入汾河

汾河發源於寧武縣管涔山,屬黃河流域較大的一級支流,自北向南沿小店區西界流過,流經平陽路街道、小店街道、北格鎮,進入劉家堡洛陽村境內。瀟河發源于山西省昔陽縣沾尚鄉陡泉山西麓的馬道嶺的瀟河,流經壽陽、榆次、清徐縣的王答鄉,然後進入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洛陽村。兩河在洛陽村南匯流。全長147公里、流域面積3894平方公里的瀟河自此注入汾河。瀟河舊稱洞渦水、塗水,號稱九曲十八彎,自北格鎮張花村進入劉家堡境內後,變得溫順起來。

厚重晉陽地,小店洛陽村

圖17-2:洛陽村南的汾瀟兩河交匯處

新中國成立後,劉家堡境內的瀟河河段進行了裁彎取直,理順河道,部分險段修築堤壩,營造固岸林帶。1975年至1979年,兩岸築壩25公里,將河床控制在300米左右,終於消除了瀟河兩岸各村莊尤其是洛陽村的水患。

為改變汾河二壩攔河閘因常年閉閘灌溉,使汾、瀟二河逐年淤高,太榆總退水渠受到嚴重頂託,退水不暢,洪澇災害不斷髮生的現象,徹底消除水患,1977年冬季,水利部門還在太原南郊的洛陽村東南一帶修建了太榆穿瀟倒吸虹工程。由原來從洛陽村入瀟河再入汾河二壩上游,改為現在從洛陽穿過瀟河底部,從汾河二壩下游入汾河。這項工程的完成,徹底解決了太榆總退水渠排水不暢的問題,排澇治鹼受益面積20萬畝,受益鄉(鎮)6個,受益人口數十萬,排退水面積達245平方公里,是太原區興修水利,造福人民的典型代表。

太榆穿瀟工程全長5.7公里,渠深5米,底寬15米,主要由瀟河倒虹(即穿過瀟河),及多處橋樑、渡槽及退水設施組成。此工程從1977年建成至今三十餘年,作為上世紀水利設施的典範,仍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處汾瀟河交匯處的洛陽村,有著得天獨厚的水利優勢,交通極為便利。從太原市區有306路公交車直達洛陽村。1958年六月,洛陽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自籌資金購買熱特35型拖拉機一臺,為現小店區農村由集體購買拖拉機第一村。洛陽村南,有瀟河橋。橋面寬約10米、長166米,兩端還有百餘米的引橋,南北向架在瀟河上空。因瀟河橋南有劉家堡鄉二中,洛陽村及其附近的王吳村、南馬村的孩子們都要經過此橋到橋南的學校上學。為保證學生安全,橋面西側特設有2米寬的學生專用通道,與其他車道中間設有隔離樁。

洛陽村村域經濟以農業、養殖業和運輸業為主,村內有高效農業示範田,各類企業9家,各種服務業8家,生態環境良好,有較好的發展空間。洛陽村物產豐富,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按照劉家堡鄉的產業發展規劃,洛陽村將在村東部劃出32.31公頃耕地,發展瓜果大棚建設;在村西部,結合汾河的景觀優勢,與西里解村、監軍莊村等共同開發建設,形成一個高效、觀光的農業景觀帶,佔地38.65公頃;在村西南部,用地1.45公頃,發展畜牧養殖業。並依託汾河的景觀優勢,發展觀光旅遊,建設以村莊西側種植園為主的旅遊、休閒度假的新興第三產業。為此,村中對外交通主線大王線,將又目前的6米拓寬為30米,沿30米大王線設置20米的綠化防護帶,沿50米規劃路設置30米的綠化防護帶,沿50米濱河路設置60米綠化帶。在村委綜合樓的北側,將修建一文化廣場,作為村莊的中心和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