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UCLA的受虐经历:那些漂洋过海之后才明白的事

几乎每一个留学生在出国之前都对自己的留学生活有过一个大概的设想。而在所有想象的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应该就是“自由”“开放”,其实不难理解,在中国,古往今来我们的文化氛围、教育模式、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们做事的风格都是是偏保守和严肃的,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下的中国孩子来说,对国外生活的向往其实就是对固有模式地一种突破。所以当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每个人都是怀着一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心情漂洋过海的。

我在UCLA的受虐经历:那些漂洋过海之后才明白的事

然而现实和理想之间难免会有偏差,总有些事情是出国之前我们所意料不到的,在这方面来自UCLA的小宇同学深有体会。

UCLA一直都是我心里最心仪的梦校,除了它全美艺术排名第二的专业实力之外,最吸引我的无疑就是洛杉矶的花花世界了,仅是毗邻好莱坞这一点,就让无数学子心神向往。在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上,我畅想过自己未来的业余生活会有多丰富多彩,周末和同学徜徉在日落大道上,没准还可以邂逅好莱坞明星……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谁曾想除了正式开学之前有机会去见识了一下“星光大道”之外,之后的我基本上很少有机会再去好莱坞的电影城了,原因无他,太忙。忙到我都快忘了自己和世界电影中心近在咫尺了。

我在UCLA的受虐经历:那些漂洋过海之后才明白的事

在国内,你是很难想象在大学校园里,竟然还有学生成天背着个书包行色匆匆,晚上熬夜自习的,这应该是高中生的操作才对。但是在这里你经常可以看到学校的草坪上、咖啡馆、公交车上,大家要么捧着一本书,要么抱着个电脑安静的写作业,没有人喧哗打闹,甚至没有人玩游戏。

原本我一个习惯了在公交或者地铁上看电影打游戏的人,被周围的同学这么一带,突然发现自己跟一个不学无术的问题少年一样,要知道,在国内我可是老师和父母心中不需要操心的五好青年啊。

还有个非常明显的对比就是,在国内的大学里,凡事稍微有情调一点的角落比如咖啡厅、草坪、湖边等都成了情侣专场,而在UCLA,除了看书、写作业之外几乎看不到有学生在干其他闲事。就连计算机室也一样,跟国内许多大学的机房还要收费不同,UCLA的计算机学生都是可以免费用的,当然,没有学生会利用这样的资源玩游戏,虽然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但是大家的学习精神和自律真的是非常强大。


我在UCLA的受虐经历:那些漂洋过海之后才明白的事

当然能够拥有如此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因为学校的课业压力大之外,也跟学生本身的勤奋好学有关,本科阶段,除了本专业的一些课程你要拿下之外,还得修够一定程度的选修课,当然选择的范围很广,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专业,你都可以选择,前提是你能够应付的来,哦,不对,不应该用“应付”这个词,因为如果你用应付的心态是不可能从教授手里拿到学分的,每一门课都不能应付,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是课前准备,还是课后作业,这所有的每一项都是会计入期末成绩的。

除此之外,许多本科学生除了本科的专业之外还会多选几门研究生的课程,为将来打基础。我在咬咬牙的情况下选了3门,而我周围的学霸同学们都是四五门起步的……再一次感受到了差距。

而最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些选了四五门研究生课程的同学还在平时校里校外的活动中表现亮眼,有的是某某辩论队队长,有的每周还跑去排练话剧……你真的很难想象他们怎么能对那么多事情都保持着充沛的精力。

有人说,在美国大学,学习、社交你只能选两样,在我看来,真的有人可以两者兼得,前提是,你有没有把自己all 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