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三步走"推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做細做實

廣西新聞網宜州3月31日訊(通訊員 餘淑娌)“大姐,您家危房改造補貼到賬了嗎?”“這個月幫扶幹部到您家來核實收入情況和制定今年脫貧計劃了嗎?”…… 3月初,宜州區委、區人民政府決定對2019年底貧困發生率仍在5%以上的5個極度貧困村實行掛牌督戰。為確保掛牌督戰工作順利開展,該區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職能定位,擬從3月至6月對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

“方案+監督”實現精準監督。制定出臺了《關於對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的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督查內容、時間路線。聯合區委、區人民政府督查室和巡察機構,組建5個督查組,聚焦脫貧攻堅掛牌督戰任務目標和19個行業部門責任清單,採取實地察看、現場核查、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方式,緊盯“三個落實”“四大戰役”、扶貧搬遷後續工作、問題整改、扶貧成效、幹部作風等方面開展專項監督檢查,以精準有效的監督推動掛牌督戰各項目標任務落細落實。

“清單+監督”推動問題整改落實。圍繞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扶貧成效“四合一”實地核驗和脫貧攻堅“回頭看”提升行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建立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採取動態管理,臺賬推進、掛賬銷號,加強跟蹤督辦。對能立即整改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對於不能立行立改的問題,督查組以問題清單的方式及時予以反饋,確定階段性目標,盯住改、限期改、持續改,並對整改落實情況“回頭看”;對無故拖延、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責任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確保整改抓實見效。

“教育+監督”促幹部作風轉變。充分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的作用,結合扶貧領域發生的違紀案件,督促發案單位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警示教育大會,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教育引導廣大扶貧幹部舉一反三、自省自警,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紀律意識。同時,加強幹部日常監督教育管理,積極運用“第一種形態”,對幹部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待扶貧工作、做表面文章的工作作風問題,早提醒、早糾正、早處理,堅決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將嚴肅問責;對貪汙侵佔、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將從嚴查處。通過不斷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以嚴格的問責倒逼幹部轉變作風。

今年1月以來,該區紀檢監察系統對扶貧領域開展監督檢查共62次,涉及9個鄉鎮、15個扶貧責任部門,抽查扶貧項目37個、涉及扶貧資金1536.36萬元,發現問題10個,糾正錯誤4個,通報批評3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