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38毫米小球到改成40+塑料球,技術打法有什麼變化嗎?

乒乓球球


乒乓球從38mm改成了40+的塑料球,運動員的技術打法已經是煥然一新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呢?

因為乒乓球一開始使用的材料是賽璐璐,而且直徑是38mm,那時候是鄧亞萍劉國樑的時代,都是以顆粒膠打法為主,當時的弧圈還沒流行起來,都是近臺快攻打法,以速度見長,臺內小球回合比較多,不像現在大開大合的對抗,感覺以前38mm時代的乒乓球更費腦子一些,現在的40+時代更費體力一些。

除了上面所說的體力方面的區別,打法上還是有本質上的改變,以前38mm是以快攻為主,現在40+是以弧圈為主,快攻打法也有,但是不多,而且成績不算很突出,而這兩個時代中間的40mm時代是快攻和弧圈並存,那時候使用的是40mm的賽璐璐球,打法比較靈活多變,快攻和弧圈都能並存,但依然是弧圈打法更佔優勢。

不過從38mm變成了現在的40+,打法是越來越趨向暴力了,從前的打法是顆粒打法,近臺快攻為主,速度佔優,臺內小球比較細膩,而且直拍打法也比較多,亞洲運動員比較佔優勢,歐洲運動員成績一般,除了部分特別的運動員,比如瓦爾德內爾。

現在40+時代,打法真的已經很不一樣了,過去的臺內球基本都是擺短,劈長,現在直接來一個反手擰拉,即使是正手小三角的球依然移動去正手位使用反手擰拉然後進入相持,這個就已經跟過去很不一樣了。除此之外,過去38mm的時候,相持球並不多,回合很少,都是一兩板就能解決戰鬥了,現在40+時代卻很難了,自從材料從賽璐璐變成了ABS,球的直徑也變大了,球的速度旋轉都有所下降,這個對於運動員來說相當於延長了反應時間,準備更充分,尤其是歐洲運動員,對於他們,改球是更能發揮他們的特長。

當然除了以上說到這些,打法上還有其他的變化,比如正反手的關係發生了變化,過去是得正手得天下,現在卻不能這麼說了,就連六邊形戰士的馬龍也採取了不一樣的接發球站位,過去他是站位在反手的,為了突出正手,現在他已經改用中路偏反手的站位,這足以證明現在反手的地位了,所以現在是反手得勢,正手得分的時代,專業運動員誰的反手強誰的成績就靠前,看現在樊振東,還有之前的張繼科,他們都是反手特別強悍的運動員,所以他們的成績突出,反觀方博就差一些了,還是比較突出正手,反手還是偏弱,所以方博的一旦遇到反手強的運動員他真的不好受,反手會一直被壓著打。

所以說正反手的側重點跟過去是不一樣了,現在強調的是兩面均衡,過去是突出正手,這也是改球之後打法發生了變化之一。


狂魔話乒乓


我是第六人,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乒乓球這些年確實發生了很多變化:從38毫米變為40再到40+,從賽璐珞球到醋酸纖維素球再到如今的ABS新塑料球。如題主所言,每一次改革都會給這項運動帶來一些變化,下面第六人一一道來。38毫米變為40+塑料球,技術打法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乒乓球技術中包含五大要素:旋轉、速度、力量、弧線和落點。我們先分析下球變大後,對這幾個因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球變大後,帶來的最直接變化就是球的旋轉和速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據分析,旋轉下降的成分要比速度更加明顯。

既然旋轉和速度這兩大要素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想提高擊球質量,剩下的三大要素力量、弧線和落點就顯得更加重要。

第一,對於力量的使用要求更高了。

原來能一板定乾坤的球,現在拉(打)不死對方了,所以想著更接近以前的速度和旋轉,你就要進行體能訓練,儘可能的把自己的力量提上去。事實上,國乒已經將體能訓練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專門請了外國體能教練來幫助我們主力進行科學訓練,取得不錯的效果。能感覺到主力選手在比賽中對力量的使用更加突出。

第二,對於弧線的運用更加講究低平。

不管是拉弧圈這樣的進攻技術,還是擺短、劈長、擰拉等接發球技術,抑或轉不轉發球技術,弧線最起碼不能冒高,因為旋轉下降了,對方敢於發力進攻,所以球稍微冒高就會給對手搶攻機會。尤其對於擺短技術的使用,現在球大了,很難擺住,對於手指手腕的發力要求更加細膩,因此對於弧線的控制比以前更加苛刻了。

第三,對於落點線路的控制要求更加精確。

如:正反手小三角、中路追身球、正手大空擋,反手底線長球等等,可結合自身的特長技術來牽制對手。比如日本的張本智和有一招很管用的技戰術:兇變直線,讓我們的主力吃了不少苦頭。

第四,旋轉和速度雖然下降了很多,但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裡我們把二者結合起來分析。

