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互聯網+健康中國”科普大賽獲獎作品名單揭曉

健康謠言,止於醫者。為提高公眾健康素養,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維護人民健康,人民網·人民健康在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科學普及分會的指導下,聯合今日頭條共同舉辦了人民好醫生2019“互聯網+健康中國”科普大賽。

據悉,本次大賽開展時間為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活動期間得到了全國各地公立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積極響應,大賽共收到圖文類作品15438件,視頻類作品2795件,作品涉及心內、腫瘤、兒科、呼吸科等20多個疾病領域,活動作品總閱讀數超過2.6億。同時,人民網·人民健康聯合今日頭條創建的“健康科普大賽”話題閱讀量累計達11.8億,討論量達17.8萬,引發網友關注。

在全民健康時代、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應成為正確健康科普內容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參賽選手們從多個角度各顯神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專業的健康科普知識傳播給大眾,“不吃飯可以餓死腫瘤細胞嗎”“唱起來!這是一首心肺復甦之歌”“牛奶喝的越多死亡風險越高嗎”“減肥就能擁有小V臉?太天真”……這些富有吸引力的標題,都是本次健康科普大賽參賽選手的主題內容。這些主題來自日常生活中百姓關心的問題、時下大眾熱議的話題以及臨床上遇到的真實病例,既有科學性和專業性,又有普及性和觀賞性。

此次活動在主題設置上不僅力爭有趣、貼近生活,形式上也是多種多樣。既有科普文章的形式,用文字的力量去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又有大眾喜聞樂見的舞臺劇、相聲、歌曲、情景劇等表演形式,讓枯燥、晦澀的醫學知識變得直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婆媳鬧月子》,就用舞臺劇的形式展現了老一輩人對坐月子的誤區,普及瞭如何科學坐月子的科普內容;阿餅醫生《戒菸神曲》借鑑熱門歌曲,唱出了抽菸的危害和希望公眾少抽菸的心聲。

本次大賽秉承“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結合作品投票數據、閱讀量、點贊量、轉發量等多個維度,以及聘請相關專家組成人民好醫生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審,共評選出3位年度科普達人,年度十佳科普視頻,年度十佳科普文章,50位年度科普紅人。同時根據參與及作品報送情況,評選出13家科普大賽優秀組織獎。

2019“互聯網+健康中國”科普大賽獲獎名單:


第一屆“互聯網+健康中國”科普大賽獲獎作品名單揭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