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緣何布控“鎖國”後不馬上宣佈“緊急事態”?

笪志剛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

安倍緣何布控“鎖國”後不馬上宣佈“緊急事態”?

何時宣佈緊急事態才好呢?

3月31日是日本新舊財年交替之日,也是令和年迎來首個財年的最後一天,翌日日本將開啟萬象更新的新財年。就在這一天,日本宣佈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拒絕來自美國、中國、韓國全境的外國人入境,加上此前宣佈的拒絕來自歐洲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等18國及伊朗入境,日本拒絕或限制外國人入境國家總數超過40個,安倍內閣完成了疫情下“鎖國”的基本佈局。雖然多數民眾詬病日本“鎖國”舉措姍姍來遲,但也有民眾認為亡羊補牢也算為時不晚。

“鎖國”舉措也是一貫標榜“開國”的日本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也是安倍內閣不得不祭出的重拳。對於現在的日本來說,面臨著與中國抗疫初期一直堅持著的“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巨大壓力。從內防擴散看,從1月中旬發現第一例來自武漢的中國境外輸入病例,截至3月31日,日本含鑽石公主號712例感染(11人死亡)在內合計感染2933人,死亡77人。隨著3月30日富山縣和3月31日山形縣首現確診病例,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除巖手縣、鳥取縣和島根縣三縣外,其他44個省級區域全部“中毒”。尤其是單日增量和首都的疫情讓人心驚肉跳。3月31日全國當日增加259人,其中東京都佔78人,也是東京都本月24日開始當日先後增41例、47例、40例、63例、68例、13例以來的最多的一天,也推高東京都總數升至521人。日趨嚴峻的局勢也讓“東京封城”一詞不脛而走,成為懸在很多民眾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掛在樓上的那隻不安分的靴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不僅自己在電視上幾次談及封城,也與安倍首相幾次磋商宣佈緊急事態可能與封城事宜先後,31日還指出國家是否宣佈緊急事態箭在弦上,暗示被宣佈其實是早晚的事情。從外防輸入看,由於集中考慮奧運會的舉辦,日本限制或完全拒絕來自其他國家的入境啟動較晚,早期主要是對中國湖北和浙江省遊客、韓國大邱和慶尚北道地區限制得較嚴,入境限制也是由松至緊,走一步看一步逐步增加至今的,安倍內閣因此被詬病為了奧運會不封閉國門,導致在境外得不到入院等救治的外國人和本國人魚龍混雜湧入,將民眾生命與健康置於奧運特需之下。國門的半開半關,或是不先堵上這塊漏洞,增加外國人乃至日本人奔襲回國帶來的感染上升不說,也直接關係到緊急事態的成敗。遠的不說,就3月30日一晚東京都成田機場又檢出20多從歐美歸國的海外輸入病例。

安倍緣何布控“鎖國”後不馬上宣佈“緊急事態”?

按人口比不高,按檢測比格外高

為什麼安倍首相循序漸進布控鎖國後,還遲遲不宣佈進入緊急事態?作為防控本國不斷增加的感染病例的重要一環,日本已對包括中美韓等最重要的盟國和經貿夥伴在內的多國發出了禁止入境或提高入境限制的堪稱“鎖國”舉措。但圍繞宣佈緊急事態,即使包括日本醫師會、經濟同友會、東京都、大阪府、埼玉縣等地方政府在內的主張馬上啟動的各界聲音不絕於耳,安倍首相卻一直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地做最後的盤算。原因為何?癥結在哪裡?

一是要件還沒滿足。宣佈緊急事態的兩個重要條件,第一個威脅國民生命和健康已不存在問題,但第二個問題是否向全國蔓延和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卻見仁見智。雖然政府內部也在做仿真測試、沙盤推演,安倍首相也在記者會見中承認國內疫情存在幾何級增加、總量暴增30倍的可能性,但反對的聲音還是認為憑東京都的人口體量,現在的感染數據尚不足以擔心,需兩個指標幾何級擴大才算數。第一是感染路徑不明確的病例大幅增加,第二是來自海外的輸入性病例大幅增加。而對這兩條的準確認知和仔細盤點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二是經濟代價過大。安倍內閣深知,一旦宣佈緊急狀態意味著經濟陷入麻痺,甚至走向死亡。今年日本經濟已不是保住此前預測的0.2%增長的問題,而是能否接受-1.3%至-2.1%的衰退的死活的問題。包括東京都在內的首都圈“一都三縣”一旦封鎖,單單一個月就會使日本GDP銳減9萬億日圓。日企海外經營也受到衝擊。3月30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了針對日本製造業規模和業績居前的100家公司的問卷結果顯示,日本製造業在北美的當地工廠的49%已停止生產,歐洲的比例更是達到58%。20天前還處於全面停止狀態的日企在華製造業則80%開復工走向正常,但還存在警惕第二波風險的擔憂。最明顯的業種就是汽車工業,豐田、日產等在北美和歐洲的工廠多數叫停,甚至國內工廠也部分停止運行。金融市場表現也不給力,疫情發生以來上下波動5000多點,一度跌破18000點心理關口。3月31日財年最後一天,東京股票市場小幅下跌不到200日元,日經指數收於18917日元,比財年內高點跌去2200多日元,約10%。一旦宣佈緊急事態,股價暴跌,企業倒閉,日本經濟陷入蕭條几率上升。

三是無法承受失業之重。安倍經濟學的看板之一就是失業率一直處於歷史低位,受政府支付維持就業補助金等對企業穩崗穩就業舉措激勵,2月的失業率還維持在2.4%的低位,與完全失業的166萬增2萬相比,就業總數6743萬增3萬。但作為晴雨表的有效求人倍率已開始走低,比上月低0.04個百分點為1.45倍,而且苦樂不均,與福井縣1.99倍相比,高知縣只有1.21倍,陸續出現企業取消已面試合格的內定現象,數據滯後的3月的失業率攀升將是大概率事件。

四是將引發政治問題。原本安倍首相的如意打算是藉助東京奧運會將經濟推上一個新高度,借勢推動修·憲和提前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為明年9月總裁到期提前佈局。但疫情使這兩項均無法有效實施,即使做也不得人心。而且人心向背兩張皮,緊急事態影響民眾生活,對經濟造成衝擊不說,對民權民意造成傷害,尤其是徵用民用醫療設施的土地和建築,強制物流運送物質等權限讓企業提心吊膽。一旦事態沒有那麼嚴重,來自民眾和企業的詬病將嚴重衝擊安倍內閣公信力和支持率。岸田文雄、菅義偉、石破茂第一方隊,茂木敏充、加藤勝信、河野太郎第二方隊等瞄準後安倍時代的候選人都在虎視眈眈,何況還有小泉進次郎、鈴木直道等新生代蓄勢待發,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緊急事態的寶刀雖已出鞘,但何時砍將下來,安倍還在謀篇佈局。

說“一站二看三通過”容易,說“當斷不斷必有後亂”也容易,但對安倍內閣來說,深陷疫情,難以自拔,臨淵羨魚不好,退而結網也難,向左懸崖,向右大海,跳也不是,遊也不成,安倍真可謂左右為難。

安倍緣何布控“鎖國”後不馬上宣佈“緊急事態”?

要說沒影響那真是沒頭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