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智能化+數字化”升級之路

廣州開發區:“智能化+數字化”升級之路

在走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產業“智能化+數字化”兩翼齊飛。

當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的全面爆發之時,這裡已以敏銳的觸覺前瞻性佈局,深耕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激發實體經濟的新活力。

3月31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再次迎來重磅產業新佈局。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正式動工。33個項目動工、24個項目簽約、6個項目開業,覆蓋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與先進製造業領域,合計總投資達到1830億元,預計達產產值和營收超3000億元。

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向來“有招”。眾多新興產業項目從“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這裡將碰撞出四濺的火花,打開經濟新動能的金礦。

文/何瑞琪、繆璟、申卉、歐陽龍正、張宏博、胡明星

圖/駱昌威、楊耀燁、蘇俊傑

魚珠片區未來定位

全力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範區

全力打造以千年黃埔港為底蘊的新貿易創新中心

全力打造以珠江黃金岸線為紐帶的精品城市

全力建設以新基建為代表的城市基礎設施

發揮政策紅利

打造示範項目

如今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上,中國正在領跑賽道。身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進程中,人們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疊加粵港澳大灣區優勢資源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在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舉行活動的主會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有5個產品參與展示,是參與展示產品最多的區。這其中就有億航無人機、文遠知行無人駕駛、發那科機器人等明星企業,應用示範項目不斷湧現。

5G領域蓬勃發展的態勢,是該區一個生動的例子。昊志5G智慧工廠、億航5G+無人機、文遠知行5G+無人駕駛、創維5G+4K、5G智慧河涌、區塊鏈+5G智慧停車、珍寶5G+巴士……眾多示範項目,展現出該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迸發出的旺盛活力。

引鳳來棲,好的政策環境堪稱“橄欖枝”。不可忽視的是,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行業和企業培育上,出臺專項產業扶持政策,從數字經濟項目引進、特色數字園區建設、促進製造業數字化提升、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等數字經濟全產業鏈方面給予扶持補貼,充分激發了新興產業的新活力。

當前,廣州加速邁進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發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再次釋放政策紅利,及時出臺“新基建10條”政策,是全國首個區縣級“新基建”產業政策,單個項目獎勵總額甚至最高5億元。政策既站高望遠又細緻入微,既“接地氣”又“解渴”,可謂直擊產業的痛點。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致辭中說到,希望通過百度和廣州市、廣州開發區的共同努力,以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智能交通等新基建領域的合作更上一層樓,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應用的新高地、智能經濟發展的新樣板。

據悉,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目前正依託自身產業基礎、區域定位和資源優勢,佈局“新基建”四大區域:魚珠片區規劃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科學城創建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示範區、知識城構建通信網絡國際數字樞紐、生物島建設生物安全智慧島。

“新基建”,正在成為2020年中國經濟熱詞,其與高新技術發展緊密相連,是發展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重要載體。四個片區自北向南分佈在黃埔的地塊上,它們串聯成線、以點帶面,形成了一條承載著各類創新要素的紐帶,成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打造創新資源集聚地的地理脈絡。一個思路清晰、特點鮮明的“黃埔智造”打開方式,正在誕生。

魚珠片區圍繞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為什麼選擇魚珠?

珠水湯湯,魚珠與國際金融城、琶洲、大學城隔江相望。今年初,《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粵港澳大灣區2020年“一號文”印發,“一江兩岸三片區”被賦予了更高的期待。

總體方案明確,魚珠片區佈局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範區。它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佔廣州試驗區總面積的31%,更重要的是,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賦予了它獨一無二的定位。

曾經,魚珠是左右全球木材價格的重鎮,“世界木材看中國,中國木材看廣東,廣東木材看魚珠”描述了它的輝煌。如今,忙碌的批發市場成為忙碌的線上交易,魚珠·中國木材價格指數每天發佈,為國內外木材行業價格風向標。這個悄然轉變,也揭示了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結合產業轉型的深刻變化。

廣東卓志集團副總裁楊娟也有同感。她舉例,去年進博會,卓志負責為上海虹橋保稅物流中心佈局數字化方案,為保稅物流等業務提速。“在物流過程中,從海內外監管部門到參展代表,所有的信息都會上區塊鏈進行互相校驗,從而提升了效率。”

“廣州開發區是實體經濟的主戰場,2019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8000億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超過1600億元,人工智能產值達350億元。魚珠片區依託廣州開發區強大的產業基礎,在發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廣州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顧曉斌總結。

魚珠片區如何實現“再加速”?

