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在上一期,我們講解了8味主要溫化寒痰藥的知識點,今天我們接著講12味清化熱痰藥。

清化熱痰藥性多寒涼,有清化熱痰的作用,可治痰熱所導致的咳嗽氣喘,痰黃質稠和痰稠難咯等證,清化熱痰藥性寒涼,寒痰和溼痰證不宜用。清化熱痰藥包括川貝母、浙貝母、瓜萎、竹茹、竹瀝、前胡、天竺黃、桔梗、胖大海、海藻、海蛤殼、黃藥子等,具體來看看:

川貝母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甘。歸肺經、心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屬化痰止咳平喘藥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6~10克,煎湯服。用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鬱結、肺癰、癭瘤、瘰癧、喉痺、乳癰。

【相關藥方】

1.治咳嗽:川貝母(大者,去心,熬炒令黃)十枚,阿膠(炙燥)、甘草(炙,銼)各15克。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6克,臨臥前糯米飲調下。(《聖濟總錄》貝母散)

2.治百日咳:白花蛇5克,川貝母10克,生甘草10克,以上三味,粉碎,過篩,混合均勻。口服,每次1.5~3克,1日3次。[《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4,3(4):43]

3.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經積熱所致:川貝母(炮令黃)30克。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漿調下6克。(《聖惠方》)

4.治乳癰:川貝母、金銀花各60克。上為細末,每服9克,好酒調,食後服。(《普濟方》)

5.下乳:牡蠣、知母、川貝母,三物為細末,同豬蹄湯調下。(《湯液本草》三母散)

浙貝母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肺經、心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散結、化痰止咳。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內服,或1.5克研末服。用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痺、瘰癧、瘡瘍腫毒等。反烏頭、草烏。

【相關藥方】

1.治感冒咳嗽:浙貝母、知母、桑葉、杏仁各9克,紫蘇6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2.治乳痛乳癤:炒白芷、乳香、沒藥(各制淨)、浙貝母、歸身,等分為末。每服15克,酒送。(《外科全生集》)

3.治癰毒腫痛:浙貝母、連翹各9克,金銀花18克,蒲公英24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4.治潰瘍性口腔炎:浙貝母4.5克,烏賊骨25.5克。將上藥研細。每次6克,日服3次。(《山東醫刊》1966,(3):象蛸散)

瓜萎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微苦。歸肺經、大腸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用治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痺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具有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相關藥方】

1.治乾咳無痰:熟瓜蔞搗爛絞汁,入蜜等分,加白礬3克,熬膏,頻含咽汁。(《綱目》引《簡便單方》)

2.治消渴小便多:瓜蔞薄切,炙,取150克,水五升,煮取四升,隨意飲之。(《肘後方》)

3.治乳癰:栝樓30克,乳香3克。上為細末,每服3克,溫酒調下。(《衛濟寶書》栝樓散)

4.治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實一枚(搗),薤白90克,半夏240克,白酒一升。上藥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二服。(《金匱要略》瓜蔞薤白半夏湯)

竹茹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微寒性,味甘。歸胃經、膽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煎服或熬膏服。用治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相關藥方】

1.治肺熱痰咳:竹茹、枇杷葉、杏仁各9克,黃芩4.5克,桑白皮12克。煎服。(

2.治百日咳:竹茹9克,蜂蜜100克。竹茹煎水,兌入蜂蜜,再煮沸服。每日1劑,連服3劑。(《湖北中草藥志》)

3.治齒齦間津液,血出不止:生竹茹60克。醋煮含之。(《千金要方》)

4.治小便出血:竹茹一大塊。水煎服。(《世醫得效方》)

竹瀝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甘苦,寒。入心、胃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滑痰,鎮驚利竅。治中風痰迷,肺熱痰壅,驚風,癲癇,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

【臨床應用】內服:沖服,1~2兩;入丸劑或熬膏。

【相關藥方】

1.治中風口噤不知人:淡竹瀝一升服。(《千金方》)

2.治風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瀝二升,生葛汁一升,生薑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溫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方》竹瀝湯)

3.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瀝恣飲數日愈。(《肘後方》)

