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下好“先手棋” 滿盤“大氣象 ” ——文安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紀實


下好“先手棋” 滿盤“大氣象 ”

——文安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紀實

穿行在文安城鄉,可以看到企業車間內生產如火如荼,重點項目工地奮戰正酣,田間地頭的農民忙著翻耕播種……精準有效的疫情防控之下,這裡處處充盈著春天的氣息。

數據為證:這個縣連續49天無新增確診及疑似病例,疫情平穩可控;今年以來,全縣16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開工復工,總投資達200.42億元,經濟發展動能更足;“四上”企業復工20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165家,復工率均達100%,穩住了經濟基本盤。

“冬天裡失去的,就要在春天裡奪回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文安搶佔先機、把握戰機,通過下先手棋、出硬實招,打了一場控疫情、促發展的漂亮主動仗。


“嚴”字當頭——織牢織密疫情防控網,盡最大努力科學救治患者

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擴散蔓延形勢異常嚴峻。

“這既是一場大戰,也是一次大考!”1月21日,文安縣委書記陳玉亮向全縣發出動員令——要堅定必勝信心,保持戰時狀態,堅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堅決奪取疫情防控戰爭的全面勝利。

以疫情為令,全縣上下迅速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縣鄉村三級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防控體制;抽調27個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強化溝通、協調聯動,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出征號角吹響,衝鋒戰鼓擂起。1月21日,全縣2萬餘名幹部職工進駐農村、社區,2萬餘名志願者深入基層一線,全面開展拉網式大排查,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構築起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堅固防線。

1月23日,距離萬家團圓的除夕僅有一天。在興隆宮鎮的四合村,疫情已經悄然來襲。兩位曾到武漢處理業務的村民,當晚相繼出現發熱症狀。該鎮黨委書記張向東冒著被感染的危險,親自帶隊進行現場處置,將 49 名密切接觸者全部轉運到集中隔離點。“全鎮所有村街從正月初一實施封村管理,對四合村立即實行軍事化管理,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他說。

“其他地方是阻擊戰,我們這裡卻是遭遇戰、保衛戰。”張向東告訴記者,該鎮共出現6例確診病例和1名無症狀感染者,目前已全部治癒出院,“我們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有效控制了傳染源、切斷了傳播途徑,成功將疫情牢牢關在了一個村子裡。”


【關注】下好“先手棋” 滿盤“大氣象 ” ——文安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紀實

文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包聯小區進出人員進行登記。


農村和社區,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我們運用創城網格化管理的辦法,讓創城‘網格員’秒變疫情防控‘網格員’!”文安縣副縣長王潤庫介紹,該縣抽調縣直74個部門對社區、農村實行成建制包聯,嚴格落實農村“二十一”條、社區“十五”條管控措施。同時,在無物業小區和村街各疫情防控卡點,搭建起402個箱式房,不具備搭建條件的則使用臨時帳篷,做到24小時值班值守,高度警惕疫情輸入。

“重點在排查,關鍵在管控。”文安縣城區街道辦事處有213個生活小區,常住人口6.7萬人,疫情防控任務異常艱鉅。疫情發生後,他們對所有小區開展網格化、全覆蓋排查,目前累計排查69.6萬人次,均未發現疑似和發熱症狀人員。“社區幹部全員在崗,樓棟長、單元長、平房片長、志願者等全員參戰。”城區街道辦組宣統委員張喜逢介紹,他們還通過微信群、手提式音響、LED顯示屏等宣傳防控知識,所有生活必需品都是社區工作人員幫忙代購,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切實把疫情風險降到了最低。

“社區幹部全員在崗,樓棟長、單元長、平房片長、志願者等全員參戰。”城區街道辦組宣統委員張喜逢介紹,他們還通過微信群、手提式音響、LED顯示屏等宣傳防控知識,所有生活必需品都是社區工作人員幫忙代購,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切實把疫情風險降到了最低。

“生命之託,重於泰山。”在文安縣醫院抗擊疫情首批發熱門診醫護梯隊護士長馬豔平看來,這八個字有千鈞分量。接到命令後,她來不及和家人告別,就立即奔赴診療一線,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口罩長時間繃住鼻樑、臉上勒出的血痕,對馬豔平來說,已經司空見慣。

