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中的社會,天生喜歡分享的人類

羅賓.鄧巴說,“沒有流言,就沒有社會”。

社交媒體APP,國外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國內如微博、抖音、快手,社交聯絡網站已成為幾億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流言中的社會,天生喜歡分享的人類

是什麼讓人們對接受信息、討論、分享產生如此大的興趣呢?又是什麼讓分散各地的網友之間形成一種歸屬感呢?英國的丹迪奇在《社交媒體簡史》中提出了幾個答案:

1.天生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類 人類作為靈長類動物,其大腦的進化似乎專門為了加工社會信息,使它們組成的群體能夠更有效地運作。

2.作為人的本能 人在社交關係網中評估和維持自己人交流信息和交流關於別人的信息(我們稱之為流言),可以宣示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表現自己有知識、有信譽。簡而言之,作為人的本能,就是和別人建立聯繫,交流信息。

3.媒體技術的發展 書寫的發明讓人得以擴展信息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用戶間交流信息因此變得輕而易舉。

一、古代“臉書”——流動的詩篇

約翰.多恩說,“印刷的成果確為良品,手寫的作品更受尊敬。”英國亨利八世時代,身為女侍臣的瑪格麗特因秘密婚約被監禁,像都鐸王朝所有被監禁的貴族一樣,靠寫詩消磨時間,因為它們都寫在一本特別的書上,現稱為“德文郡手稿”,這在年輕貴族群秘密流傳,用來交換詩歌、短箋等秘密信息。在這個時期,“德文郡手稿”就是現代的“臉書”,提供了一個同樣隱秘的社交空間,年輕的貴族們可以在這裡彼此交流。

流言中的社會,天生喜歡分享的人類

丹迪奇認為,“德文郡手稿”給都鐸王朝的臣子們提供了一種全新交流的媒介,可以用隱晦的詩歌形式或用暗語表達不可明言的意思。而且,保留詩文雜集和摘記簿,也是一種自我定位的方式,每個人的詩文記錄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主人的特點和個性的表現。

二、線下“臉書”——名為聊天卻不合群的咖啡館

適逢1932年與1933年交叉的某一時刻,在法國巴黎蒙帕納斯大道上的“煤氣燈”酒吧裡,時年二十五歲的西蒙娜.波伏娃,他的男朋友讓.保羅.薩特以及他們的老朋友雷蒙.阿隆,彼時,他們一邊談天說地,一邊品嚐著招牌特飲杏子雞尾酒,阿隆將“現象學”的想法介紹給兩個朋友,他是這樣解釋的,“如果你是一個現象學家,你可以談論這杯雞尾酒,然後從中研究出哲學中來。”

這個場景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歐洲,咖啡館被認為比小酒館更體面。咖啡也迅速成為科學家、知識分子、商人以及職員忠愛的飲品。

流言中的社會,天生喜歡分享的人類

“你們喜歡風趣和嬉笑的人,你們渴望聽到消息的人,

我讓你們去一個聚會地,那裡能聽到最新的東西:

去咖啡館吧——此言絕對無虛,

全世界從國王到老鼠,任誰做了什麼事,

不分晝夜都能在咖啡館裡聽到消息。”

此時的咖啡館,成為了主要活動討論地。在倫敦,政治家、學者、哲學家經常光顧,在咖啡館主要做的事就是分享和討論新聞和各種觀點。

加上有咖啡因的提神功效,更增加了信息在社會中流傳的速度和效率。可以說,當時的咖啡館給當時混亂的媒體環境帶來了秩序。

三、歷史的“轉推”

“瞭解的歷史越久,對未來看的越遠”——溫斯頓.丘吉爾

我們現在很愛討論一個問題,即“社交媒體”新舊的區分問題,不得不說,歷史上,可以清晰明瞭的看到小冊子、信件、報紙這樣的傳統媒介在宗教改革、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但同樣不可忽略的是,社交媒體的主要功能是發表並通話公共輿論。雖然不能絕對的說把革命歸功於社交媒體,但是也不可能忽視社交媒體在其中的“推波助瀾”之力。

但是社交媒體的廣泛發展,卻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公共討論質量的低下。許多社交媒體充斥著偏見、無禮和愚昧的言論。

拋開這些問題不談,社交媒體交流一直都是加強社會關係的手段。一項研究顯示,大多數人覺得社交媒體使他們與家人更親、聯繫更緊密。

不管未來社交媒體採取如何行使,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它不會消失。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的重生代表著在許多方面也是對歷史的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