4.治產後身或強直,口噤面青,手足強反張:飲竹瀝一、二升。(《梅師集驗方》)

5.主妊娠恆若煩悶,此名子煩:茯苓三兩,竹瀝一升,水四升,合竹瀝煎取二升,分三服,不差重作,亦時時服竹瀝。(《梅師集驗方》竹瀝湯)

6.治小兒驚風天吊,四肢抽搐:竹瀝一盞,加生薑汁三匙,膽星末五分,牛黃二釐調服。(《全幼心鑑》)

前胡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微寒。歸肺經。

【功效與作用】降氣化痰,散風清熱。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煎服。用於痰熱喘滿,咯痰黃稠,風熱咳嗽痰多。

【相關藥方】

1.治咳嗽涕唾稠黏,心胸不利,時有煩熱:前胡30克(去蘆頭),麥門冬(去心)45克,貝母(煨微黃)30克,桑根白皮(銼)30克,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15克,甘草(炙微赤,銼)0.3克,上藥搗篩為散。每服12克,以水一中盞,入生薑0.15克,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前胡散)

2.治肺喘,毒雍滯心膈,昏悶:前胡(去蘆頭)、紫菀(洗去苗土),訶黎勒皮、枳實(麩炒微黃)各30克。上為散。每服3克,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普濟方》前胡湯)

3.治妊娠傷寒,頭痛壯熱:前胡(去蘆頭)、黃芩(去黑心)、石膏(碎)阿膠(炙,焙)各30克。上粗搗篩,每服9克,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溫服。(《普濟方》前胡湯)

4.治骨蒸熱:前胡3克,柴胡6克,胡黃連3克,豬脊髓一條,豬膽一個,水煎,入豬膽汁服之。(《國醫宗旨》)

5.治小兒風熱氣啼:前胡(去蘆)。上為末,煉蜜和丸小豆大。日服一丸,熟水下。服至五六丸即瘥。(《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前胡丸)

天竺黃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歸心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豁痰、涼心定驚。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熱病神昏、中風痰迷、小兒痰熱驚癇、抽搐、夜啼。

【相關藥方】

1.治哮喘即發:陳皮3克,半夏(制)、竹黃各4.5克,麻黃(先煎去沫)2.1克,蘇子1.8克,沉香(研末衝藥)1.2克,細辛1.5克,炙甘草1.8克,加生薑二片煎。(《不知醫必要》麻黃蘇子湯)

2.治小兒疳積:雄黃(研,水飛)、天竺黃各6克,牽牛末3克,上同再研,麵糊為丸,粟米大。每服二至五丸,食後,薄荷湯下。大者加丸數。(《小兒藥證直訣》牛黃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黃、川芎各0.3克,防己15克,上三味,搗研為散。每服3克,新汲水調下。肺損吐血,用藥6克,生面3克,水調下。並食後服。(《聖濟總錄》天竺黃散)

4.摻口瘡:天竺黃、月石各等分,冰片少許。為末摻之。(《景嶽全書》)

桔梗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辛。歸肺經。

【功效與作用】宣肺祛痰、利咽排膿。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治療咳嗽痰多、胸膈滿悶、咽痛音啞、肺疽吐膿。治肺癰:桔梗1份,甘草2份,水煎服。灌服桔梗粗皂苷具有抗炎、鎮靜、鎮痛、解熱、鬆弛平滑肌、防治消化道潰瘍作用。

【相關藥方】

1.治風熱咳嗽痰多,咽喉腫痛:桔梗9克,桑葉15克,菊花12克,杏仁8克,甘草9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2.治肺癰吐血:桔梗9克,冬瓜仁12克,薏苡仁15克,蘆根30克,金銀花30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鼻衄:桔梗為末,水服方寸匕,日四五服。(《千金要方》)

4.治牙疳臭爛:桔梗、茴香等分。燒研敷之。(《衛生易簡方》)

胖大海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歸肺經、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潤腸通便。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2~3枚,沸水泡服或煎服。用治肺熱聲啞、乾咳無痰、咽喉幹痛、熱結便閉、頭痛目赤。

