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这位开国上将说:不为百姓说话,就是品质有问题

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有很多人的军衔都评低了,比如王近山、钟伟、贺晋年等等,但也有一些人正好相反,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了幸运儿。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人,名叫阎红彦,按照规定本来不应该有军衔,却意外成了将军,还是上将,这是怎么回事呢?

建国后,这位开国上将说:不为百姓说话,就是品质有问题

大家都知道,授衔不光要考虑战功、资历,也要考虑“山头”的平衡。在红军时期,我军有所谓的四大“山头”,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大名鼎鼎的刘志丹,就是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可惜去世得早,错失了一位“元帅”。

在大将中,徐海东算是陕北红军的半个代表,那么在上将中,谁应该作为代表呢?其中贺晋年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红军时期,贺晋年是陕北红27军军长,政委是王平,55年的上将;抗战时期,贺晋年担任旅长;解放战争时期,贺晋年是四野11纵司令、15兵团副司令,直到1955年授衔时,都是副兵团级干部,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上将的标准。

建国后,这位开国上将说:不为百姓说话,就是品质有问题

但可惜的是,因为跟高岗走得近,贺晋年被一降再降,成了全军唯一一个副兵团级的少将。

而顶替贺晋年成为上将的陕北红军代表,就是阎红彦。当时,毛主席说过这样的话:“陕北师的问题,我当时没有处理好,这次上将名单中一定要有陕北红军的代表,我看阎红彦就是陕北红军的代表!

那么,阎红彦到底有没有资格当上将呢?

应该说,阎红彦的资历也不算低,红军时期,跟贺晋年都是军长,抗战时期也都担任过军分区司令,解放战争时期,阎红彦是二野的纵队副司令,比贺晋年低了一级。

但更重要的是,建国后阎红彦就离开了军队,到授衔时,正担任四川省副省长,按规定是不应该被授予军衔的。但因为贺晋年的原因,阎红彦被破格授予上将军衔。

在我党历史上,阎红彦一直是一副刚直不阿、光明磊落的形象,还因此屡次被陷害。

在抗战时期,高岗受宠,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就找到老同事阎红彦,让他向中央提议成立陕北师,阎红彦做师长,自己做政委。但阎红彦知道他的那点小九九,就拒绝了,据说还骂了他一顿。

建国后,这位开国上将说:不为百姓说话,就是品质有问题

就这样,高岗对阎红彦怀恨在心,屡次打他的小报告。

1945年七大会议,高岗被提名为中央委员候选人,又是阎红彦站出来反对。可想而知,当高岗一路高升的时候,阎红彦会有什么结果。

直到高岗被打倒后,阎红彦跟他的斗争才被公之于众,毛主席还专门向他道歉:“阎红彦同志,很对不起,把你冤枉了10多年,当时只怪我看错了人。”并公开评价说:“阎红彦是一位好同志。在陕北苏区、陕北红军、陕北党的建立过程中,除了刘志丹、谢子长,数阎红彦的贡献大。”

阎红彦在担任云南省委书记时,经常去各地微服私访,有一次,在路上遇见一位老太太,正拄着拐杖艰难地赶路。阎红彦问她去哪里,老太太说,去公共食堂吃饭,离这里还有二十多里。

阎红彦一听,愣住了。

回去后,阎红彦开了一次省委会议,大声说:“一个老太太吃个饭要走20多里,谁发明的?还把我们的群众当人不?公共食堂根据群众意愿嘛,办不好就散嘛!”

建国后,这位开国上将说:不为百姓说话,就是品质有问题

后来,阎红彦还专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反映这个问题。

要知道,当时正是“三面红旗”迎风飘扬的时代,公共食堂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事物,全国上下都在大办公共食堂,虽然有很多地方都不适合,但也没人敢出来反对。所以,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当这个出头鸟,但阎红彦说:“不了解情况办错事是可以原谅的,但明知不对,考虑个人得失,投机取巧,就是品质问题!

毛主席看过后,表示了赞同,并亲笔批示转发。

看看吧,这样的干部,有没有军衔,能不能评上将,又有什么关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