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駿與唐初統一戰爭 ——《駿馳驥驤——中國傳統馬文化展》展品介紹

馬為人類服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在人類所留下的每一個腳印旁,都可以找到馬的蹄痕。馬在農耕畜力、交通承載、歷代戰爭中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見證了一個個王朝的更迭和文明的興衰,經歷著幾乎所有人類戰爭的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併為此立下“汗馬功勞”。

“項王有踏雪烏騅,關公有嘶風赤兔”。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幾乎每一位英雄人物或征伐山河的帝王身邊,總有駿馬存在,其中,聞名於世者,昭陵六駿也。

談到昭陵六駿,不得不提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一生征戰無數,為唐朝的開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善於組織輕騎突擊,打亂敵人的戰鬥部署,造成局部優勢,進而奪取全局勝利,軍事才能可見一斑。李世民自己騎乘的戰馬,往往是不披具裝的,這側面表現了當時不披具裝的輕裝騎兵在軍隊中的地位,“昭陵六駿”可為證明。

貞觀10年,唐太宗下令修建陵墓時提出“朕所乘戎馬,濟朕於難者,刊名鐫為真行、置之真形”。為紀念六駿,李世民請畫家閻立本和工藝家閻立德以寫實的手法,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這六塊石刻每塊寬約2米,高約1.7米,位於陵墓北面祭壇的東西廡房內。擺放順序是從東屬特勒驃,青騅,什伐赤,西屬颯露紫,拳馬騧,白蹄烏。值得一提的是,馬頭的方向均朝向唐太宗的陵墓。不過目前,“拳馬騧”和“颯露紫”在1914年被賣入美國,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青騅”、“特勒驃”、“什伐赤”、“白蹄烏”也曾遭不法分子打碎和販賣,幸而在盜運過程中被截獲,經修復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碑林博物館後又製作了“拳馬騧”和“颯露紫”的複製品,將六駿聚齊,供世人參觀。

白蹄烏

BAI TI WU

昭陵六骏与唐初统一战争 ——《骏驰骥骧——中国传统马文化展》展品介绍

白蹄烏,通體為黑色,只有四個蹄子為白色,是六駿中最早與李世民出現在戰場的寶馬,是李世民征討薛仁杲時所騎乘,而征討薛仁杲正是唐朝統一戰爭的開篇。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接到軍令後便騎上白蹄烏,晝夜奔襲兩百餘里,一路殺將而去,徹底消滅了盤踞在今甘肅蘭州、天水一代的薛仁杲勢力。對白蹄烏,唐太宗讚道:“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特勒驃

TE LE BIAO

昭陵六骏与唐初统一战争 ——《骏驰骥骧——中国传统马文化展》展品介绍

特勒驃,周身為黃白色,嘴部微微泛黑,是李世民率軍回援山西, 平定劉武周和宋金剛時所騎乘。在與宋金剛部的追擊戰中,特勒驃跟著李世民連續作戰,最多時一日酣戰八場,最終徹底消滅了敵人。對特勒驃,唐太宗有詩云:“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入險摧敵,乘危濟難”。

颯露紫

SA LU ZI

昭陵六骏与唐初统一战争 ——《骏驰骥骧——中国传统马文化展》展品介绍

颯露紫,周身呈紫色,是李世民與王世充對戰時所騎乘。李世民騎著颯露紫率數十名親兵直插敵後,奮勇殺敵,不料與部下走散,只有大將丘行恭緊隨,颯露紫前胸中箭,危急時刻,丘行恭將自己的戰馬讓給李世民,方能逃出敵營。回到軍營後,丘行恭為颯露紫拔箭後不久,颯露紫便倒地身亡。為此唐太宗賦詩云“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讋三川,威凌八陣”。

青騅

QING ZHUI

昭陵六骏与唐初统一战争 ——《骏驰骥骧——中国传统马文化展》展品介绍

青騅,青白雜色,陪伴李世民往來縱深二十餘里,直搗竇建德大軍,生擒竇建德,瓦解了王世充求援的意圖,其間,青騅身中數箭依舊馳騁如風。對青騅,唐太宗作詩言“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什伐赤

SHI FA CHI

昭陵六骏与唐初统一战争 ——《骏驰骥骧——中国传统马文化展》展品介绍

什伐赤,波斯馬,棗紅色,是李世民與王世充交戰時所騎乘的另一匹寶馬。此次,生擒竇建德後,李世民轉頭繼續收拾被困洛陽的王世充,戰鬥中,什伐赤身中箭矢,帶箭飛奔,盡顯矯健之勢。唐太宗稱讚什伐赤:“瀍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

拳毛騧

QUAN MAO GUA

昭陵六骏与唐初统一战争 ——《骏驰骥骧——中国传统马文化展》展品介绍

拳毛騧,周身是黃色,旋捲毛,黑嘴。按理說屬於成色不好的馬,但李世民騎過之後斷定其為良駒。在對戰以劉黑闥為首,竇建德的一眾舊部時,拳毛騧,為了保護主人,身中九箭,前中六箭,背三箭,戰死陣前。戰後唐太宗詩曰:“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弧矢載戢,氛埃廓清”。

古人云:六駿石雕是詩、書、畫三絕。雖早已殘斷不堪,卻承載了馬革裹屍的慘烈。一駿一戰爭,悠悠華夏,千古留名。

文字:唐哲

審核:王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