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销的逻辑和平台流量

今日读《销售与市场》2018年05月的刊物,开篇是刘春雄老师的卷首语。本人才疏学浅,没有更多观点,只能将刘老师的观点和经典语录摘录在此,作为一种学习和激励。

刘老师说,成功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成功。这句话和我们公司高层的刘总的口头禅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话是考上大学的一定是好好学习的,好好学习的不一定考上大学。做销售也是一样,销售的成功肯定是有一定符合一些逻辑的,但你按照别人成功的逻辑去做不一定会成功。一个新的营销体系首先要再逻辑上自圆其说,然后在实践中验证。刘老师说,新营销的逻辑,用一组词来表达就是:传播--认知--流量--交易--关系。

新营销的起点是传播,传播是原点。4P皆为传播,一切皆为传播,逻辑由此而生。关于4P皆传播在另外一期的刊物上我有读过此观点,改天我再做一份笔记摘抄。


新营销的逻辑和平台流量


一个新文明时代,不仅仅是生产系统的变化,还包括消费系统、知识系统及价值体系的再造,正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营销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利用信息不对称建立有利的认知。交易和关系发生是认知的产物。过去三者是分离的,现在三者合而为一了。认知从哪里来?认知来源于传播。工业文明时代,传统媒体只负责传播,交易是在另外一个系统里面完成的,两者是分离的。现在是三位一体,三者整合。比如,在天猫或者京东上是三者同时完成的,天猫既负责引流(建立认知),同时又下单(交易),交易完成后还能够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在上述逻辑中,传播、认知是决定性的,传播和认知产生的结果, 我们称之为流量。交易和关系是流量的衍生物。

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分为平台流量和独立流量。阿里就是平台流量的代表,阿里双11的交易量那么大,是因为阿里的平台流量足够大。这个道理与传统KA是一样的。过去沃尔玛也是平台流量,但即使作为500强企业中的佼佼者,沃尔玛的流量和互联网流量相比还是很小的。


新营销的逻辑和平台流量


现在这个时代,是去中心化的时代,也是超级中心化的时代,也是大平台化的时代。BAT做为三大平台的代表,腾讯控制了社交流量,阿里控制了电商流量。有人说平台时代的格局是721,即龙头平台占有70%流量,追随平台占20%流量,其他平台占10%流量。一旦平台控制了绝对流量,就会成为流量分配者,谁出的价钱高,流量就会导向谁。因此,我们还需要另外一种流量,刘老师称之为独立流量。

什么是独立流量?刘老师称之为厂商可以独立操控的流量。我个人认为独立流量来源在2020年相比2018年方法更多,比如KOC和KOL的操作,社区平台团长招募等。对厂商来说,没有独立流量就如同传统时代没有品牌意义。所以,对独立流量的重视,要像互联网时代重视品牌一样。因为传统时代渠道还能够自带流量,驱动驱动某些时候还能让品牌驱动失效。互联网时代,渠道驱动力大大下降,剩下的只有流量驱动力了。


新营销的逻辑和平台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