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搶購衛生紙”的經濟學解釋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口罩等商品在日本各處售罄,連衛生紙也陷入缺貨狀態。口罩被賣空或許還能想象,但囤積衛生紙的現象也在中國大陸、意大利、香港、新加坡、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全球範圍內出現。在美國,搶購熱潮甚至波及消毒液、感冒藥和食品罐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搶購現象呢?讓我們嘗試用經濟學的理論來思考一下。

日經中文網:“搶購衛生紙”的經濟學解釋

什麼是“壞的均衡”機制

可以作為參考的是遊戲理論“納什均衡”。該理論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提出。

以衛生紙為例,通常處於“需要的人才會去買”的好的均衡狀態。但是在某個節點,“其他人搶著買的話自己的利益將受損”的擔憂情緒升溫,於是轉向“大家都搶著去買”的壞的均衡狀態。


乍一看,這讓人感覺是不合理的行為,但實際卻是大家追求自身利益的結果,即“合理的恐慌”。東京大學教授松井彰彥表示這就是此次混亂的本質。和銀行擠兌現象一樣。

但是,為什麼偏偏是衛生紙呢?松井教授認為,容易成為搶購對象的一般是“沒有的話將很為難的東西”。存款和口罩都是這樣的東西。而對於“其他沒有的話將很為難的東西”,人們聯想到了衛生紙。

此時,信息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從一種均衡向另一種均衡過渡受“其他人如何行動”的預期左右。

此次,從口罩聯想到衛生紙受“衛生紙的進口將停止”的傳言以及網上高價轉賣的現象,還有衛生紙缺貨的報道的幾個因素的共同影響。這些因素加深了人們對“大家都會搶購衛生紙”的預測,最終引發了“自己不買的話利益將受損”的行動。

“信息”至關重要

如何從“壞的均衡”回到“好的均衡”呢?松井教授表示,“有必要讓大家都覺得搶購沒有意義”。人們的意識和左右意識的信息顯得至關重要。從這種意義上說,在出現衛生紙的搶購潮後,日本政府反覆強調“大部分衛生紙為(日本)國產”、“供給體制健全”的做法是正確的。

但是,人們是否相信政府的闢謠則是另一回事。要想說服大家,需要強有力的信息,估計要到商品真正的重新出現在商店貨架的時候人們才會相信。

提到搶購衛生紙,不禁讓人想起日本石油危機時的混亂。據稱當時的混亂最早出現於大阪。1973年秋季,以傳聞為導火索,超市門前排起長隊,媒體報道後,恐慌擴大至日本全國。在物資短缺的擔憂原本就在擴散的背景下,可以說人們搶購衛生紙絕非偶然。

日本的這一混亂還波及到美國。當地電視臺的人氣節目將這一情況作為趣聞報道,第二天衛生紙也從美國的超市消失。儘管供應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衛生紙卻在幾個月內一卷難求,作為物資短缺的象徵令人印象深刻。

日經中文網:“搶購衛生紙”的經濟學解釋

還有2018年的臺灣。零售商以加拿大的深林火災等為由,顯示出上調衛生紙價格的意向後,出現了搶購衛生紙的現象。儘管是全球性的原料價格上漲,但當時反應激烈的只有臺灣消費者。這也反映出搶購衛生紙主要受心理因素影響。

歷史上同樣的經濟現象反覆重演

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指出,有特定模型的言論和經濟現象在歷史上反覆重演。例如“機械奪走人類工作”的言論。就如當下“人工智能(AI)將導致失業”的言論一樣。席勒教授指出,這些言論隨著時代的變遷,如同病毒的突然變異一樣改變細微部分,然後出現大流行。

“衛生紙將缺貨”的言論也是其中之一。不安喚醒了過去的恐慌記憶,跨越時代和國界廣泛傳播。可見,正是對病毒的恐懼引起了可以稱之為“言論病毒”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