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農村,一直就有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一說,現在還適用嗎?

三農問題探討者


答案是肯定的,相當適用。只不過,從掙錢的多少看,那就要看你的手藝屬於何種性質。

在二三十年前的農村,只要你有一門手藝,諸如木工、石工、泥瓦工、鐵匠、裁縫、剃頭匠、接生婆、赤腳醫生、風水先生、道士先生、算命先生等等,都很吃香,平順年更順利、更找錢、更富有,災荒年餓不死,反正比沒有手藝的人強多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原來農村很青睞的產品都被相關製造業所代替。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無論社會如何發展,這些手藝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只是從掙錢的多少看,手藝之間有本質的區別。

現在,我們根據掙錢的多少將這些手藝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掙錢較多。木工、石工、泥瓦工、風水先生、算命先生掙錢都較多,在我們家鄉,平均每天200至500元不等。

第二類:掙錢較少。裁縫、剃頭匠掙錢較強的少。多的每天可達100至200元,少的每天幾十元。雖然如此,但是按月算,又比一般小工掙得多一點。

第三類:掙錢最少,甚至失業。接生婆、赤腳醫生就屬於此類,在這裡不用一一贅述。


新時代的奮鬥人


荒年餓不死手藝人這個說法現在還適用不適用?這個問題我說說我的看法

在過去的年代,由於大部分都是農業社會,人們靠天吃飯,災荒年特別多,這個時候有一個手藝,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古代還有一種說法,叫手藝不如口藝,口藝就是現在唱歌的,過去就是賣藝的,雖然過去戲子社會地位低,但是畢竟養家餬口是沒問題的,

在回頭說一下手藝,過去災荒年的時候,會一些手藝的人比如,木工,瓦工,鐵匠,郎中,燒窯的,編席子的,等等,他們可以在災荒年出售一些自己的手藝品,來換取糧食,來度過災荒年,所以在古代學門手藝也是很不容易的,比如木工,在古代的時候要想學習木工,必須拜師幾年才能出山,所以在過去,有手藝的人家裡一般都富裕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那麼過去在農村的手藝現在還管用嗎?答案是當然管用,不過看什麼手藝了,你比如木工,瓦工,現在在大城市工作還是比沒有手藝的人掙錢多,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手藝人還吃香嗎?答案是,有手藝還能走遍天天,不過現在的手藝人不在侷限於手工製造業,現在手藝人的名稱也改變了,叫互聯網創業者,叫程序猿,叫TL,叫工程師,叫磚家,等等,遇到災荒年這些人還是餓不死,比如今年就是災荒年,但是這些所謂的現代手藝人就沒事,



不管什麼樣的災荒年,手藝人只要與時俱進,總體來說還是比沒有手藝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27efdb3baae43e6a40e077baacd0f9e\

怡瀾軒


我看對,是個裁縫在城市小角落有一個縫紉機,一天可以賺不少錢,是個理髮師一天也可以賺二三百。是水工,電工等等都比沒有手藝的人賺錢多。


手機用戶橫渠閒人


技多不壓身,有手藝的人到哪都有口飯吃,到現在同樣適用。現在有手藝的人薪資都很高,農民工得薪資也300元以上一天,一些農業經理人的年薪甚至達到了30萬,所以,想學手藝的,可以趕緊學!

專注三農,洞察商機!三農洞察致力於為您分享農業道路上的致富商機、實用技術、市場趨勢,關注我們,三農路上不迷路!


三農洞察


在過去的農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和聽到各種手藝人的吆喝聲,如:箍桶喲,修傘喲,剷刀磨剪刀喲,還有就是木工,瓦工,油漆工,剃頭匠,打稻蘿補墊子的蔑匠等等等等,當時的手藝人可以說是充滿了整個社會!

那麼在那個年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手藝人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在那個以糧為綱的年代,新中國的工業才剛剛開始,而且那時大多數是國營企業和事業單位,就算社辦廠和隊辦廠也是少之又少!如果根公社領導和大隊幹部有關係的人,想進廠裡去上班,對窮苦百姓來說,似比登天!所以,父輩們知道種田即苦又累,還沒有出頭之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他們就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為人上人,就選擇讓他們各自學習一門手藝,來擺脫種田之苦!

二,自古就有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一說!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也經常的遇到災荒之年,他們自己在飽受飢餓的同時,也的確瞧見餓死了很多的種田人,而那些有手藝的人,可以憑藉著自己的一門手藝,出遠門去逃荒,利用自己的手藝掙的一碗飯吃,而不被餓死,等到災荒過去後,他們又回到了故鄉,再從事以前的生活和工作!這一切的一切,父母們都看得真真的,所以農村才有了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一說!

在那個沒有工業,沒有機械化的年代裡,手藝人的確是挺吃香的!但是,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現代化時代,很多的傳統手藝都被機械化設備所取代!導致現在的農村木工,蔑匠,箍桶匠和剃頭匠以經失業!而應運而生了新時代的手藝人,如:電腦程序員,打字員,會計師,律師,電商,職業農民,等等等等,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只不過是淘汰了不適用的傳統手藝而已!這句話相信能夠適用在任何時候任何年代!

本人觀點!


三農問題探討者


我們這裡是這麼講:“天干(天旱)三年,餓不死伙頭軍。"“伙頭軍”指廚師及相關人員。座標:湖南株洲。


用戶7660221802089


現在都是怎麼了?不是擔心糧食問題就是擔心會不會發生像以前一樣的荒年。您老這是白操心啊,社會是進步的,今年可是國家脫貧戰的重要一年呢,我們能不能想點好的。我認為啊,不管怎麼說,農村也好,城市也罷,不會出現想以前那樣吃樹皮,野菜的時代了,更不用說出現荒年,餓死人的情況了。

不過農村手藝傳承確實有那個條件的話,可以傳承下來。比如你家裡或者村上,那些傳統文化的手藝。如果自己喜歡哪行的話確實可以學一學。中國現在好多傳統文化都已經斷了傳承。我們村上以前那些木工,手藝工,現在都沒人學了。尤其是到了我們80.90後這一代,不說手藝呢,連地都不會種了。

在我看來,如果你是喜歡手藝這方面的技術是可以學一學的,如果是靠手藝來賺錢的話,是很難學下來的,不讓就不會有很多傳統手藝斷了傳承了,學傳統手藝,不僅要能吃苦,而且需要時間沉澱。

最後,還是那句話,如果喜歡就去學學。如果是擔心那句諺語的話,不用太恐慌,糧食不是問題,錢包才是問題。


農村創業高華


在農村確實有大荒之年餓不死的手藝,做人要有智慧,不能不學無術,百藝好藏身,七十二行,行行岀狀元,只要肯學,閒時學來急時用,學會好幾行在身,就算時代如何變遷,生活如何艱苦,所學的東西,總會有一行是能夠用得著的,大荒之年餓不死的都是頭腦精靈,手腳靈巧的人。


老唐九叔


現在還是不餓手藝人。


用戶113199433044


父母留下金銀百斤,不如薄藝在身。有藝在身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錢袋子,不論過去與現在都適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些手藝逐步在淘汰,在選擇學藝:要緊跟時代腳步,要有長遠眼光。如果不加選擇是藝就學,就是學有所成也派不上用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