【相關藥方】

1.治乾咳失音,咽喉燥痛,牙齦腫痛,因於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3克,燉茶飲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許。(《慎德堂方》)

2.治肺熱音啞:胖大海3枚,金銀花、麥冬各6g,蟬蛻3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3.治慢性咽炎:胖大海3克,杭菊花、生甘草各9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海藻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鹹。歸肝經、胃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軟堅散結、消痰、利水。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水煎服,或浸酒和入丸散。用治癭瘤、瘰癧、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相關藥方】

1.治癭瘤:海藻(洗去鹹汁)240克,貝母60克,土瓜根0.6克,小麥面(炒)0.6克。上四味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外臺》崔氏海藻散)

2.治肉癭、石癭:海藻、貝母、陳皮、昆布、青皮、川芎、當歸、半夏、連翹、獨活、甘草各3克,海帶1.5克。水煎服。(《外科正宗》海藻玉壺湯)

3.治肝經癭瘤:海藻、昆布各60克,小麥120克(醋煮炒幹),龍膽草60克。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臨臥白湯送下,並噙化咽之。(《證治準繩》海藻軟堅丸)

4.治疝氣:海藻、昆布各15克,小茴香30克。水煎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5.治腎炎蛋白尿:海藻、蟬衣、昆布各適量。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6.治身上生贅肉:海藻為末敷,仍煎海藻酒服之,則去。(《普濟方》)

海蛤殼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鹹。歸肺經、肝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清肺、化痰、軟堅、利水、制酸、斂瘡。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清化熱痰藥。

【臨床應用】用量10~15克,煎服或人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填敷。用治痰熱咳嗽、癭瘤、痰核、脅痛、溼熱水腫、淋濁帶下、胃痛泛酸、臁瘡溼疹。

【相關藥方】

1.治痰火咳嗽,面鼻發紅者:青黛(水飛淨)、蛤粉(新瓦煅)各9克。蜜丸指頭大。臨臥,噙化三丸。(《衛生鴻寶》青蛤丸)

2.治火鬱肺脹,氣急息重:海蛤粉、青黛、瓜蔞仁、訶子皮、香附、半夏各30克。薑汁糊丸。薑湯下30丸。(《雜病源流犀燭》海青丸)

3.治痰飲心痛:海蛤(燒為灰,研極細,過數日,火毒散,用之),瓜蔞仁(蒂穗同研)。上以海蛤入瓜蔞內,乾溼得所為丸。每服五十丸。(《醫學綱目》)

4.治下疳瘡並膿瘡:蛤粉、臘茶、苦參、密陀僧。為末。河水洗淨,臘豬油調敷。(《外科理例》)

5.治陰汗:蛤粉、牡蠣粉等分。為細末。絹袋盛撲。(《古今醫統》珍珠散)

黃藥子

化痰止咳平喘藥講解系列二:12味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講解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歸肝經、心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解毒、消癭。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3~6克,水煎服。用治咽喉腫痛、癰腫瘡毒、蛇蟲咬傷、甲狀腺腫。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患處。

【相關藥方】

1.治扭傷:黃藥子根、七葉一枝花(均鮮用)各等量。搗烤外敷。(《江西草藥》)

2.治咯血:黃藥子、漢防己各30克。為末,每服3克,水一盞,小麥二十粒,同煎,食前溫服。(《經驗方》)

3.治鼻衄不止:黃藥子為末、每服6克,煎阿膠湯下。良久以新水調面一匙頭服之。(《簡要濟眾方》)

4.治腹瀉:黃藥子研末,每次3克,開水吞服。(《貴州草藥》)

5.治咳嗽氣喘:黃藥子塊莖、胡頹子葉各9克,甘蔗節2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第二節 清化熱痰藥(快速記憶歌訣)

清熱散結雙貝母,瓜蔞寬胸通腸阻。清熱定驚天竺黃,除煩止嘔翠竹茹。

竹瀝豁痰利清竅,降氣散熱用前胡。桔梗利咽排癰膿,軟堅海藻與昆布。

斂瘡制酸海蛤殼,黃藥消癭能解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