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買首套房最怕什麼?怕買貴。如何買到實惠的?有訣竅。


剛需買首套房最怕什麼?怕買貴。如何買到實惠的?有訣竅。

剛需買首套房最怕什麼?怕買貴。

這裡麵包括兩個心理活動:

一、感覺房價真貴,要貸很多款,以後日子過得緊巴了,每個月那麼多利息給銀行,不甘心,拿來消費多開心。

二、這個房價比身邊某某(親戚朋友)買的時候貴多了,總價高了十幾萬(或更多),好虧,比他們多花了好多錢,想想就不開心。

第一種心理,應該說很正常。寅吃卯糧,透支未來,享受現在的事,中國人一直不太習慣,何況把父輩的存糧還得掏出來,這是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礙,下很大的決心的。但既然動心思想買房了,基本心理這關已經打通了,只是看到房價高於預期心理還是有點打鼓。

第二種心理,就有點不太端正了,有點“病態”。別人買房,跟你買房本身是相對獨立的事情,毫不相干。他早買一年,4000元一平,100平的房子花了40萬;你比別人晚買一年,5000元一平,100平的房子要花50萬,比別人多花了10萬。這10萬其實是際遇或見識導致的。際遇怎麼說?就是你們都是在需要買房的時候買了房,只是你的需求比他晚了一年,天註定,沒辦法。見識怎麼說?就是你們同時想買房,他覺得事不宜遲趕緊下手,你認為還可以再等等,他買了,你沒買,又等了一年,同樣面積的房子你比他多花25%,這就是見識差異導致的。其實,別人和你是平行線,他比你少花的錢,並不是從你身上賺走的;你多花了錢是註定的錯過或選擇的問題,你只需要和自己比,過幾年增值的部分,才是你要關切的,你會慶幸自己買得還算早,少花了不少冤枉錢,這才是正確思路。

剛需買首套房最怕什麼?怕買貴。如何買到實惠的?有訣竅。

平原君第一次買房的時候,正遇到2010年的房價暴漲期開始,當時附近房價從5000元,漲到了7500元,意味著50萬元,原本買100平的面積,只能買67平,而要面積不變,就要多付出25萬,一是不甘心,二是沒有錢。當時想到早買兩年房的朋友,大家都是4、5千買的,心理也不是滋味,我做出的選擇是,放棄工作地附近區域,選擇房價便宜很多的遠郊,買了個面積較大的,從此開啟了一段艱苦卓絕的跨區工作和生活經歷。原本我以為是一步到位,最後還是要走上置換改善的道路。

如果說我最終買了房,至少有了在城裡發展的基礎,和置換改善的資本,算個喜劇。那麼因為和別人比,要多花錢而心有不甘,而無限拖延或放棄買房的人,就有點悲情了。有個親戚,身上現金50萬,2016年的長沙房價4、5千的還很多,我一再勸說他買房,當時他就有提到別人買的時候4300元(5個月前),現在5600元了,如果現在買,比別人多花好多,言語中充滿不甘之意,我跟他說:換種思維,別人是別人,正是看到別人買了沒多久就漲了這麼多,所以房子很有必要早買,不能繼續等待,越等越貴。可惜的是,最終他還是沒下手,拖到第二年3月份,長沙也限購了,想買還要等一年……直到現在,幾年過去了,他也一直沒買房。好在,長沙的房價控制得很好,漲幅在全國還是很小的,機會還存在。

所以說,人的心思很複雜,它既能給你的行動以指導,也會給你的行動以干擾。

而買房的事,你只要問自己需不需要,不要和別人比較,如果說選擇地段需要經驗和經濟實力,那麼就近選擇是個不錯的方式。

最後,我們談如何買到實惠的?有訣竅。訣竅就是:把握現在,最好的買房時機永遠是當下。五年後回頭看,當年買得都不貴。開個玩笑!

剛需買首套房最怕什麼?怕買貴。如何買到實惠的?有訣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