第六人認為:速度和旋轉是個矛盾體,同樣的力量擊球,速度上去了,旋轉就會被削弱一些,反之亦然。隨著球體變大和新材料的使用,在擊球手法上,現在要求拉球撞擊的成分更多一些,摩擦的力度相對少一些,在發力方向上,要求向前頂擦的發力更多一些,向上的摩擦發力相對少一些。

不難看出,現在的速度型打法有些剋制旋轉型打法,從成績上就能看出來,比如,國乒的陳夢、孫穎莎、劉詩雯和王曼昱,這幾位速度優勢更加明顯,像是日本的伊藤美誠更是“偏激”,基本上90%的力量用來攻球,大幅度的增加撞擊比例,正手拍擊和反手彈擊速度之快,壓迫感之強,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在比賽中很少用拉球的方式回球。而丁寧和朱雨玲的旋轉控制型打法則顯得相對吃虧一些。

案例說明:下圖為伊藤美誠和朱雨玲的一個回合較量,很明顯,伊藤美誠用速度壓制住了朱雨玲的旋轉。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並不是絕對的說速度就一定能贏旋轉,關鍵是看誰的擊球質量更高一些。

其次,對於快攻打法和弧圈打法的選手技術要求側重點更加明顯。

簡單地說,球體變大了,不可能指望一板兩板結束戰鬥了,因此必須有著過硬的相持能力才能得分。當然這不代表前三板不重要了,相反第六人認為現在的前三板技術要求更高,主要體現在對發球搶攻的要求和意識更強。

尤其對於快攻打法的選手,必須把前三板技術練的精益求精,這方面日本主力伊藤美誠做的非常出色,她的發球搶攻已經成為主要得分手段。

對於弧圈打法為主的選手,你必須夯實中遠臺的相持能力和攻防轉換能力,否則在快攻打法選手面前,你根本站不住腳。

案例說明:下圖為伊藤美誠的前三板搶攻技術,先是長下旋開路,故意讓弧圈球打法的顧玉婷先拉起來,然後自己接反手直線彈擊,直接得分。

還有,大球時代,正反手技術更加講究相對均衡,不能有明顯漏洞

如上所述,大球時代,上旋球的相持能力將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談到相持,就不得不提正反手的弧圈球技術,不管你是快弧打法,還是弧快打法,正反手兩面的上手能力和意識必須加強。

只要有一面存在漏洞,就會被對手摁在地上摩擦。舉例來說,你看日本的張本智和為何總是輸給許昕,甚至是輸給其他選手,他的反手是特長技術,但是正手存在力量不足、發力比較散的相對缺陷,所以一旦打到拼正手硬實力的時候,他就顯得發虛,這已經成為他輸球的重要原因。

最後,大球時代,對直拍的技術使用影響比橫拍更大!

之所以說對直拍影響大,主要是因為直拍打法比較倚重正手進攻技術,反手雖然有了橫打技術彌補了一定的短板,但是依然有漏洞可抓。看看今天的直拍大神許昕,反手能力已經得到很大強化,但是在對抗超一流橫拍選手時,人家還是會在他反手位做文章,世錦賽輸給法國名將西蒙-高茨,今年卡塔爾公開賽輸給英格蘭選手皮切福德,許昕很大程度上就是輸在了反手。

另外,大球時代,要求直拍選手擁有更加靈活的步法做支撐,因為想在中遠臺跟橫拍打相持對攻,除了許昕比較特殊外,其他的直拍很難佔上風。

而且,球越來越大,直拍原有的臺內球技術優勢下降很多,發球沒有以前那麼轉了,接發球擺短難度加大。

總的來說,進入到大球時代後,直拍選手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許昕之後,目前還真看不到未來的直拍接班人,嘆就一個字啊!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期待你的點贊和關注。


國球第六人


很多乒乓球愛好者在訓練時非常喜歡練正手進攻,認為正手強才能在比賽中贏得勝處。實際上隨著乒乓球容積的不斷變大,從最早的38毫米小球到40毫米大球,再到40+新材料塑料球,乒乓球的速度和旋轉也不斷減弱。與之對應的技術打法也在不斷的改革與變化之中。乒乓球技術也不是以前那種得正手者得天下舊思想能夠概括的,現代乒乓球發展已經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早在38毫米小球時代,中國乒乓球隊就是以 “正手者得天下”的最佳代表。那個時候“正手強反手弱”不但可以成為世界超一流選手,甚至能夠成就大滿貫。比如現在的國乒主席劉國樑就是直拍“正手強反手弱”的代表人員。小球球速快,相持回合少,基本上前三板就解決戰鬥。所以對那時的乒乓球選手正手殺傷力要求很要。

相反在小球時代幾乎沒有 “反手強正手弱”的超一流選手出現。究其原因,是反手技術照顧面積太少,又無法形成正手般的殺傷力,所以無法在小球時代取得優勢。

2000年奧運後改為40毫米大球,出球的速度、旋轉都比38毫米小球有所下降。正手的殺傷力明顯不如小球時代,導致正手優勢降低了很多,對相持能力要求提高了。這時就要求反手的能力要比小球時代更強。最明顯的變化是以正手為主的前後腳的站位,逐步演變成前後腳站位不那麼明顯,說穿了就是為了遷就反手,正反手打法趨向均衡。

