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優勝者,最終還是勝在“算法”上

《未來簡史》這本書火了很久,作者的觀點“人類的未來實際上是算法的未來”,雖然這個觀點非常惹人爭議,但每個職場的優勝者,卻都有一套“職場算法”。其實說簡單了,“算法”無非就是個人在複雜場景下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模型。

這個名詞並不高上大,很多時候無非就是一句簡單的“會辦事和不會辦事”。但很多人一輩子都未必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能力模型。

10年前的我,28歲,部委副科級,月收入5000,在一個高度專業化的崗位上躊躇滿志但又不甘心就此一輩子。

10年後的我,38歲,頂級VC,收入有幾十倍增長,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和可能性。

在這個過程中,我意識到自我突破核心是:打造個人能力模型—應用—優化—再次優化。而這個過程的起點,就是打造自己的能力模型,也就是搭建自己第一個“算法”。

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後,你會發現人生的邊際可以有極大超過想象的拓展可能性,就好像爬過一片茂密的灌木叢後,你看到了一片更為開闊的草原。


這裡有兩個方法論分享給你,幫你打造個人的“職場算法”:


鏡子法


邀請10位認識但又不熟悉你的朋友,進行1對1的對話,並且記錄他們對你性格、職業、優缺點的評價。然後,你把他們的觀點收集和梳理出來,特別是要歸納他們對你的一些共性評價和判斷。

我把這些人的反饋比喻為“鏡子”。

大部分時候,人是缺乏自我認知和定位的能力的。例如,高考結束了不知道如何選擇大學專業,大學畢業了不知道應該考研還是工作,在三四線城市的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北漂。

所以,你需要這群認識你但又不熟悉你的人,來當你的“鏡子”。他們對你的第一判斷是最為真實的,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最終聚焦為幾個共同的點。

這些點裡,包括了你的性格特點、優劣勢,還有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把這些要素串在一起,你不僅能看到很多自己意識不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能揭示你最底層的一些東西。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準備離開體制的時候,找了二十幾位朋友聊天,最終從他們眼裡看到自己善於溝通、喜歡協調和有好奇心的特點,也幫助我找到了互聯網巨頭的工作。


回溯法


中年危機、職業倦怠,似乎被自媒體渲染的過分嚴重了,畢竟向中年人販賣焦慮這門生意最終也會引發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究竟需要什麼。
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我,有體制內的朋友,有同事、有老鄉、還有朋友。

而這個問題,也恰恰是別人最無法幫助你的地方,因為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答案,而別人的答案都不可能適用於你。所以,“道理都懂,但終究還是過不好人生”。

我進入VC以後,學到了一個理論,叫“時光機理論”。就是拿已經成熟的公司、商業模式,去尋找更早期市場中類似的項目。

我想了想,這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回溯法”。

如果說“鏡子法”決定了你算法的參數,那“回溯法”則決定了這個算法的規則起點。

請你設想,在一切如你所願的情況下,未來5年、10年甚至你職業生涯終局的情景。

然後往回看,仔細分析你實現每一步的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所需要的人、資源、條件。

再像拼積木一樣把這些要素彌補上去。在這個過程中,你要不斷調整預期,但始終要保持比自己所能滿意的結果再好一些的目標設定。

經過若干次優化調整後,你將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