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兩年“學歷教育第一股”尚德機構繼續虧損纏身

尚德機構成立6年多來虧損將近30億元,一直沒有解決好營收和盈利相背離的窘境

疫情期間,很多線下活動都轉到了線上。對於在線教育行業來說,今年也是流量的高峰期。然而曾被稱為“學歷教育第一股”的尚德科技集團(STG.US,以下簡稱“尚德機構”)卻傳來虧損的消息。

近日,尚德機構發佈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未經審計全年業績及未經審計第四季度業績。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淨收入為人民幣21.939億元,同比增長11.1%。淨虧損為3.952億元人民幣,不過好在虧損在減少,同比收窄57.4%。

面對遲遲不能盈利的情況,尚德機構也在努力,其首席執行官劉通博表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我們秉持五管齊下的戰略方針,不斷開拓多元化獲客渠道,不斷豐富培訓內容和科目。我們的努力集中在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進一步開發和差異化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這使我們能夠為員工和學生帶來顯著的運營效益,促進我們的數字轉型,並進一步加強數據安全和風險控制能力。”

但實際效果如何?只能留待2020年的檢驗。

累計虧損近30億,研發費用少的可憐

尚德機構於2014年6月6日起,從線下培訓模式全面轉型為互聯網教育模式,建立起國內領先的成人教育在線直播平臺。截至目前,尚德機構已累計服務全國百餘萬學員。

2018年3月23日,尚德機構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成為國內首家赴美上市的成人在線教育機構,股票代碼“STG”。目前,尚德機構的培訓內容涉及學歷教育培訓,職業資格證書培訓以及國際教育。截至3月31日,尚德機構報1.45美元,市值為2.47億。

受到疫情的影響,線下教育培訓全面停擺,教育機構被迫全面轉向線上授課,很多企業紛紛佈局在線教育希望從中得到一杯羹。根據最新成績快來看,尚德機構作為在線成人教育的機構似乎並沒有沒有享受到在線教育的福利。雖說現在虧損在降低,但是一直沒有實現止損。

根據《每日財報》的統計,2015年到2018年,尚德機構累計虧損已達24億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虧損達到9.19億元和9.27億元。再加上2019年虧損3.95億元,尚德機構成立6年多來虧損將近30億元。

此外,企業研發費用也是少的可憐。2015年到2018年,尚德機構的研發費用分別是518.90萬元、1393.20萬元、3286.20萬元及7602.20萬元,分別為當年營銷費用的1.56%、2.77%、2.43%和3.53%,而2019年第四季度尚德機構的研發費用支出2430萬元,佔比依舊未能突破兩位數。

對於,如何解決虧損以及研發費用下滑等問題,《每日財報》發函詢詢問,並未收到任何回覆。

負面新聞不斷,口碑亟待提高

其實,尚德機構在行業內的口碑並不好,負面新聞較多,這必將會對營收造成較大影響。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披露,2019年接到消費者對教育培訓行業的累計有效投訴近2萬單,佔平臺整年度有效投訴單比例為2.5%。其中,尚德機構的有效投訴總佔比超兩成。進入2020年,截至3月19日,尚德機構投訴量高達5582條,相關投訴內容涉及退費、誘導欺騙消費者、霸王條款等問題。

另一第三方的投訴平臺聚投訴顯示,尚德機構投訴量也高達5569條,成為教育行業的“刺頭”。

2019年5月,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又對尚德機構罰款近28萬元,原因是“廣告主發佈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虛假廣告”。

2018年7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石景山分局對尚德機構罰款90萬元,原因是“對經營者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

尚德機構不僅在2019年因虛假宣傳被北京市相關部門罰款28萬元,因虛假廣告等問題被石景山工商分局罰款90萬元。在企查查上可以看到尚德教育因同類問題連續被處罰5次。

除此之外,《每日財報》還發現,據電數寶顯示,2019年度投訴“尚德機構”的用戶主要集中地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廣東省、北京市、江西省、湖北省、上海市、雲南省、陝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蘇省、河北省。2019年度“尚德機構”共獲得14次消費評級,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教育機構應該在獲取利潤的同時,堅守教育的初心。如若沒有質量、沒有口碑何談長久發展?

本文源自每日財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