在這個時代裡,孔令輝、王皓、馬龍等人是正反手均衡打法的代表人物。不過那時候正反手均衡還是有所傾向,比如王皓的反手要強於正手;馬龍的正手要強於反手。只不過他們解決了正手與反手技術差距過大的問題,形成第一技術與第二技術的關係。這個時候已經不能說“得正手者得天下”了。

現在的40+塑料球時代,球的速度、旋轉進一步下降,正手的殺傷力明顯更不如以前,相持來回球更多,對選手相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時候反手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張繼科就是“反手強正手弱”打法的傑出代表,並率先拿到了大滿貫,就很說明問題。當然張繼科能夠拿到大滿貫與當時接發球反手擰拉還沒有普及有很大關係,常常接發球反手爆擰就得分了。現在的張本智和、樊振東等人實際上都是“反手強正手弱”代表,而馬龍、許昕都是“正手強反手弱”的代表,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正手與反手不是主與次的關係,而是第一位與第二位的關係。所以他們能夠保持在超一流的行列裡。

在這裡說一下許昕。直拍反膠打法的許昕早期屬於典型的“正手強反手弱”,依靠超強的糾纏能力一直在超一流選手行列之中。改為40+塑料球后,許昕的反手弱點被無限放大,導致戰績不佳,特別是隊內打許昕都是一色的壓許昕反手、調正手。許昕經過痛苦的技術改進,完全放棄了反手的推擋改為直拍橫打,提高了反手相持與進攻能力。正手、反手由原來的“主次” 關係變成“第一位與第二位”的關係,在2019年迎來了大爆發,戰績突出世界排名重返世界第一。

綜上所述,現代乒乓球技術必須很好地解決得好正、反手技術兩者之間的關係,不要存在明顯弱點。形成技術上的第一位與第二位的關係,才更能在比賽中取得勝利。業餘乒乓球愛好者練習時要將一部分時間分給反手,不能按老思想光練正手,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水平。


乒乓球球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提的問題,乒乓球從原來的38毫米變為40毫米再改為現在的40+塑料球,球體直徑的變大、材質的改變主要導致球的旋轉變弱、球速降低。每一次乒乓球規則的變化都會對技術打法產生極大的變化,我認為其中主要的變化有以下幾點。

1、接發球方變得更加的積極主動

球體變大,材質改變使發球旋轉變弱、球速下降、發球時容易冒高,發球的威脅性下降,那麼接發球方就更容易採用擰拉技術、挑打技術、彈擊技術(生膠)等進行進攻,破壞發球方的發球搶攻戰術,接發球方變得更加主動了。

2、發球方發球後進行反拉的意識會變得更強

接發球方多用擰拉技術、挑打技術、彈擊技術(生膠)進行直接進攻,發球放就需要更多的考慮在發球時發半轉不轉球讓對手擰拉,進而反拉對手擰拉過來的球(打回頭球)。發球方具備傳統的發球搶攻戰術意識的同時將加強發球-反拉、反打的戰術意識。

3、接發球方搶拉半出臺的意識也會更強

由於發球旋轉、速度降低,增加了發球的難度,發球經常會出現冒高或半出臺的現象,所以接球方接搶半出臺的意識也會變得更強,使自己變得更加的主動。

另外,無容置疑比賽的相持球、多板球的概率會變得越來越多,比賽的觀賞性越來越強,比賽越發精彩了。運動員的相持能力也會越來越強了。

當然,規則的變化導致技術打法的變化會很多,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觀點,大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補充,大家相互討論共同提高。


枯vs木


結合目前的情況來看,40+新材料大球時代,還是以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為主,但是縱觀最近幾年的乒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苗頭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近臺快攻和顆粒膠打法開始復甦,由於新材料40+時代,弧圈球的旋轉降低,速度變慢,使得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靡中國的顆粒膠打法開始復甦,典型的像日本伊藤美誠反手使用生膠,在近幾年連續戰勝中國隊主力隊員,閃耀國際乒壇,取得不錯的成績,成為我們重點防範的外協會球員。


微微一信


快功換成打摩結合


yzxdh


小球變大球最大的區別就是球的旋轉速度明顯變慢了,現在主要是以進攻為主,當然球拍也會有所變化。


乒乓狂


上旋球的時代來臨,因為旋轉孱弱,帶來了多回合的相持,比賽更好看了


朱雷2020


40+的時代變化非常大,最簡單的就是整個球速的變慢,旋轉變慢,上旋球的回合更多了,對體能的要求更高了。


高興乒乓


變化很大。原來是對技巧上的要求,現在對力量的要求更高了。沒有力量,回球質量低,旋轉弱,速度慢,威脅小。現在的乒乓球打法風格變成了多回合對抗,更具有觀賞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