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館藏珍品:太和十一年寫本《藥師經》

敦煌研究院館藏珍品:太和十一年寫本《藥師經》

《藥師經》-第D0216號(發表號009號)-公元487年-敦煌研究院藏

藥師佛的全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所謂“藥師”,就是今天常說起的“醫生”。

《大智度論》卷四雲:“多病人,應有多藥師。”在中亞吉爾吉特(基爾基特)地區發現有梵文本《藥師經》。至於漢譯本《藥師經》,一般認為前後出現過五個譯本,四存一佚,即:(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一卷,這實是現行十二卷本《灌頂經》之第十二卷,無單行本。(劉宋)慧簡譯《佛說藥師琉璃光經》一卷(457年),佚。一說帛屍梨蜜多羅譯本有可能就是慧簡譯本。(隋)達摩笈多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615年)。(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650年)。(唐)義淨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707年)。現存四譯本的內容基本相同,系同本異譯。唯義淨本要詳細些,主要是對東方七佛的一一敘述,其他譯本只敘述東方七佛中最遠的淨琉璃世界之藥師佛。《藥師經》約五千字,是一部較短的佛經,但古代中國、朝鮮、日本都曾流行藥師信仰。除有佛教徒寫經、誦經、造像等文獻記載外,現存的藥師造像實物也甚多,在佛教藝術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敦煌沒有發現隋代以前的藥師圖像,但有《藥師經》的抄經記錄,隋代開始出現藥師圖像,一直到西夏時期均有繪製。敦煌壁畫和敦煌紙絹畫中,一共有100多鋪藥師經變、幾百幅藥師單尊像。另外,敦煌遺書中還有3件藥師經變榜題底稿和約300件的《藥師經》寫本。

敦煌研究院藏的敦煌遺書中,有4件北朝時期抄寫的帛屍梨蜜多羅譯的《藥師經》,其中第D0216號(發表號009號)《藥師經》為1943年莫高窟土地廟出土,寫於太和十一年(487),首全尾缺,存7行,卷首題記:“太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佛說灌頂章句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是最早有具體紀年的《藥師經》寫本。個別文字與通行本不同,有漏抄現象,未署譯者名,可能是民間抄經,是研究《藥師經》版本與流傳的重要參考資料。

敦煌研究院館藏珍品:太和十一年寫本《藥師經》

李玉珉《敦煌藥師經變研究》,《故宮學術季刊》7卷3號,199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