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應該考研嗎?

我是餘小魚


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我覺得,沒有特別不想考的理由,就考。理由嘛

一、專業知識的積累層面,碩士相對本科還是有很大不同,碩士會告訴你什麼是研究能力,什麼是專業知識配對口工作。

二,思考問題的層次方面,讀個研究生,相處的人群,見識的東西相對本科會有很大不同,所謂眼界影響思維,思維影響選擇,選擇決定人生。舉個簡單的例子,本科畢業你想要的工作和你碩士畢業想要的工作,衡量的東西肯定不一樣,即使是同一類的工作。

接下來,說一些主觀理由。☝️我從未聽說有哪個碩士說讀研後悔了☝️☝️讀研有利於找一個更舒心的男朋友or女朋友☝️☝️☝️讀研,會讓你成長更忠於內在重視內在的人。

總而言之,沒有特別不想考的理由,就給自己一個讀研的機會。[心][比心]




小PANG不是小胖


用人單位研發崗位研究生求職優勢明顯比本科生突出

如果想進入研發崗,讀研究生是必要的,雖然學歷不決定能力,但學歷再很多時候還是一個求職的敲門磚。

讀研可以推遲就業但最終不能迴避就業

未來的就業環境可能會在你讀研期間產生變化,如果但是為了推遲就業不可取,因為推遲三五年求職環境會變成什麼樣不好說,消極迴避不是上策。

讀研可能會讓未來的求職路變寬或也可能變窄

讀研會讓你的學歷層次和專業能力有提升,研究生起薪一般會略高於本科生,但工作一段時間後的工資要看能力和崗位。研究生的身份會抬高你的求職胃口,所以原來本科階段看不上的單位到了研究生畢業會更看不上。求職的路可能會因為學歷的提升變寬,也可能因要求的變高而變窄。還有,如果本科生能幹的活用人單位應該不願意花更大的價錢請研究生幹。

如果考研考好重要,考上更重要

有大本事的考研要選牛校、牛專業、牛導師,這些比研究生學歷更有利於你的長遠發展。本事暫時有欠缺的要麼苦幹提升自己,要麼量力而行,選個能考上的學校。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考研的人考上了才是真本事,先有本事,再有大本事。

考研和求職都是苦差事

找工作的過著狗一樣的生活(到處嗅崗位)、不找工作的過著豬一樣的生活(早九點起晚三點睡的“九三學社”生活)、考研的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過著豬狗不如的真考研者大多數考研成功了,嘴上考研實際不幹的偽考研者都沒有考研成功。


劉老師聊就業


很多大學生越臨近畢業越在糾結要不要考研,別人都考研,自己不考是不是不大好,身邊的朋友考公務員考事業編,進國企了,馬上都能掙錢了,自己繼續考研是不是不大合適……關於考研,不考研,每年每個畢業黨幾乎都有這方面的糾結。畢業生到底該不該考研?

2017年考研人數突破201萬,創歷史新高,2018年考研報名工作還在繼續,目前沒有數據顯示,但是根據考研形勢看,考研肯定會繼續升溫,考研競爭肯定加大,到底應不應該考研?考研人這麼多,考不上是不是浪費時間?

這兒是中域考研發在公眾號“考研君”上面的話,關於畢業生該不該考研,我感覺說的有道理,分享給大家:

首先,我們為什麼要考研?

經濟下行與就業危機迫使大學生被動考研

當前,一些大四學生開始奔走於各大招聘網站及當地人才市場,懷著對社會課堂的憧憬、對各大企業的嚮往、對高薪的企求,希望企業“慧眼識英才”,結果,多數大中企業及事業單位招聘規模縮小的同時,對應聘者學歷提出更高訴求,一個“碩士及以上學歷”直接將你攔之門外,因此,很多人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心理預期與社會現實的巨大落差,我們需要選擇考研暫避社會就業環境,進而提升未來就業競爭力。

自我能力理性評估下對更高深知識的渴望

梁實秋曾在《學問與趣味》中講到“學無止境,一生的時間都嫌太短”,中國老話也說,活到老學到老。大學畢業其實僅僅是我們社會准入門檻之一,知識學習的一個節點,在大學校園裡,我們告別了高中封閉式的知識填充,開始接觸社會,從而認識到自身知識的淺薄,從而暫緩步入社會,選擇考研,豐富知識儲備,實現個人能力昇華。

其次,考研給我們帶來什麼?

獲取高學歷認證,攀登更高的平臺

考研對於所有的考生來說,是讀書生涯裡一場較為公平的比試。如果說高考還受制於地域差異,無法做到公平,那麼,考研給了大家一個公平競爭去攀高的平臺,通過考研,我們認識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接受更高學府的教育、更高深的知識學習等,我們的人脈圈、知識圈、眼界與心胸都會由此而擴大。考生跨過考研大關,會直接奔赴一個更高的平臺

擁有更多的機會,選擇更高的薪酬

人們在潛意識中往往對高學歷者抱有更大的包容與敬意,高學歷者也更易獲得社會認同。無論讀書讀到哪種程度,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投入社會崗位。機會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研究生會面對更多的就業選擇,更高的就業起點,薪金水平也較應屆畢業生高出一截。從長遠來看,三年的教育投資絕對物超所值,對人們未來職業發展起重要作用。

最後,怎樣讓考研不僅僅是參與

考研是場戰爭,在這種戰爭裡,我們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與堅持作戰的毅力,需要考生正確的自我能力評估、科學的作戰計劃、充足的內容儲備、專業的指導培訓等,必須摒棄那種“我參與,我考了,我沒過”的那種路過心理。

認清自己,杜絕“好”的院校只選“對”的目標

考研報考院校及專業,就像去鞋櫃買鞋子一樣,並不是價高樣美的鞋子就是最好的,你得選擇適合你的腳的鞋子。考生必須正確評估自身能力,盲目選取高大上的學校及專業,量力而行是成功第一步。

科學規劃,機會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

雜亂無章的複習計劃收穫亂七八糟的成績。我們可以把考研根據時間節點制定一個三步走的複習規劃。第一步,上半年根據指定書目,結合平時上課內容,第一二輪系統複習開始,夯實基礎;第二步,大致暑假到十一期間,區分複習主次,重點記憶部分強化學習,可選擇性參加部分考研培訓班,瞭解本次考試的重難點,實現高效精準的串聯考試內容;第三步,再次查看課本,查漏補缺,做一些模擬類題目,找下考試感覺,這段時間的複習會堅持哪裡薄弱補哪裡的原來進行。


球球泡泡


希望看完視頻的你有自己的是否考研的選擇哦~
如果你能回答好這些問題,你自己就有答案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215fc6e53514d9dacfcf3decc6d8a47\

飛飛菌


看自己情況而定,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有時候你工作3年可能還會比你研究生3年獲得更多的收穫,研究生出來還是一樣要找工作,都是當你研究生畢業出來所接觸的層次還是好非研究生有很大的不同,總而言之,能考,還是要考的。3年換個不一樣的人生。


中公教育金融羅老師


都快考試了,你還沒下定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