疫情就是命令,醫院成為戰場!文安縣醫院副院長陳國林介紹,他們劃定專區設置發熱門診、預檢分診,抽調21名醫技人員組成專家組,安排專業醫護人員分五個梯隊24小時值守;對241名密切接觸者全部完成兩次核酸檢測,盡最大努力科學救治患者。

早預判、早部署、早落實,為文安疫情防控贏得先機。截至3月30日,該縣連續49天無新增確診及疑似病例,疫情平穩可控,為經濟社會秩序儘快恢復創造了有利條件。


“幫”字為要——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重點項目築穩發展壓艙石

疫情擴散蔓延,時間就是生命。春節期間,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晝夜不停,時刻牽動著1000多公里之外文安企業家的心。

大年三十晚上,文安縣一木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雷,接到來自武漢中建三局的電話,要求緊急定製1000套箱式活動板房支援武漢醫院建設。“員工不足、原材料缺乏,可謂困難重重。”但想到武漢乃至全國的感染病例在不斷攀升,他還是咬咬牙接了這筆加急單。

“每快一秒鐘,就給更多的人帶來希望!”張雷帶領員工們實行 24 小時兩班倒,全部吃住在單位。經過連續10個晝夜的奮戰,火神山醫院650套訂單提前一天完成,雷神山醫院350套訂單提前三天完成。直到最後一車產品運往武漢,壓在他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這是一次星夜奔赴的援建。“只要國家需要,我們責無旁貸!”天雅橋隧設備製品有限公司、一木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佳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緊急生產2500餘套箱式板房,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貢獻了“文安力量”。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態勢不斷鞏固拓展,文安迎來複工復產高潮,經濟發展正在回暖升溫。


【關注】下好“先手棋” 滿盤“大氣象 ” ——文安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紀實

3月25日,文安縣榮美、誠信、全來發等大型商廈統一恢復正常運營。圖為榮美超市菜品區員工正在整理新鮮蔬菜。


3月20日晚,在文安縣孫氏鎮譽美塑料製品廠生產車間裡,工人統一佩戴口罩,工位間至少保持 1.5 米以上距離,正在加班加點生產84消毒液包裝瓶。該廠總經理崔振興說,目前每天能生產1.3萬個包裝瓶,主要供應天津某84消毒液生產企業,真正做到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發展。”

疫情發生以來,文安縣委、縣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精準施策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截至3月21日,文安縣207家“四上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165家,復工率100%;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復工 27 家,復工率 100%;限額以上服務企業22家,復工率81%。在文安,企業蓬勃發展的節奏正有力跳動著。

“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文安縣委副書記、縣長任華山介紹,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該縣立足“早”、突出“實”,果斷推行組建一個工作專班、派駐一批特派員、推行一套審驗手續、破解一批覆工難題、落實一批惠企政策的“五個一”工作機制,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十二項措施”等一系列惠企硬核措施,積極主動為企業紓困解難,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凱躍集團是該縣重點工業企業,受疫情影響,面臨資金週轉、融資乏力等難題,企業發展陷入困境。“有困難找特派員!”駐企特派員王明明瞭解情況後,立即上報縣科工局。該局立即組成工作專班,與廊坊銀行溝通協調,確保第一筆3000萬元貸款及時到位,解了該公司燃眉之急。

針對縣域內企業數量大、分佈廣的實際問題,該縣探索依託“河北翼企復工”APP,實現復工企業網上自主申報,全面簡化鄉鎮審批流程。史各莊鎮企業復工復產專班組長範常來帶領專班組成員緊張核對企業填報信息,僅一天時間,該鎮就有14家企業通過“河北翼企復工”APP申請復工,做到了“當天申請、當天指導、當天復工”。

3月2日,伴隨著現場機器的陣陣轟鳴聲,總投資15億元的廊坊賀陽高級中學建設工程項目正式開工。當天,文安縣6個重點項目舉行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達35億元,當年計劃投資10.6億元。

沒有項目支撐,就沒有發展後勁。今年以來,文安縣堅持“外引項目、內優環境”,明確全民招商、精準招商理念,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生命線工程,全力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

