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養生之道-集儒、 釋、道思想的精髓,兼收幷蓄,相得益彰

中醫養生集儒、 釋、道各家思想的精髓,兼收幷蓄,相得益彰,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突出特點表現在吸收傳統文化基礎上有所發展,形成了天人相應崇尚自然,協調平衡以和為貴,形神兼養重在養神等理論核心,並以此指導後世養生實踐。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養生理論著作,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這些養生思想,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加以補充,逐步完善。

天人相應法自然

中醫經典之作《黃帝內經》汲取了諸子對生命認識 的大量知識,將秦漢以前的養生文化適時而又完備地納入到中醫養生理論當中,對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有較系統的論述。如《素問·寶命全形論》明確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在《靈樞·歲露》中概括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以說明人與自然環境的 密切關係。因此,人應當按照自然界陰陽四時變更的規律來調節自身,與自然統一協調,提高人體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調節能力,從而促進健康長壽。

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故四時陰陽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靈樞·本神》論養生時指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 時而適寒暑”。提出順時養生的原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後世對此多有發揮,順應四時陰陽消長節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以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界變化的週期同步,保 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

中醫的養生之道-集儒、 釋、道思想的精髓,兼收幷蓄,相得益彰

協調平衡和為貴

《黃帝內經》作為闡發中醫養生思想的始祖之作,在《素問·六元紀大論》中有:“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認為陰陽運動變化過程中,必須保持“陰平陽秘”的 相對平衡狀態,才能維持生命狀態的協調平衡,這可以說是中醫養生思想的最原始模型,也是迄今中醫養生思想的最高綱領。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強不能密, 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所以,後世 凡論中醫養生,必須遵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的陰陽特性及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總綱,即保持機體各種機能的協調與平衡是維持健康的根本。如此才能保全生命,延年益壽。

西漢董仲舒認為“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 中醫養生講究平衡,目標在“和”。《黃帝內經》中有:“智者之養生也…和喜怒而安居處”,“志意和則精神專直, 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也”,“是以聖人陳陰陽, 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養生延命錄》雲:“能中和者必久壽。”

中醫的養生之道-集儒、 釋、道思想的精髓,兼收幷蓄,相得益彰

形神兼養重在神

“養形”指調養和鍛鍊自己的形體。包括保胃氣、調飲食、養陰精、調氣血等,促使精氣,血脈流通,糾正臟腑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維持生命活動正常進行。“養神” 是指調養與保護自己的精神、意識、情志等。包括個人 的心理健康、道德涵養等。就形與神的關係而言,中醫學強調形神統一觀,所謂“形與神俱”。

傳統文化普遍認為人內心的矛盾衝突來自於外界的刺激和誘惑,因而重視養神。道家對於養神的論述, 是中國養生學的思想淵源,有較為精闢的宏觀論述。

《道德經》提出:“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在老子看來,少私寡慾,能守中和是養生的秘訣。 在《道德經》進一步論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躁勝 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清靜”是早期道家的追求 境界,同時也是養生的主要方法。在《淮南子·泰族訓》 中“太上養神,其次養形,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 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慾,養性之末也”,提出了養神和養形之間的主次關係,養神重於養形。莊子在老子思 想的基礎上對“靜以養神”有明確論述。

《刻意》中說: “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此養神之道也。”強調良好的心態,是抵禦外界干擾的重要因素。儒 家的孔子認為“仁者壽”,一生倡導“仁者愛人”。在《中庸》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的理 論。道德高尚之人,舉止持重,坦蕩豁達,方可形神共葆,故能健康長壽。孟子《盡心》謂“存心以養性,修身以 立命”,把養德養性與養生融為一體。

中醫養生思想與我國傳統文化密切相關,集儒、釋、 道各家思想的精髓,兼收幷蓄並相得益彰,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它自身的特點在保證人類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