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夢想與春天同行,信念與幸福同步。

  春日,在我區中部乾旱帶鹽池、同心、紅寺堡,一派人勤春來早景象。

  當地幹部群眾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與時節同行,同時間賽跑,執手吟唱脫貧致富進行曲。

  吳忠市53%的地域屬於貧困地區,所轄5個縣(市、區)中,鹽池、同心是國家級重點貧困縣,紅寺堡區是自治區級重點貧困縣,同心屬於六盤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以來的5年,該市貧困人口數量由2014年的19.7萬人下降到目前的0.4萬人。  

       鹽池縣:高質量鞏固提升

  2018年9月29日,自治區政府批准鹽池退出貧困縣序列,該縣成為全區9個貧困縣(區)第一個脫貧摘帽縣。

  如何鞏固提升脫貧成效?近日,記者來到被譽為石膏產業小鎮的鹽池縣大水坑鎮,瞭解寧夏巨拓實業石膏深加工項目共享工廠幫助當地百姓脫貧的故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該項目於2018年6月落戶大水坑鎮,500家湖南籍企業家眾籌組建集石膏製品深加工、研發、銷售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共享工廠。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石膏線條生產線上, 一條條石膏線經過灌漿、壓膜、分揀等工藝後變成成品。“企業3月19日復工復產以來,一期1號廠房8條生產線全部投入生產,解決周邊200餘名群眾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4人,月均收入4000元左右。2號廠房已基本建成準備安裝設備,3號廠房正在處理地基。”常務副總袁四平介紹。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大水坑鎮谷山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馮廣和工友們忙著包裝石膏板。去年3月14日,他到共享工廠工作,月工資4500元。大水坑鎮副鎮長黃波濤介紹,作為寧夏最大的石膏產業基地,未來3-5年內,鎮裡計劃建成30個生產車間,帶動周邊1000-1500餘名群眾就業,對帶動鹽同紅集中連片貧困區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鹽池縣扶貧辦黨組書記胡建軍告訴記者,縣裡制定出臺《鹽池縣2020年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實施方案》及12個子方案,整合各類資金9.97億元,圍繞“四查四補”,深入實施基礎設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鞏固提升工程”和扶貧對象動態調整、脫貧攻堅“回頭看”工程,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更足質量更高。

      同心縣:扶貧車間“次第花開”

  旱塬同心,曾名“半個城”。新舊兩區依清水河實現合攏,森林公園內柳葉迎風、松樹挺直。

  2018年底,同心縣扶貧車間榮獲全國“2018年民生示範工程”獎。

  2020年3月,自治區政府批准同心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同心縣河西鎮同德移民村是扶貧車間試點村,亦是“十二五”期間同心縣建設的最大生態移民村。2014年以來,全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891戶3747人。截至2019年底累計脫貧874戶3694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82%。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記者走進鱗次櫛比的磚瓦房居住區,只見一座高大的建築物映入眼簾,這是村裡的扶貧車間,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

  “噠噠噠……”從王團鎮羅臺村移民至同德村的貧困戶馬鎖燕,熟練地操作著縫紉機,她正在加工學生服裝。“我家距離扶貧工廠只有400米,縫製衣服月收入2400元。”昔日圍著鍋臺轉,而今轉型藍領工人的馬鎖燕說。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村民馬志花2011年從王團鎮移民至同德村,起初四處打工。她說:“扶貧工廠環境整潔,風吹不著雨淋不溼太陽曬不到,有固定收入,重要的是每天上班騎行電動車只需5分鐘,中午下班還能回家給孩子和老人做飯。”這樣的日子是她昔日搬出大山之前,從未想過的。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同德村村幹部指著扶貧車間旁邊的幼兒園說,扶貧車間與幼兒園“連體共生”,家長上下班時就能順便接送孩子。

  寧夏新絲陸服飾有限公司扶貧廠長胡杰介紹,同德村扶貧車間吸納務工婦女70餘人,55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月收入在1800元至2000元。復工復產以來,為銀川市、吳忠市和同心縣10餘所中小學縫製校服,目前已接到訂單近10萬套。

  縣扶貧辦主任楊國林介紹,全縣23個扶貧車間目前復產14個,中核防護(科技)、河西同德村新絲路服裝加工、石獅滿春村氈匠坊毛氈、潤德枸杞深加工、南安村紡織等扶貧車間在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近務工就業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紅寺堡: 精準施策補齊短板

  羅山腹地,群峰疊翠,風光旖旎。

  紅寺堡,是全國最大的異地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

  2020年3月,自治區政府批准紅寺堡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早春時節,該區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小拱棚基地內熱鬧不已。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拱棚內的黃花菜綠葉青翠、菜條豐腴、色澤鮮亮,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泥土和植物清香。

  移民揮鍬整理菜地灌溉管帶,培土固定拱棚支架,檢查拱棚通風口大小……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該區扶貧辦主任呂振中介紹,小拱棚黃花菜4月10日前開始淌水,錯峰上市提前半個月,趕在5月中上旬就能賣上好價錢。

  黃花菜小拱棚基地內有70多名貧困移民務工,多半來自紅寺堡鎮弘德村和光彩村。“去年俺就在這片基地務工4個多月,掙了5000多元。今年3月中旬至今已經幹了15天了。”村民袁偉琴說。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鹽同紅“共享”春之吟

  寧夏富陽工貿集團紅寺堡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日起,流轉弘德村和光彩村土地9126畝種植黃花菜,實現戶均增收12370元。

  紅寺堡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整合涉農扶貧資金4.2億元,規劃確定第一批扶貧項目74個。緊盯群眾增收薄弱環節,投入8000萬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給予扶持;出臺“扶貧保”產業保險方案,投入939萬元承保,提升村民抵禦風險能力。

(寧夏日報記者 蘇峰 實習生 馬磊 王金芳 文/圖/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