今年以來,全縣16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開工復工,總投資達200.42億元。此外,加大天環現代商貿智慧物流廣場等36個億元以上續建項目建設力度,總投資281.3億元,積極拉動有效投資;加快北京雲泰大數據中心等33個計劃開工項目建設,總投資282.9億元,確保按期開工建設;積極推進恆大大運河系列項目等25個前期洽談項目,儘快實現簽約落地。


“實”字著力——危難時刻黨員先行示範,奪取控疫情促發展雙勝利

“我是黨員,我先上!”在文安的醫護防疫場所、路口執勤卡點、社區農村入口等戰“疫”一線,700多面黨旗迎風飄揚,659 支“黨員防控服務隊”衝在前,8600餘名黨員齊上陣,築起群防群控“鋼鐵長城”。

連日來,城區辦的45名黨員胸前佩戴著黨徽,晝夜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織密疫情“防護網”,甘當居民“服務員”,築起生命安全的“守護牆”;興隆宮鎮 600餘名黨員挺身而出,穿上紅馬甲,戴上紅袖標,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孫氏鎮黨委創新防控機制,抽調班子成員和紀檢人員組成 3 個檢查組,對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交叉互查”,進行約談通報,真正做到了嚴防嚴控、不留死角。

“黨政班子成員既掛帥又出征,駐村(社區)第一書記充當領頭雁,選派精銳力量組建黨員突擊隊,結合駐點普遍直接聯繫群眾,分片深入防疫第一線。”陳玉亮告訴記者,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黨徽在防控戰場熠熠生輝,文安戰“疫”堡壘堅不可摧。


【關注】下好“先手棋” 滿盤“大氣象 ” ——文安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紀實

文安縣交通運輸局認真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文安縣交通運輸局在保障公路交通通暢有序的同時,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紮實做好交通防疫檢測工作。


生產一線也是戰“疫”前線。疫情之下,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分包重點企業,24個縣直單位成立61個包聯服務小組,300 餘名幹部打好問題“殲滅戰”,“黨建+企業”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他們還採取政治激勵、組織激勵、工作激勵、精神激勵等多種形式,注重在一線考察識別、選拔使用幹部,有力推動黨員幹部在一線“應考”“答卷”,用“暖招”“實招”幫扶企業復工復產。

人手不足,復工復產企業怎麼辦?“為保障企業安全復工復產,我們決不能出絲毫差錯。”文安經濟開發區駐廠員馬昊親自開車,連續三天奔波於北京牛欄山鎮、北京京日東大食品有限公司等員工所在地,將102名員工從“家門”接到“廠門”。

企業復工復產,金融保障不可或缺。小務農場黨委書記陳凱琦積極幫助企業申請建行“抗疫情穩增長惠民生”金融支持資金。目前,建行文安分行對一木、天雅兩家箱式房企業各發放500萬元貸款。“資金不愁,用工有保障,我們這裡的37 家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陳凱琦說。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就是要讓‘真金白銀’財政政策,落到急需處、落到關鍵處、落到實處,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硬核’支持。”文安縣科工局副局長石金路如是說。

2月28日,陳玉亮在全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進度,關鍵在實字上下功夫。要杜絕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堅決防止各條線多頭重複向基層派任務、要表格,讓基層幹部騰出更多時間精力抓工作落實。”

2020 年,走過六年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迎來中期目標收官之年。文安將堅持不懈促協同,借勢雄安快發展。特別是把服務雄安、借勢發展作為主攻目標,從規劃、產業、交通、生態、防洪等五個方面,與雄安新區開展多領域、深層次接軌合作。同時,堅持外引項目、內優環境,著力打造中國北方綠色環保人造板產業基地,積極謀劃北京現代產業園,承接中試孵化、科技成果轉化和高端裝備製造等北京外溢和雄安配套產業項目,實現城市經濟發展的多輪驅動。

戰“疫”仍在繼續。“黨群同心、眾志成城”的生動實踐,在文安構築起堅實的紅色防線,凝聚成抗擊疫情、加快發展的磅礴力量!陳玉亮表示:“我們將以最周密的安排、最硬核的舉措、最到位的服務,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落實,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