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友人,都是友人麼,崇洋媚外入骨,何時能休?

3月14日,一位去過德國、法國、瑞士,最終通過中國臺北轉機回到上海的英國籍女婿,在回到彭浦三泉路517弄社區後,丈母孃和他剛坐完月子的妻子都希望他去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以免影響2個月大的孩子,但遭到男子拒絕。家屬溝通無效後,三泉路517弄居委會負責人協調由其妻子帶著母親和女兒住到親屬家,房子留給該外籍男子單獨居住,進行居家隔離。


國際友人,都是友人麼,崇洋媚外入骨,何時能休?

洋女婿一句“不願意”,把事情拖入了僵局。居委會趕緊請了翻譯,跟這名洋女婿從下午兩點談判到晚上八點半。結果,老婆孩子和岳母住到親戚家,洋女婿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中。

上海那家人到街道辦申請洋女婿居家隔離,表現如此理所應當。居委會協調岳母妻兒暫時離家,表現的如此懂事,記者欣欣然把街道妥善處置外籍人士當成喜訊一樣登報褒獎,這上上下下真是......深入骨髓的自然而然。


國際友人,都是友人麼,崇洋媚外入骨,何時能休?


澳洲華女跑步,立刻被保安制止,不服從安排警察馬上上門。難道不應該給國際友人安排一個地方跑步麼?

要喝礦泉水的豌豆公主,高喊人權被全網群嘲也沒喝到礦泉水。難道應該安排專人解決國際友人簡單的需求麼?

幾件事對所有留學生和華僑都有強烈警示作用,不要以為喝了洋墨水換了國籍,就是國際友人。想做國際友人,還是下輩子再投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