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不要讨好别人,努力保持自我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不要讨好别人,努力保持自我

做人,首先要善待自己

导语: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2006年由中岛哲执导的一部的剧情歌舞类电影。影片梦幻般的色彩画面和部分特效场景,像极了一部唯美的MV。

电影一经走进大众视野,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影片主演中谷美纪也凭借此片斩获了第30届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奖项。

电影主要以松子的侄子角度向观众叙述松子的悲剧一生,故事跌宕起伏,悲悯伤感的情节更是让人潸然泪下。

影片中,松子对生活态度,爱情的追求,单纯善良的品性,与她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份对比,也给每位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心灵震撼。

我们在唏嘘松子悲剧人生的同时,也不禁反省着自己的人生。

“生而为人,对不起。”是松子写在小纸条上最令人痛心的话。

也许松子走到最后也开始明白,她这一生所有所有的悲苦,起源是父亲的偏爱,而后来,都是因为迷失自我,亲手扭曲了所有的情爱,迷失了自己的一生。

因此,生而为人,不用讨好别人,要努力保持自我。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不要讨好别人,努力保持自我

做鬼脸来讨好别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一、为讨父亲一笑,松子经常做鬼脸——失去了纯真的自我

松子的家中有三个孩子,她是长女,有一个弟弟还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妹妹。在松子看来,父亲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妹妹身上,对她却很冷漠,松子从小缺少父爱,她把这一切归咎于她的妹妹。

她渴望被爱,愿意用自己所有的努力来换取父亲的笑脸。她发现每次做鬼脸的时候父亲都会冲着她扑哧一笑,也许只有这样逗父亲笑,才能感受到父亲的关注,心理得到满足。

长大了松子,也因为这种习惯,在任何她觉得手足无措的时候摆出那样奇怪的表情,也许她认为上帝也会被这个鬼脸逗笑,然后放过她,但是现实就是残忍得可笑。

克里斯多福·孟在他的《亲密关系》里所说:“你要认清自己是一个有能力追求幸福的人,你不需要从你的配偶那边获得一些关注,获得一些特殊的照顾。”

所以,松子的童年,是一直把父亲的关注视为自己的全部,只要有一点点偏失,就会把这种愤恨转化到妹妹身上。

愤怒让松子失去了纯真的自我,童年留在她心里的是失落和埋怨。内心没有笃定的自信,也自己毁掉了成长的机会。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不要讨好别人,努力保持自我

缺爱的童年,长大后一直在不断地追寻

有人说松子的悲剧人生是原生家庭,缺失了父爱所造成的。

也许有此方面的原因,但在笔者看来,最终导致松子悲剧的还是自己的选择。

比起松子原生家庭,《风雨哈弗路》里的主人公丽兹从小生活在贫民窟里,父母全都是“瘾君子”。她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父亲进入收容所,从此流落街头。但他从未放弃自己,迷失自我,也没有埋怨父亲,反而选择逆流而上,别人不爱,我却要以此抗争命运,最终实现绚丽人生。

但松子却不这么认为,她选择的是抱怨和偏执。

她努力的讨取父亲的笑,只是因为她缺爱、渴望被爱、害怕寂寞。

于是把本该纯真的自我变得扭曲和压抑。

影片中松子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付出了什么。”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合理化——自我安慰”。

意思是,人们总是用“充分的理由”来对事情做出解释,以排除那些令人痛苦不堪的可能。

说白了就是自我欺骗。

其实,原生家庭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可能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但它不会决定我们的人生模样。

与其把人生的期望寄挂在别人身上,不如勇敢出发,活成自己的骄傲与希望。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不要讨好别人,努力保持自我

为爱低到了尘埃

二、 飞蛾扑火的松子——失去了爱情中的自我

与其说“松子被嫌弃”,不如说“松子嫌弃自己”,她总想依附于人,也是因为她自己未成长为一棵大树。

长大后的松子,成为了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并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份爱情。但是善良单纯的松子为了帮学生阿龙顶罪,忍受了教导主任的性骚扰。之后又被学校辞退,被男友分手,回到家后,情绪失控,选择了离家出走。

