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點面、梯次”升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村間道路,一座座乾淨別緻的房屋院落,一處處精心打造的綠化帶……春天的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点面、梯次”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

五橫鄉是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中國美麗宜居示範村莊,全鄉五個村(社區)都是省級美麗鄉村,生態美、環境好。漫步五橫,村居道路兩側,粉紅山碧桃幻化粉色海洋,栽植不久的桂花已經長出新芽,伏地的花草,低矮的灌木,高大的樟樹組成一幅立體山水畫;花溪茶谷,民俗風情文化園周邊新鋪設的草皮綠意盎然;遠處山巒層層疊疊的綠色,孕育春的希望。

如何讓農村更清潔更宜居?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紮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廁所革命、垃圾、汙水、村莊清潔、綠化等方面著手,推進農村“美麗家園”建設,順應億萬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貫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始終的長期任務,要一年接著一年幹。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圍繞乾淨、整潔、美麗、富裕“四步走”戰略,梯次升級農村人居環境。近年來,這個鄉幹群一心、全員齊上,大力攻堅整治弱點、痛點和堵點,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全面實現乾淨整潔目標,形成一幅村淨景美的鄉村新圖景。

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点面、梯次”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

2020年伊始,五橫鄉在保持乾淨整潔的基礎上再發力、再推進,堅持科學謀劃、緊盯頑疾、綜合施策、統籌推進,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面加強生活垃圾治理,打造“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麗鄉村升級版,整鄉推進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鄉暨人居環境3.0版,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美麗富裕”的目標攻堅戰。

為奮力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目標,該鄉堅持規劃先行,研究制定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明確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總體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時間表、路線圖;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執行定期例會制度,明確各村(社區)、各部門職責任務,實施網格化包保,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按照環境優先,讓村容村貌蝶變的想法,五橫鄉深化農村常態化保潔,鞏固提升農村日常保潔和垃圾分類處置機制,做到村莊垃圾日產日清。完善長效常態整治工作長效機制,適時開展覆蓋中心村和庭院的環境整治大會戰。強化基礎建設,謀劃推進人畜分離、庭院禁養等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全年農村廁所改造任務。在深化“黨員亮相、黨員示範、黨員包戶”活動的基礎上,推行網格化管理,壓實農戶門前環境、衛生、綠化“三包”責任。深化移風易俗,探索成立農村“紅白理事會”,人人爭做“七大員”,大力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涵育鄉村文明新風尚,讓鄉風民風美起來是建設目標。加大公路綠化力度,推動農村路網提擋升級,讓道路成為風景線。為讓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落到實處,五橫鄉還專門出臺文件,加大專項督導檢查力度,實行全程跟蹤,做到月調度、季通報、年終驗收,及時總結湧現出的好經驗、好做法。對工作推進慢,落實任務差的村居及時通報批評。同時,抓好考核評比工作,讓真正、真心幹事的人得到獎勵。

在今年紮實做好春季鄉域環境衛生管理和環境衛生綜合治理中,五橫鄉亮出整潔利劍,打出亮潔牌,組織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洗臉行動”,五個村(社區)紛紛投入到衛生清理工作中,166個村民組,166名睦鄰長帶頭,雙向承諾,幹出人居環境整治新顏值。如今,在該鄉各個角落到處可見全鄉幹部群眾一起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揮灑汗水的忙碌場景,一場聲勢浩大的春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戰在五橫打響,呈現出“效果佳、參與廣、整治快、聯動好”氛圍,營造乾淨整潔、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

村村是盆景,處處是風景,整鄉成景區。五橫鄉在人居環境整治中,走出一條“從點面推進到梯次升級”創新路,實現從“乾淨整潔”到“美麗富裕”的涅槃嬗變。

楊亭村緊緊圍繞“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鄉村變景區”的思路,全面整治村莊環境、挖掘旅遊潛力,建成楊梅基地、楊亭茶場、龍麟生態園、書畫小鎮等特色生態旅遊線路,開發了鬱金香、月季、向日葵、菊花等四季賞花項目,堅持綠色發展,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準確理解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關係,增強綠色發展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系統融”,治氣治水治土“統籌抓”,政府鄉村群眾“共同治”,擦亮楊亭最靚麗的生態“底色”。

五橫社區以村莊道路及兩側綠化帶、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等區域清潔清理為重點,全面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消除環境衛生死角。針對轄區道路兩側、綠化帶雜草、衛生死角等問題,組織開展拉網式“大清潔、大清除、大整治”,清掃道路落葉、雜物,拾撿白色垃圾,清除綠化帶內的雜草,清理道路兩側生活垃圾和清除衛生死角。同時,積極動員村民廣泛參與、集中整治,營造良好整治氛圍,激發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改變村莊環境衛生面貌。

虎山村在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中,注重保留民俗風情文化園的民俗風貌和水鄉韻味。並對鄧石如墓進行保護性修繕,並對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內涵的建築、水系、河道等歷史文化遺存進行嚴格的保護和利用。民俗園“顏值”的提升,成為民俗文化生機勃勃的“土壤”,“形”的風姿綽約和“神”的生生不息,相得益彰。在深入推進文化園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虎山村致力於民俗文化的傳承,打造特色的品牌民俗節慶,打造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鄉愁老家”。

白林村“兩委”與群眾一起對“兩鄧故居”周邊人居環境進行拉網式整治。重點規範村莊秩序,整治家禽散養、雜物亂堆亂放等,深度清理村民房前屋後、廁所溝渠陳年垃圾。整治後,將極大提升“兩鄧故居”景區及景區周邊環境。

曰公社區在環境整治中,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劃分網格,明確責任區域和責任人員,每個網格由村民小組任睦鄰長,村幹部包保網格,每個網格劃分為2-3個小組,每個小組由黨員進行包保,每個網格黨員、村民組長嚴格落實包組、包戶職責,並積極宣傳發動,帶頭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嚴禁隨地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確保環境整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

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点面、梯次”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

靠山吃山,生態優勢也會變成經濟優勢,五橫鄉就是生動的實踐。有著“五橫茶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五橫鄉,每年一到春風、清明前後前後,嫩茶冒尖了,一眼望去,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甚是壯觀。全鄉山場資源豐富,獨特的山谷地貌造成霧日多、氣候盛潤的小氣候,這種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孕育的茶葉緊實勻整、色澤褐綠,湯色清澈明亮,口感清香。茶葉種植成了五橫鄉的主導產業,五個村林場茶葉總種植面積達到2400畝,村村有茶園,個個成品牌。每個村僅茶經濟一項就給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左右。近百名脫貧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市場是生產的風向標。為滿足市民對白茶的需要,五橫鄉五橫社區、曰公社區、虎山村在新建的茶園中引種安吉白茶、黃金葉等,豐富茶葉品種,迎合市場需求,多途徑實現集體經濟增收、增效。

守住“綠水青山”,生態也是生產力。五橫人通過自己一筆一筆畫出了綠色生態的藍圖,並一樁樁一件件逐步實現了綠色的夢想,美麗鄉村成了財富鄉村。山常青、水常綠、民常歡,五橫人正在收穫著豐盛的“生態紅利”。

從乾淨整潔到美麗富裕,五橫鄉“點面、梯次”持續發力,建立健全一整套長效機制,實現村莊由一時清潔向保持長期乾淨整潔轉變,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讓美麗鄉村由外在美向內在美、持續美轉變。

方華 錢凱 陳建如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