魚珠片區如何實現“再加速”?在黃埔區副區長賀璐璐的介紹中,魚珠片區具有三大發展優勢,一是科技創新“能量非凡”,二是產業發展“獨佔鰲頭”,三是創新政策“全國領跑”。今後,區塊鏈、數字貿易與金融、密碼產業、珠江黃金岸線,成為魚珠片區未來發展的“四大高頻詞”。

早在2016年區塊鏈的真正價值開始被關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經提前著手引導產業集聚。歷經近三年時間的醞釀,該區集中了區塊鏈企業數百家,佔廣州大多數,在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中可凝聚最大優勢,在魚珠片區全力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範區。

因水而名、因港而興,魚珠擁有千年黃埔港的底蘊,正發揮黃埔港“古港”“良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影響力。藉助這獨一無二的開發資源,魚珠片區還將全力打造以千年黃埔港為底蘊的新貿易創新中心。

如今,魚珠片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騰飛之勢高速發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也適時把握住其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抓住城市空間形態變化趨勢,提出全力打造以珠江黃金岸線為紐帶的精品城市,全力建設以新基建為代表的城市基礎設施,以全新的城市面貌吸引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產業集聚發展。

在“智能化+數字化”升級之路中,“魚珠樣本”為國內區塊鏈產業發展作出重要示範,也再次見證了這裡如何一而再、再而三搶佔新興產業的風口,不斷釋放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院士領銜項目落戶 中科院大所強所集聚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以開放基因、創新實力和優化的營商環境,不斷吸引中外院士紛沓而至,吸引了不少由院士領銜的項目。

如今,由中科院院士鄭志明領銜的廣州市區塊鏈研究院已落戶該區,將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將學術優勢、技術優勢轉化為新一代數字經濟產業優勢。

“(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將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領域的學術優勢、技術優勢轉化為新一代數字經濟產業優勢,為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貢獻一分力量。”鄭志明教授專門發來視頻致辭。

據廣州大學副校長張其學介紹,鄭志明院士團隊研發的區塊鏈1.0平臺已經被天津海關使用,服務於國際跨界的貿易。接下來研究院將進一步提升這個平臺,並研發新的性能評測平臺和安全評測平臺。

“黃埔區的技術創新氛圍和營商環境都非常好,集聚了許多科技創新企業,我們應該強強聯合,將技術落地,促進企業去解決未來發展中的‘卡脖子’問題。通過對相關的人工智能、互聯網和大數據的企業產業轉型升級,來共同促進黃埔區的數字經濟發展。” 張其學說。

目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引擎,加快推動1個以上大科學裝置、10家以上中科院系列科研院所、100家以上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級企業創新平臺落地。

據統計,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納米國家科學中心)、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中科院自動化所廣州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研究院、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等7家中科院大院強所已集中落戶,下一步還要引進一批國際知名高等院校共建特色學院和研究生院,全面開展人工智能、先進計算架構、芯片設計等領域的核心技術攻關、關鍵產品開發,為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供重要平臺支撐。

軟件CBD開業運營 區塊鏈5G迸發旺盛活力

在當天開業運營的項目中,中國軟件CBD無疑是最受矚目。其總投資50億元,佔地1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是國內唯一一個以區塊鏈高科技產業為依託的國家級創新軟件產業示範基地。

中國軟件CBD投資方、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總經理趙光南介紹道:“我們將重點把它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信息技術的集聚區,將會對廣州乃至廣東的‘新基建’,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項目投產後,將引進500家軟件企業和4萬名員工,帶動上下游產業營收約2000億元,稅收貢獻約達10億元。

據瞭解,截至3月26日,已初步有10餘家企業意向入駐中國軟件CBD,關聯區塊鏈醫療、互聯網基礎服務、移動解決方案、平臺化運營等多個數字經濟領域。此外,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兩家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先後於3月正式進駐CBD辦公,並將相關實驗室、適配中心同步落戶於此。

飛騰總部目前為中國三大國產CPU芯片研發商之一,連續3年6次“霸榜”全球第一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的芯片供應方。“飛騰入駐中國軟件CBD旨在建立飛騰華南總部,將服務華南的飛騰業務。目前,有很多慕名而來的企業,像系統支持、板卡生產等企業都會落戶到園區,我們相信飛騰落戶對推動大灣區信息化產業建設有良好的幫助。”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華南基地籌備組負責人吳衛華說。

在中國軟件CBD產業部負責人黃思遠眼中,中國軟件CBD的輻射力和龍頭帶動效應極大,像飛騰和統信兩個項目都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將會帶動十幾家企業入駐園區,形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高地。

在可預見的未來,以中國軟件CBD為龍頭項目,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對接國內外重點軟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業創新平臺,促進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以及金融、供應鏈、工業互聯網、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場景應用發展,為“智造”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新動能。

【重點項目】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 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總部園區

項目計劃總投資40億元,總體建設面積60萬平方米,包括納米科技核心研發區、中試孵化區與生活配套區,建成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納米科技核心研發高地。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

項目計劃總投資4億元,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共建,建設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建設21萬平方米專用科研樓及配套廠房,重點打造太赫茲創新前沿科學平臺。

國機智能園區一期

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建設面積12萬平方米,主要對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現有用地進行開發建設,依託國機智能的技術優勢和行業領導地位,建設產業園區,孵化和培育智能產業項目,打造智能產業重要載體平臺。

中國軟件CBD

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將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信息技術的集聚區,對接國內外重點軟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業創新平臺,促進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以及金融、供應鏈、工業互聯網、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場景應用發展。

新松國際機器人產業園

項目計劃總投資8億元,建設面積約17萬平方米,建設新松亞太總部,對接、引進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先進技術及高端人才,建設國際高端創新平臺,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領域開展創新研發、生產製造、應用推廣、招商引資、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構建完整的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生態鏈。

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