之后和男作家同居,遭遇家暴,让她出卖肉体换取生活费。再然后成为别人的情妇,再次被抛弃。

没父亲疼爱的松子,一点的温暖就能让她心中充满甜的滋味。因此,不论被抛弃多少次,她都渴望被爱。

其实,内心寂寞的松子,她从未想过如何充实自我,而是寄希望于找到一个男人,能给予她生命与精神上所有的需求。

松子不明白,人生的幸福,其实不来源于声色犬马的灯红酒绿,也不来源于痴情肉欲的男欢女爱,而来自于精神的丰盈充实。

从被抛弃中坚强走出来的松子,又一次爱上别人,但是被骗钱,被出轨后,她动手杀掉了那个负心男。

最后本想自杀的松子,遇上了憨厚的理发师,于是不管不顾生活在了一起。然而东窗事发,被警察抓走,等待她的是八年牢狱生涯。

对爱情幻想的松子并没被命运击垮,她心里始终相信理发师是真爱她的,也一定会等她出狱。

幻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松子出狱后发现理发师已经结婚生子,她的心再一次漂泊无依。

命运有时候就是兜兜转转,时过境迁,松子又遇上了当年包庇的学生阿龙。此时的阿龙是一个整日靠打打杀杀的小混混,但松子还是把盲目的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阿龙,原以为能相伴到老,没曾想阿龙入狱,出狱后因不想连累松子,也与松子分手。

很多人都说,松子的悲剧,源于她遇人不淑。她人生中遇到的七个男人,有的玩弄她,有的利用她,或许有人真的爱过她。

可是在笔者看来,松子的悲剧是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自我意识,她永远只会把心灵的渴望寄托于男人。

松子并不知道,人生本就是一个孤独的旅程,没有谁会成为谁永远的避风港。

卡耐基说:“独立的女性自身带着创造幸福的能力,爱情对于她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

一次次的飞蛾扑火,一次次的被抛弃,让松子因为爱忽视了自己的需求,逐渐成为别人的依附。然而一旦失去这份保障,她就会“消失不见”,在爱情中迷失自我。

贝弗利·恩格尔把这些情感虚弱的女人叫做“消失的女人”。而这些女人,都是迷失自我,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女人!

其实,读过松子的故事才知道,生活中如果一旦失去自我,真的可以致命。

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个人只有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所以,你希望别人如何来爱你,那就先用这样的方式来爱自己。

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你是为自己而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不要讨好别人,努力保持自我

女人,一定要保持自我

自暴自弃的松子——失去了生命的自我

被阿龙的一拳打倒后,至此松子也被生活彻底击垮,不再工作,整日躺在房间里看电视,蓬头垢面,不爱整理的松子变成了一个臭烘烘的被所有邻居嫌弃的怪人。

即便她在51岁时,内心还有对男子偶像团体的追求,但那也只是她一厢情愿罢了。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三毛的这句话放在此时的松子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松子来说,心已经没有所属。人生的追求也已经变得荡然无存。

此时的她已经精神失常,去医院看精神科医生,偶遇当年的闺蜜。晚上,她会想象着为死去的妹妹理发,又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但一切好像都来的那么悲情。

当偶然遇到几个中学生时,她又变成了那个充满活力爱多管闲事的松子,她劝他们早点回家,结果被一个中学生用棒球棍击倒在地。

是的,这次她没有再站起来。松子变成了一只蝴蝶,经过侄子身边,飞回遥远的过去,飞回松子短暂的又丰富的一生。

松子在被爱抛弃,悲情,痛苦,或者是走向堕落中体验了人生。

最终也没懂得好好爱自己一回。

她永远不明白,当一个人有能力自己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从容美丽,才是最好的自己,才能找到最好的自我。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生而为人,不要讨好别人,努力保持自我

生而为人,一定要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结语

松子在生命这场修行中,从一个火坑辗转到另一个火坑,最终堕入自我迷失的深渊,了却了此生。

可是,松子也用自己悲剧的一生,给所有人上了一节血泪人生课,尤其是爱情中的男女。

她让我们知道,女人一定有独立的自我意识;拥有精神的丰盈,自信充实;懂得自爱,实现自我价值。

时刻保持独立的自我意识,就不必取悦和依赖别人,更有底气任性地挑选自己的人生;

拥有精神的丰盈,就能在朴实而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自由与安宁,自信而充实;

懂得自爱,只有爱自己,才能让被别人爱。

生而为人,不要去讨好别人,要努力保持自我。

我是 ,喜欢简单的文字,简单的生活。欢迎关注和倾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